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2009-2019)來《宋書》研究綜述

2020-04-09 04:41石佳豪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關鍵詞:宋書綜述

石佳豪

摘? 要:南朝梁沈約撰寫的《宋書》是一部傳體史書。記載了自東晉后期劉裕興起、劉宋立國至滅亡前后七十多年的歷史。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端螘氛Z料時代明確、語言容量大、口語性較強,適于作為斷代專書語言的研究對象。本文對近十年來《宋書》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類并加以分析說明,以期理清近十年學術界《宋書》研究成果的現狀。

關鍵詞:宋書;十年;綜述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2

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人,出身江南大族。歷仕宋、齊、梁三朝,曾自稱“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齊永明五年奉詔撰《宋書》。他依據何承天、蘇寶生、徐爰等修撰的《宋書》及其他記錄宋代歷史的書籍,增補宋末十幾年的歷史。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本紀、列傳七十卷,后又續修八志三十卷。沈約撰寫的《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與沈約同時或稍后,南齊時有孫嚴著《宋書》六十五卷,王智深著《宋紀》三十卷,梁代裴子野著《宋略》二十卷等,但這些著作都已亡佚,關于劉宋一代的史書,比較完整的現在就只有沈約的這部《宋書》。

縱觀近十年學術界對沈約《宋書》的研究成果,研究角度大致可以從語言詞匯、???、比較文學、文學、等其他領域進行分類。

一、語言詞匯研究

從漢語史發展上看,魏晉南北朝是上承秦漢、下啟唐宋的關鍵階段?!端螘肥茄芯课簳x南北朝時期復合詞的重要語料,這一時期語言和詞匯具有突出的時代特色,詞語衍生和發展也體現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復音水平的提高,揭示《宋書》發展規律自然成為漢語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李勇娜碩士論文《<宋書>比較句研究》,首先闡明《宋書》作為南北朝時期重要的斷代書目,是此論文選取其為研究對象的原因。該文以比較句為出發點對《宋書》進行研究。先是將比較句的研究對象、研究現狀和研究方法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然后通過幾個語義類別,如平比句、差比句等描述《宋書》的比較句概況,最后總結出比較句嬗變的考察分析,勾勒出《宋書》比較句的研究面貌,為比較句在中古語言歷史上的發展提供了語料和理論依據。任湛明碩士論文《<宋書>詞綴研究》選取了幾個常見的前綴、后綴,從共時、歷時多方面進行觀摩。任湛明將前綴、后綴劃分的極為細致,同時與《三國志》的詞綴研究進行比對,反映了附加式構詞的發展趨勢,更加深入的探究了中古時期的詞綴發展狀況。雷小芳碩士論文《<宋書>稱謂語研究》正文主要從親屬稱謂和社會稱謂兩個板塊展開,條理清晰,分類明確。不僅體現了漢語詞匯雙音節化的趨勢,更有助于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政治文化。李淑賢《<宋書>雙音節副詞研究》第一部分先對雙音節詞的研究價值做了論述,然后對《宋書》里雙音節副詞進行分析,包括時間副詞、情狀副詞、程度副詞等。同時將《宋書》里副詞所占的比例進行了詳細的數據考察。

張偉芳《<宋書>復音形容詞的語用特點》一文認為復音形容詞的連用、對用是《宋書》里復音形容詞最主要的語用特點。還將《宋書》中的復音形容詞在文中的具體形式進行分類舉例,品評復音詞的語用特點和語用模式。次年張偉芳發文《<宋書>聯合式復音形容詞研究》。擬從語義、詞性和魏晉南北朝漢語詞匯復音化程度與發展趨勢,和產生原因四個方面對《宋書》加以分析。引用大量文本論證復音形容詞衍生的因素。張偉芳又撰《<宋書>復音形容詞的衍生方式》一文。在中古時期,復音造詞成為漢語主要的造詞方式。該文將復音形容詞的衍生方法主要分為三種類型:聯綿法、疊連法和復合法,探討《宋書》復音詞的產生方式,發現復音形容詞形成發展的內在規律。張偉芳的三篇文章都是從《宋書》復音形容詞為出發點,以期對《宋書》中復音詞做全方位的研究。

