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紅散文語言的悲涼凄婉

2020-04-09 04:41劉卉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關鍵詞:蕭軍蕭紅祖父

劉卉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2

文學是一種借語言來表達的藝術,即“文學的藝術化實現首先依賴于語言表現?!笔捈t散文的魅力之處在于其語言的巧妙運用,藝術世界的建構往往離不開作者的情感活動,蕭紅用自敘體的形式來講述事跡,將一生的波瀾起伏落于筆尖,平實的語言中蘊含著濃濃深情,文字的背后隱透著悲涼凄婉的情致,觸動人心。

1、情路之悲

蕭紅自生于這個除了祖父很少有人給予她關懷與愛的家庭中,就注定了她一生是坎坷不平的,她的內心是渴求親情的,這從她的語言中流露出的對祖父的懷念中可以看出。

祖父是蕭紅一生最親近的人,祖父的離去是她永遠抹不掉的痛?!蹲娓杆懒说臅r候》:“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個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間一切‘愛和‘溫暖帶得空空虛虛。我的心被絲線扎住或鐵絲絞住了?!弊娓傅碾x去帶走了她所有的“愛”,“絞”這個犀利的字眼,可見她的內心是如何的掙扎和痛苦的?!耙院笪冶仨毑灰?,到廣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樹下顫怵了,人群中沒有我的祖父?!庇凶娓覆艜屖捈t感受到家的溫情還在,祖父走了她的家就變得可有可無了,但是她又為何“顫怵”?是因為她失去了唯一可以依靠的至親,她是那樣的孤立無援,是那樣的孤獨無助。

她甚至對于母愛也是有著一種渴求的,起碼對于母親的感情不是像她對于父親的感情那樣排斥和譴責的?!陡星榈乃槠穭t是在回憶母親?!澳赣H并不十分愛我,但也總算是母親?!?/p>

在不斷找尋家的溫情時,她也苦苦追尋愛情。蕭紅的愛情也是悲情的,就像《大地的女兒》與《動亂時代》中她提出的:“比方女人明明也是人,為什么當她得到一塊衣料的時候,也要哭泣一場呢?”她認為男女愛情是平等的,但現實社會是事與愿違的,她對蕭軍的愛情是堅貞的,但是愛情對她并不是堅貞的,她過于相信愛情的力量,當愛情沒有了物質的支撐,就會像失去了地基的大樓,時刻準備被摧毀?!娥I》中:“在‘偷這一刻,朗華也是我的敵人”當滿足不了最低需求的時候,精神的支撐顯得那么渺小而不重要,人要有尊嚴的活著的前提是要“活著”?!蹲詈笠粔K木柈》也是提到:“都說情人的身子比火還熱,到這時,我不能相信這話了?!笔捈t在生活中不斷體味著生活的苦,僅剩的愛情的一丁點糖分很快就被苦味遮掩,她似乎開始覺醒,但是又無法擺脫這個早已確定了的命運?!抖热铡分械拈_篇:“天色連日陰沉下去,一點光也沒有,完全灰色,灰得怎樣程度呢?那和墨汁混到水盆中一樣?!逼鋵嵲谶@里,蕭紅也不斷暗示,生活平實的毫無波瀾的是灰色調的,“愛”如日光一樣,慢慢暗沉下去,失去了光芒。到后來,蕭紅蕭軍之間的矛盾加深,蕭紅毅然離開她深愛的蕭軍,她是決絕而堅定的。兩蕭的分離是必然的,黃蕾曾分析了蕭軍的大男子主義和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蕭紅“對夫權的逃離”和對于父親那種大男子主義的逃離是一樣的。鄭立群:“雖然蕭軍在蕭紅決意要離開他時似乎想挽留她,可是倔強的蕭紅卻一再避免兩人的獨處,不是蕭紅太絕情,而是她太深情?!彼运舱J為:“一個正直的人無論在什么時候即使不能做到‘崇高,但都會給自己留一個道德的底線,蕭紅做到了?!笔捈t的內心是悲苦的但卻是堅強的,也只有她能做出如此堅毅的決定,她不服命運,她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2、人道主義之悲

蕭紅的文字中多次提到了一些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情態,下層人物的生活是悲苦的,但又是沒有辦法轉變的。蕭紅出生于地主的家庭,本應過著衣食無憂、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的大小姐生活,但是命運對她是特殊安排的,或者說在那個時代里對人都是一樣的。她的生活注定不是平順的,所以她的體悟是真實而深切的。在她眼中,她時刻關注下層人民,看盡人生百態,她對底層人物的同情,處處體現著她的人道主義關懷。

蕭紅最不能夠忍受的是麻木的生命自尊,張鳳渝認為蕭紅對于生命的理解是:“生命價值的低廉,是生命的浪費”《小偷、車夫和老頭》中記述的老頭子也是一個典型,她把寫作的中心集中在這個勤勞的老頭子身上,老頭子幫他們搬柈子并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我”買了塊面包給他,他認為要從工錢里扣,最后“我”根本沒有給他扣,老頭子遲遲不肯離開,要把面包錢還回去,并因我給他們面包而心懷感恩。在這里,蕭紅用老頭子跟貪婪的車夫進行了對比,突出表現了老頭子善良的品質,蕭紅借以歌頌下層人民的勤勞與樸實,贊揚下層人民的自尊。蕭紅內心是悲痛的,她不理解世界為什么變成了這個樣子:“我愧得立刻心上燒起來,望著那兩個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淚就要流出來。已經是祖父的年紀了,吃塊面包還要感恩嗎?”她不斷地反問自身,其實也是在反問這個社會,是什么讓底層人民變得如此卑微,她是不愿看到這個景象的,但是現實總是毫不留情的。

