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兩山”理論探索“兩型”旅游

2020-04-07 17:50朱杏梨楊軍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研學旅行理論旅游

朱杏梨 楊軍

摘要 “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縣生態環境優良,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游縣,同時也是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如何利用“兩山”理論指導,做好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旅游,是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融合、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針對婺源縣的資源與旅游特點,提出了大力開展觀鳥旅游、探索森林步道研學旅行、融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婺源縣自然博物館和打造珍珠山國際狩獵場等五大舉措建議。

關鍵詞 “兩山”理論;“兩型”旅游;觀鳥旅游;研學旅行

中圖分類號 F30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05-013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3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Wuyuan County,“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has a f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s a famous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tourism county in China.It is also the second batch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bases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golden mountains”.How to use of “Two Mountains” theory to guid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ourism is the key to coordinate the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 view of the resources and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Wuyuan County,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measures,such as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birdwatching tourism,exploring educational excursion of forest trail,integrating into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building Wuyuan County natural museum,building the Pearl Mountain international hunting ground and build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and.

Key words Two Mountains Theory;Twooriented Tourism;Birdwatching tourism;Educational excursion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論為生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旅游產業興旺發展的堅實后盾和保障[1-4]。在新時期綠色發展形式下,“兩型”旅游是旅游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所謂“兩型”旅游,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旅游的簡稱,強調旅游生產和消費中對各類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以及通過環境教育、綠色消費、生態補償等手段實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促進[5-6]。

婺源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游客接待人次連續11年位居江西省之首[7]。2018年1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婺源是江西省唯一上榜的基地[8]。婺源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良好的旅游基礎,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如何在發展全域旅游過程中踐行好“兩型”旅游,值得深思和探討。筆者認為,在“兩山”理論的指導下,婺源的“兩型”旅游應以“國際視野、徽州特色、婺源元素、匠心智造”為發展理念,在保護生態原真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發展“兩型”旅游新業態,采取了以下舉措。

1 大力開展觀鳥旅游

觀鳥活動起源于歐洲,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流行的生態旅游休閑活動之一,體現了一種親近自然、關注環境的生態理念[9]。婺源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鳥類多達300余種,其中國家 Ⅰ 級保護鳥類有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和白頸長尾雉等;國家Ⅱ級保護鳥類有34種,如鴛鴦、白鷴、勺雞、白腿小隼等[1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藍冠噪鹛,婺源是全世界僅存的藍冠噪鹛野生種群棲息地,種群數量僅在200只左右,是IUCN極危物種,引起了國際鳥類專家的高度重視。目前,婺源白腿小隼、中華秋沙鴨等逐步穩定增加。觀鳥旅游對目的地環境影響的負作用小,但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發展觀鳥旅游符合“兩型”旅游發展方向,但需要注意以下4點:一是加強對鳥類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環境保護。二是培養專業化觀鳥旅游服務隊伍。建立一支熟悉鳥類的棲息環境和行為,具有旅游市場化的意識,能及時收集、分析觀鳥過程中獲得的大量鳥類數據的隊伍,以便為觀鳥旅游者提供一定的專業的觀鳥服務。三是開發不同層次的觀鳥旅游項目,設計符合觀鳥旅游者不同層次需求的觀鳥旅游產品。四是大力發展觀鳥民宿產業。為觀鳥旅游者提供舒適的住宿與觀鳥環境,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真正依托生態造福百姓。

2 探索森林步道研學旅行

國家步道是指穿越生態系統完整性、原真性較好的自然區域,串聯一系列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點,為人們提供豐富的自然體驗機會,并由國家相關部門負責管理的步行廊道系統[11]。國家步道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元素,是肩負著生態教育、遺產保護、文化傳承、休閑服務、經濟增長等諸多使命的自然與文化綜合體[12]。婺源森林步道資源十分豐富,具有代表性的徽饒古道、茶馬古道、紅軍步道貫穿全縣域,劃入第二批國家森林步道——天目山國家森林步道長度為46.5 km。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13]。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科學合理利用婺源豐富而歷史悠久的森林步道開展研學旅行實踐,實現有機結合,打造完整的森林步道研學旅行實踐基地,提升服務水平是當務之急。一是加強森林步道資源的修繕和保護;二是建立一支專業化森林步道研學旅行實踐服務隊伍;三是開發不同層次的森林步道研學旅行實踐項目;四是打造森林步道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3 融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14],對于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毗連的浙江省開化縣錢江源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與婺源同屬白際山脈,森林生態系統都為中亞熱帶低海拔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動植物類型與生物多樣性十分類似。錢江源國家公園提出要跨浙江、江西、安徽3省交界區域建立合作保護區,以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基礎,創新運營機制,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的錢江源國家公園。婺源以此為契機,積極融入環錢江源國家公園跨省合作保護戰略,在有效保護前提下,為公眾提供科普教育游憩的機會,進而增強保護自然的自覺意識,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鼓勵設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吸收當地居民參與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和自然環境教育等。

