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與黑》于連人物形象分析

2020-04-09 04:41何冬梅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關鍵詞:形象分析于連紅與黑

何冬梅

摘? 要:《紅與黑》主人公于連是文學史上眾說紛紜的一大文學形象。本文分析其性格特征、生活經歷,對其反抗精神與矛盾性格進行了分析,認為于連身上體現出小資產階級的先進性與局限性,蘊含著作者對封建貴族社會的批判。

關鍵詞:于連;形象分析;矛盾性格;反抗心理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1

《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都t與黑》講述了平民青年于連從18歲到23歲,先后任維立葉爾市長家庭教師、入神學院、任侯爵秘書,直至被告發送上斷頭臺的個人奮斗歷程,通過描寫其與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揭露了反動統治階級與資產階級平民之間的對立沖突,批判了以世襲封建貴族社會對有才能的平民的壓制。對于于連這一人物形象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于連利用女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代表了個人利益至上的野心家形象,有人認為于連是資產階級個人奮斗的英雄。今天我們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不能離開其特定的性格特征、生活經歷以及所處的時代環境。

一、不良的早期經歷與高度自尊、敏感的人格特質

于連出生在法國小城維立葉爾郊區的一個貧窮的鋸木家庭。于連聰明好學、充滿激情、敏感倔強,有著堅強的意志與旺盛的精力,擁有一顆“寧可死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的決心”。他受到啟蒙時代自由平等觀念的影響,追求自由平等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秉持無神論思想。受拿破侖時代一名老軍醫的影響,于連對拿破侖產生了狂熱的崇拜,渴望憑借個人的才干,走一條入軍界、穿紅裝的道路,成為拿破侖式的英雄人物。然而,這一理想隨著14歲時波旁王朝的復辟而破滅。彼時,封建貴族與教會當道,平民難有出路。于連這一人物身上所體現的追求與意志,與其所處的時代發生了深刻的沖突[1]。

早期不良的生活經歷使于連變得更加敏感多疑。因為出身以及孱弱的外表,于連在成長過程中也常常受到社會的歧視,在公共場所的游戲中常居于挨打的地位。這促使于連形成了對周圍一切抱持懷疑態度、既自尊又自卑的性格。他對于所受到的不尊重異常敏感,并具有極強的反抗心理[2]。

二、反抗心理與矛盾性格

于連的反抗心理體現在許多細節。在市長家中,于連為自己寄人籬下的地位感到屈辱。盡管于連憑借自己超常的智力贏得了市長一家的好感,但于連目睹種種貧富不均現象,對德·瑞納一家等上流社會感到的僅僅是“仇恨與恐懼”。而面對這樣一個才華出眾但出身貧寒的年輕人,德·瑞那先生抱有欣賞,但難以從內心深處加以尊重。面對德·瑞那先生如同對待奴仆一般的訓斥,于連露出復仇的目光,說道,“先生,沒有你我也不會餓死?!笨梢娪谶B在面對上流社會時的自尊自強以及憎惡、反抗的心理。

于連充滿激情、高敏感、懷有憎恨的心理特征,促使于連在進行反抗時,容易采取偏激的手段?!都t與黑》描寫了于連與德·雷納爾夫人及瑪特爾小姐的兩段戀情,然而,在這兩段所謂的“愛情”中,于連的種種所為幾乎都是為了完成“維護自尊”這一“職責”?!斑@一職責如果不被履行,他就會成為笑柄,會產生自卑感”。缺乏更為適當的渠道或方式以證明自我價值的于連,最終選擇用“愛情”來證明自己,向凌辱自我自尊心的敵人發起“回擊”。于連以戰斗般的姿態對德·雷納爾夫人示愛[3]。在與德·雷納爾夫人哪怕是熱戀的過程中,于連都始終把這份所謂的“愛情”當做是報復上層社會的手段以及實現自由平等愿望的方式。這一心理,在于連與瑪特爾小姐的“戀愛”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當于連收到“瑪特兒”小姐的告白信時,于連想到的是自我的價值“戰勝”了情敵柯西樂侯爵,由此他和他可以“平等地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從中不難看出,于連已將對上層社會及受其維護的不平等的反抗擴大到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于連具有反抗精神,這種反抗精神同時包含有偏激成分;但他同時也是矛盾的,這體現在于連同時具有反抗與妥協、正直與虛偽、雄心與野心的矛盾性格[2]。于連同德·雷納爾夫人的關系暴露后,于連進入神學院。在神學院期間,于連鄙視教徒們虛偽自私的嘴臉,但為了博取神學院長的賞識,于連偽裝出虔誠信徒的面貌。偽善的言行和內心的正直之間的沖突激化了于連對上層社會的鄙視厭惡情緒,也加深了他的痛苦。后來,通過神學院院長的介紹,于連到巴黎任侯爵秘書。在充滿虛榮與陰謀的巴黎,于連的與雄心向野心轉變,進一步向貴族社會妥協。他鄙視行為放浪不羈的貴族們,但同時渴望成為上流社會一份子;他仇視侯爵巧取豪奪的行徑,卻又因為侯爵愿意栽培自己而甘愿為他效力。在用計獲得封號與軍銜后,于連變成了一個為上流社會效力的忠實奴仆。正在此時,貴族階級與反動教會勾結,誘騙德·雷納爾夫人寫了揭發于連的信件,于連在美夢破滅的盛怒下因為槍傷德·雷納爾而被判處死刑。

三、人物形象及其意義總結

在于連身上同時體現出小資產階級的先進性與局限性,他富有才干、崇尚個人奮斗、渴望社會地位,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消極因素。在被揭發以后,于連深刻意識到自己與貴族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克服了自身性格中所存在的妥協的局限性,毅然走向斷頭臺。作者對于連矛盾性格的塑造包含著揭示人物與社會環境間沖突的意蘊,同時,人物由反抗-妥協到最后的堅決反抗的轉變也升華了主題,凸顯了作者對封建貴族主導下的社會的批判。

參考文獻:

[1]陳凡凡,王芳.《紅與黑》中的階級對立[J].名作欣賞,2019(29):78-79+82.

[2]吳明紅.淺析《紅與黑》中于連的人物性格及對當代青年的啟示[J].營銷界,2019(21):163.

[3]朱樂瑤.《紅與黑》中愛情特點探討[J].戲劇之家,2019(05):240.

猜你喜歡
形象分析于連紅與黑
德·雷納爾夫人的性格分析
《四世同堂》中老派市民形象分析
兩個世界里的人
試析《詩經》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小議《項鏈》中路瓦栽形象
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美學研究方法論的反思
只愛黑白紅
《紅與黑》的主題意義與愛情觀
紅與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