?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2016-10-17 05:22宋曉冬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耐藥性

宋曉冬

"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藥情況。方法 回顧性分析醫院感染患者120例的臨床資料。結果 120例患者, 抽取檢驗標本352例病原菌株, 其中包括革蘭陰性菌247例(70.2%)、革蘭陽性球菌81例(23.0%)、真菌24例(6.8%)。結論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患者主要感染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其具有較高的耐藥性而大幅度提升患者感染率。

【關鍵詞】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藥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36

重癥醫學科患者具有病情兇險、嚴重、復雜等諸多特點, 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臥床治療且攜帶有諸多慢性、基礎性疾病, 同時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自身功能障礙而常接受各種侵入性醫療操作, 在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抗生素或者免疫制劑藥物大量使用的背景下, 重癥醫學科患者極容易出現感染癥狀, 對患者治療效果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1]。針對重癥醫學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以及患者耐藥性分析對患者后續治療藥物的選擇有重要意義[2], 本次研究本院重癥醫學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感染患者120例, 探討分析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藥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重癥醫學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感染患者120例, 其中男76例, 女34例, 年齡20~72歲, 平均年齡(45.2±4.8)歲;入住重癥醫學科時間最短5 d, 最長30 d, 平均時間(14.2±2.7)d。本組患者中基礎疾病為顱內外傷者導致顱內出血60例、多發傷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中毒12例以及其他類型重癥疾病患者10例。

1. 2 方法

1. 2. 1 收集資料 護理人員收集本組患者的各項病歷資料以及臨床標本, 包括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類型等信息, 同時針對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引流液、分泌物以及靜脈導管尖端分泌的病原菌菌株進行檢驗, 由同一例患者所分離出的相同部位的同種菌株, 若其藥敏試驗結果仍然相同則視為同一類型的菌株, 不需要重復計算在統計范圍中。

1. 2. 2 檢測方法 ①標本采集:本次研究中使用一次性無菌痰液收集器或者纖維支氣管鏡完成患者的痰液標本采集工作, 護理人員由患者人工氣道或者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下抽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時可以直接抽取患者深部痰液;使用患者留置的導尿管采集尿液標本, 將尿管暫時封閉30 min并給予其消毒后直接使用無菌注射器連接尿管, 抽取相應的尿液標本;血液標本的采集為患者中心靜脈血樣或者外周靜脈血樣3~5 ml, 護理人員通過針頭直接抽取后將其注入血液培養器中;手術切口分泌物標本的收集則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切口處皮膚進行嚴格消毒后, 由切口再次進行小創口穿刺并抽取相應的分泌物;有需要抽選胸腔、腹腔積液標本的患者則由護理人員在無菌條件下直接完成胸腔、腹腔穿刺后完成標本抽取、保留工作;靜脈導管尖端分泌的病原菌菌株則直接將其置于細菌培養瓶中獲取。②菌

株檢測:本次研究中所用細菌、菌株的檢測、實驗均通過Walkaway-40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完成, 包括菌株的接種、培養、分離以及鑒定等多項操作。相關人員依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推薦的標準及流程進行藥敏試驗[3], 并使用標準菌株完成藥敏試驗的質量控制。本次研究中使用WHO制定的WHONET5.5細菌耐藥性監測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及記錄。

2 結果

2. 1 病原體種類 120例患者中, 共抽取檢驗標本352例病原菌株, 其中包括革蘭陰性菌247例(70.2%)、革蘭陽性球菌81例(23.0%)、真菌24例(6.8%)。見表1。

2. 2 病原體耐藥性 革蘭陰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均占54.9%, 呈現出多重耐藥性或廣泛耐藥性, 除美羅培南、亞胺培南對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以外, 對其他抗生素藥物均有較高的耐藥性;而替考拉寧、利奈唑胺以及萬古霉素對所有的革蘭陽性菌均有較高的敏感性, 除此以外耐藥性較高。

3 討論

所謂重癥醫學科其實是為由于各種原因造成人體一項或者多項器官與系統出現功能障礙, 并且直接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或者具備潛在高度威脅性的患者, 對其進行全面、規范、持續、系統、個性、密切的醫學監護以及手術救治的專業科室。由于重癥醫學科本身收入患者的特殊性, 此時患者由于至少一項器官或者系統出現功能障礙乃至結構受損, 因此很容易由于細菌入體、免疫下降而造成院內感染現象。有關統計顯示[4], 重癥醫學科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的幾率在40%~60%,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也是醫院管理工作中必須重點注意的一項內容。

了解重癥醫學科患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藥性能幫助醫生更加全面、有效的了解患者感染的主要細菌類型, 對患者后續治療方案的設定、細菌耐藥性的防控以及康復期患者的預后效果均有重要影響。本次研究中顯示革蘭陰性菌是當前重癥醫學科患者出現感染的一項重要原因, 與孫伏喜[5]研究結論一致。而革蘭陰性菌又包括了鮑氏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等多種類型, 不同類型的細菌在感染率以及耐藥性上也存在相應的差異, 醫生在治療方案設置時也應該充分考量這一點。

綜上所述,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患者主要感染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其具有較高的耐藥性而大幅度提升患者感染率。

參考文獻

[1] 孫昀.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0, 35(3):223.

[2] 余劍文. 重癥醫學科院內感染病原體分布及耐藥分析.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21(9):99.

[3] 李信勝. 重癥醫學科患者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安徽醫藥, 2013, 17(9):1606.

[4] 王金榮.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2):3009.

[5] 孫伏喜. 2010-2011年ICU下呼吸道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23):5402.

[收稿日期:2016-05-09]

猜你喜歡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耐藥性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體感染情況及耐藥性分析
關于“耐藥性”,你知道多少
臨床用藥不得不說的抗生素耐藥性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特點及細菌耐藥性分析
系統化管理對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響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血漿置換在ICU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當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