近十年來學術界對《宋書》詞匯學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成果,但關于特色詞匯的系統研究仍然缺乏。另外詞語考釋也是詞語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詞語考釋角度研究《宋書》的成果如下。

張徽《<宋書>語詞選釋》選取了《宋書》中四條詞語進行考釋。這四條詞語為“梟首大航”“瞻謝”“解故”“簿”。張徽搜羅眾多資料論證并豐富自己的考釋觀點。次年張徽在《<宋書>文化詞語考釋>》一文中對《宋書》里三個與六朝行政制度相關的詞語進行考釋,確析其語言意義,并試圖解釋該詞所涉及的一些行政制度。這三個詞語是“白衣領職”“通恤”“房任”。這兩篇文章對《宋書》中一些尚有闕疑的詞語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證,論據充足,文本可靠。其他相關成果還有周典富的《<宋書>語詞考釋》,考釋了七個復合詞:“號感”“改創”“掩藏/藏掩”“卹贍/卹?!薄耙径U”“耆生”“交物”,為《宋書》的詞匯研究和《漢語大字典》的編纂做了基礎工作。近十年來《宋書》詞語考釋的研究內容涉及到文化、制度等各個方面。有了這些注解,使后世更加容易通讀和了解《宋書》內容。

二、??毖芯?/p>

十年來,隨著研究視野的拓寬和??辈牧系牟粩嗤晟?,學術界對《宋書》的??比〉昧诵碌某煽?,但是成果較少。

李森在《<宋書>勘誤一則》中指出“安水”實系“女水”之訛,認為錯訛原因是字形相近。時隔兩年李森又發表《<宋書>訂誤一則》,說明“楊水”實為“陽水”之訛。這兩篇文章歷史語料充足,綜合史學、地理學知識為其觀點進行了強有力論證,加上自身深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推動了《宋書》??钡囊淮筮M步。李正君的《<宋書>勘誤三則》認為《宋書》中有三處與史實不符的抄寫錯誤和記載錯誤。通過《三國志》、《梁書》等史書與《宋書》進行對比,分析致誤原因。對《宋書》的??惫ぷ魅圆荒芡V?,在對前人??惫ぷ鬟M行整理的同時,我們還要去完善資料,對《宋書》的??弊龀龈M一步的研究,使其更加全面精確。

三、比較文學研究

《宋書》作為一部重要的史學材料,學者將其與其他的史書進行比較,通過共時和歷時兩個方面去考察,也是一個常見的關注角度。

楊霞《<漢書·禮樂志>和<宋書·樂志>》運用音樂史學、文獻學、歷史學等學科結合的研究方法,對二者的文本及其反映的音樂思想進行對比探討,旨在進一步認識樂志形成的定型期和多樣期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參考比照其他正史樂志,從而為研究樂志傳統的形成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依據,進一步探討樂志記史的學術價值與歷史意義。同時標明《漢書·禮樂志》和《宋書·樂志》在成書體例、樂志體制、記載內容等方面的差異,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該論題做進一步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期在學術上有所推進。楊康《<宋書><南史>互堪訛誤舉例》一文之所以選用《南史》作為對比文本,是因為《南史》的宋代部分以《宋書》為主要史源,保存了大量的《宋書》原文,因此可以通過互相比勘來校正兩書文字。該文指出了十四處《宋書》和《南史》的不同。這篇文章立足點新穎,利用史書中的交叉內容對《宋書》進行???,同時也對中華書局點校本的重新修訂有所幫助。幽亞雪碩士論文《<南史>研究》以《宋書》為比較主體,較之《宋書》的特色和價值研究剖判《南史》的編纂體例和編纂方法。從兩書的對比中不難發現《宋書》較之《南史》的缺點和不足。陳虎在《<戰國策>與<宋書>副詞使用比較》一文中將中古漢語副詞與上古漢語副詞相比,總結出副詞呈現簡化規范趨勢的結論?!稇饑摺放c《宋書》在副詞用法上無明顯區別,表現出副詞語法特征的穩定性。該文先對副詞界定概念做了一個綜述,然后從形式、語法功能、和雙音節副詞整體特點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認為南北朝時期的副詞使用情況和戰國時期相比,出現了新的特點,即產生大量新的副詞,并出現了明顯的復音化趨勢。但是在副詞用法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說明副詞的語法特征具有相對穩定性。該文在研究上古和中古漢語之間的發展演變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四、文學研究