4 建設婺源縣自然博物館

婺源自然博物館是展示婺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優美的生態環境的重要窗口,是倡導“一帶一路”、搭建國內國際自然科學交流的重要平臺;是開展自然科普教育,吸納全國大、中、小學生到婺源參加自然研學旅行的生態高地;是傳播“夢里老家”天人合一的生態典范。它對于踐行“兩山”理論,保護自然遺產,傳承生態文明,助力最美鄉村建設,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最終實現婺源全域旅游的跨越式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婺源自然博物館通過科普教育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生動詮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內涵。

5 打造珍珠山國際狩獵場

婺源珍珠山鄉被稱為“婺西綠谷”,山林面積1.057萬hm.2,森林覆蓋率92%,有眾多的野生動物,主要為野山羊、貉、獾、麂、野豬、野兔等;鳥類主要有翠鳥、長尾雉、紅腹錦雞,布谷鳥等,為開發天然狩獵場提供了資源保障。

開發以珍珠山逍遙湖為中心,集狩獵、森林觀光、森林養生保健、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狩獵度假區,融入婺源西線旅游。按照野外狩獵和圍欄放養狩獵相結合的方式設立高標準狩獵場,除提供野外狩獵外,還可為游客提供射擊比賽、模擬軍事演習等活動;配套辦公、接待、宣教、標本、檔案等專用建筑,完善婺源野生動物科普旅游功能;新建商務會所、康體中心、酒吧、會議中心,并為游客提供綠色蔬菜肉類等特色餐飲,配套度假養生田園山莊。

6 結語

旅游是實現“綠水青山”生態服務價值的重要渠道,“兩型”旅游是旅游業界踐行“兩山”理論、建設旅游生態文明的重要路徑。 “兩型”旅游發展與“兩山”理論實踐結合,會成為新時期旅游與生態建設融合發展、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的抓手。在“兩山”理論指導下,深挖婺源資源特色,一定會走出一條“兩型”旅游健康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馬勇,郭田田.踐行“兩山理論”:生態旅游發展的核心價值與實施路徑[J].旅游學刊,2018,33(8):16-18.

[2]王春益.堅持“兩山”理念 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J].中國生態文明,2019(3):76-77.

[3]章瓊多.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花樣垛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垛莊鎮[J].綠色中國,2017(24):30.

[4]馮丹萌,陳偉偉.基于“兩山理論”的綠色減貧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1):202-206,212.

[5]尚曉麗,龍凌.淺談“兩型社會”實驗區長株潭城市群旅游休閑發展[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3):11-12.

[6]舒小林,黃明剛.生態文明視角下欠發達地區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及驅動機制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生態經濟,2013(11):99-105.

[7]中共婺源縣委 婺源縣人民政府.發展全域旅游 建設最美鄉村[N].中國旅游報,2019-04-01(070).

[8]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16個)[J].中國生態文明,2018(6):2.

[9]林楚.我國觀鳥旅游分析[J].旅游縱覽,2017(4):71-72.

[10]李振基,陳小麟,王英永,等.江西婺源森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11]黃鑫春.國家森林步道建設的基本思路[J].遼寧林業科技,2019(1):60-63.

[12]卞文志.加快國家森林步道建設讓生態環境造福于民[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8(5):72-75.

[13]成漢平.不同層次的研學旅行及實踐意義——從四個層面看研學旅行[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1.

[14]張建亮,王智,徐網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分類方案構想[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9(3):57-69.

猜你喜歡
研學旅行理論旅游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大學生研學旅行市場需求研究
對“文化之旅”研學活動的幾點思考
研學旅行研究進展與啟示
研學旅行產品開發研究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