《春意掛上了樹梢》中也寫到叫花子,叫花子嘴里吃的是“爛”梨,腿腳都腫的似乎不存在,這些人像他人求助時,卻只能連聲嘆息,沒有人去同情他們,但是蕭紅同情,同情又能怎么樣呢?她出了一個方案“世界上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著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趕早把他們消滅掉,免得在春天他們會唱這樣難聽的歌?!彼P下的人物從來不是高大偉岸的形象,相反她塑造出的“流浪者”的典型更貼近現實社會和現實生活,她所了解的世界是這樣的真實,真實的讓人痛心,而這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物也能夠在她的筆下鮮活起來,熠熠生輝。她看到社會現狀的悲痛無奈,她又被這個無情的世界澆滅了所有的熱情,她不能做出翻天覆地的改變,只能手誅筆伐為底層人民心痛的吶喊。

3、鄉愁之悲

蕭紅的“鄉愁”不是對她原生家庭的懷念,祖父離世后,家的溫暖便隨之逝去,她是主動要逃離那個冰冷的家庭的,她的“鄉愁”來源于對故土的一種尋根感,來源于那個時代淪落在異地的東北同胞的同情感。她一生都在流亡,所以對于流亡的同胞感同身受。她胸懷的是家國,她的“悲”是為同胞所受苦難之悲,她決心從苦難中逃脫出來,也決心帶動同胞們振奮起來,努力奮斗。

《寄東北流亡者》中“當每個秋天的月亮快圓的時候,你們的心總被悲哀裝滿?!彼谩霸隆眮砑耐星樗?,用這種最古老又最典型的意象,用“對寫”的手法,表面上看來是寫淪落在異地的同胞的思鄉之悲,但實際上又有誰能證明此刻她的內心不是悲痛的呢?“你們的希望曾隨著秋天的滿月,在幻想中賒取了七次,而每次都是月亮如期的圓了,而你們的希望卻隨著高粱葉子萎落?!比巳硕枷M鎳軌蚍e極抗戰,但國民黨一直在推諉并想依靠國外力量,人們的希望一次次破滅,但當“八一三”之后,中國政府積極抗戰,人們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斑@時,你們一定也流淚了。這是感激的淚、興奮的淚、激動的淚?!碑斪鎳謫酒鸱磽舻牧α?,故土的未來才有了光亮。她用感嘆的語句吶喊:“人類是何等地對著故鄉寄注了強烈的懷念呵!”她將鄉愁之悲化作力量,鼓勵同胞:“為了失去的土地上的高粱、谷子,努力吧;為了失去的土地上年老的母親,努力吧;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記憶,努力吧!”這就是蕭紅,就算生活給予了無數次打擊,她仍然心懷悲憫心懷希望,我想家鄉給她留下的不只是失望,她眷戀祖父的對她的關懷,那是她心底最后的溫存,所以她對家鄉是懷念的。她在幻想一次次破滅后不退縮,面臨現實的抨擊她不逃避,她鼓起勇氣選擇相信希望,選擇和祖國同胞們一起為抗戰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斷向前。

蕭紅的鄉愁之悲是與祖國積極向上的抗戰熱情融合在一起的,散文中流露出的沉重性特征也使得文學作品帶有獨特的韻味。

注釋:

[1]唐躍、譚學純.小說語言美學[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01:27.

[2]黃蕾.論蕭紅散文的寂寞情懷[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4.

[3]鄭立群.“愛”的堅貞與苦澀——記蕭紅散文[J].時代文學,2006(03):38.

[4]張鳳渝.論蕭紅小說“散文化”形式中的深刻意蘊[J].名家名作,2016(02):010.

參考文獻:

[1]蕭紅.蕭紅散文全集[M].河南:中原農民出版社,1996-12.

[2]葛浩文.蕭紅評傳[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03.

[3]林賢治.漂泊者蕭紅[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09.

[4]蕭紅.又是春天——蕭紅散文[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01.

[5]蕭紅.蕭紅散文[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02.

[6]蕭紅.商事街[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01.

[7]唐躍、譚學純.小說語言美學[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01.

[8]黃蕾.論蕭紅散文的寂寞情懷[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4.

[9]鄭立群.“愛”的堅貞與苦澀——記蕭紅散文[J].時代文學,2006(03).

[10]張鳳渝.論蕭紅小說“散文化”形式中的深刻意蘊[J].名家名作,2016(02).

猜你喜歡
蕭軍蕭紅祖父
蕭軍
祖父瓷
《蕭紅傳》
——一本能夠讓你對人生有另一種認知的書
蕭軍紀念館
蕭軍和艾蕪小說中的俠文化比較分析
蕭紅:不要在寂寞時做選擇
祖父的一封信
憶青年蕭軍二三事
論影像蕭紅的呈現與接受
與蕭紅分手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