《宋書》作為二十四史之一,學者的關注焦點多在于它的史學價值,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宋書》里所體現出的文學觀還有其作為史傳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在對《宋書》進行??睂W和語言學研究以外,還要進行文學研究。近十年來,從文學角度研究《宋書》的論文共兩篇。

譚青青《論沈約宋書的文學意義》先是闡明沈約在《宋書》中所持的文學觀,繼而寫《宋書》中體現的時代文學觀。然后寫《宋書》作為史傳文學作品的獨特藝術價值。以多元化和小說化的敘事方法增進《宋書》文學趣味,以獨特變幻的敘事角度增強故事的真實感。該文是對前人進行《宋書》文學性研究上紕漏的補充,給后來人進行《宋書》文學研究提供典范。王爾陽《<宋書>文學研究》雖同是從文學角度研究《宋書》,但是這篇論文的角度略向體例和手法偏斜,用大量的筆墨來敘述《宋書》虛實相生、直曲交替的紀傳筆法,且對《宋書》史例、結構整體進行整理分析。邏輯上的審美感、直入人心的批判、論證方式的多樣性以及帶有溫度的筆調都促進了沈約的自我塑造。最后在對編撰結構進行探析的同時,也指出《宋書》中表述的模糊處。該文對《宋書》文學價值的研究從以往所認為的正史文本上升到承接先秦兩漢傳統的史傳文學層面。

五、其他研究

近十年關于《宋書》研究,除了上述角度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涉及。

閆寧《<宋書·禮志>編纂體例初探》從編纂體例角度出發進行《宋書》研究。認為《宋書》的編纂未依循常見于同時期禮書的模式,而在沿用《后漢志》分卷體例的基礎上加以調整修改,形成了獨特的編纂體例。周典富《<宋書>異文研究》通過《宋書》的不同版本來挖掘異文現象,還利用其它著述對《宋書》的引用部分來進行《宋書》的異文考察。揭秘《宋書》異文同語言文字還有辭書編纂之間的關系。為中古漢語研究和《宋書》文獻的整理工作提供了幫助。楊顏暢《<宋書>所載文人交往活動考論》對《宋書》中所出現的文人活動分門別類的進行敘述,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文本考察,從這些活動中不僅可以窺探劉宋時期的文學現象和文學特色,還有助于整理和補充劉宋文學研究的資料。劉曉春文《<宋書·符瑞志>初探》分析《宋書·符瑞志》成書原因、歷史價值和史學價值,理清祥瑞文化在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演變脈絡?!端螘し鹬尽肥莿⑺沃爸袊瓞F象的集大成之作,探究了祥瑞現象及其與政治的密切關系。該文的研究填補了學術界當前對《宋書·符瑞志》的研究空白,更好的解讀了中古時期及以前的符瑞文化。

以上是對近十年《宋書》研究成果的大致回顧?!端螘肥菨h語史研究中的寶貴語料,同時也是研究中古文化的重要典籍。對《宋書》進行細致研究可進一步推動人們對中古文化和漢語詞匯的認識。相信隨著后來研究者們的進一步探索,會有更多研究《宋書》的著作出現,更好的幫助人們探索中古時期的語言發展規律。

參考文獻:

[1]楊霞. 《漢書·禮樂志》《宋書·樂志》比較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9.

[3]張徽.《宋書》文化詞語考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09):92-93.

[5]解芳. 《宋書》偏正式復合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7.

[7]李正君.《宋書》勘誤三則[J].中國史研究,2014(04):44.

[8]王爾陽. 《宋書》文學研究[D].南京大學,2012.

[9]譚青青. 論沈約宋書的文學意義[D].華僑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宋書綜述
一頂花草帽
一頂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替姐姐復仇,弟弟“毒招”懲罰姐夫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近代顯示技術綜述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宋書寒吳煥琴招貼設計作品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