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幻世浮生》母女共生幻想關系分析

2020-04-09 04:41鄒心怡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鄒心怡

摘? 要:詹姆斯·凱恩的《幻世浮生》刻畫了一位美國單身母親米德爾德·皮爾斯在上世紀30年代的奮斗掙扎和夢想幻滅過程。其中她與女兒薇妲之間的愛恨糾葛構成了小說的主要矛盾之一。二者物質—精神的相互寄生符合伊基·弗洛伊德“共生幻想”母女關系理論。以此視角出發,剖析人物內在沖突,為解析小說的人倫悲劇提供了理論支持。

關鍵詞:幻世浮生;共生幻想;母女關系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02

荷蘭心理分析學者伊基·弗洛伊德在其著作《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中著重探討了母親對女兒人格發展的影響,提出了“共生錯覺”這一術語,指代“母親一直依賴于孩子的認可。需要孩子表現出粘著自己”的傾向。[1]《幻世浮生》表面上講述了一出經濟危機時期美國中產家庭的倫理悲劇,實則皮爾斯和女兒薇妲之間畸形的“寄生”關系是小說幻滅走向的重要內在因素。她們“共生幻覺”的強烈性壓倒了個體生存的獨立性,成為皮爾斯清醒認知的障礙。另一方面,也使女兒從天使墮入魔女。母女倆膠著對峙的過程構成凱恩黑色風格的高潮,同時也引發我們對皮爾斯太太幻世浮生一場的深思。

一、母親的精神共生

凱恩將故事背景設置在20、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時期,由此突出社會動蕩帶來的家庭動蕩。皮爾斯太太因丈夫破產出軌與他離異,選擇獨自撫養兩個女兒。憑借自制餡兒餅的好口碑,她孤注一擲,借助各種機緣,通過自我奮斗開啟了餐飲事業,成為小有成就的女企業家。然而真正支撐她披荊斬棘的動力應屬大女兒薇妲的“鞭策”。皮爾斯認為薇妲生而不凡,注定不會在平庸的生活中灰頭土臉。因此她傾其所有為薇妲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面對女兒的矯揉造作她不僅不加教育反而縱容。病態的母愛貫穿薇妲的整個成長過程:讓她接受最好的鋼琴教育、滿足其虛榮的上流社會夢、眼見女兒與自己的情人放肆調侃卻不加管束……皮爾斯一再退讓的前提建立在薇妲是她生育的女兒,每當聽到別人對薇妲的贊美,她愉快地長出一口氣,仿佛自己才是對方極力贊美的對象。

皮爾斯的行徑符合共生幻覺的表現——一種精神上的共生投射:她混淆了自我和女兒作為不同個體的差別,硬生生地將女兒幻化成另一個自我。薇妲的虛榮實則就是她的虛榮,薇妲的成功,萬人迷形象就是她內在的欲望。伊基提出“女兒必須實現母親的愿望而不是自己的渴望”[2],劇情則是對此論斷的化用。皮爾斯將虛榮的精神訴求寄生在薇妲身上,由此衍生出與傳統母愛不同的畸形母愛。拉康認為“女人渴望成為欲望的對象”[3],皮爾斯作為一位單身母親,雖也有男性的青睞和追求,但她的情欲更多還是傾注在薇妲身上。即是與紈绔子弟蒙蒂的幽會,都是建立在他能在自己和薇妲之間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相處之橋。此種畸形母愛即是欲望對象錯位的表現。

二、女兒的厄勒克特拉式叛離

如果說母親自始至終懷抱著共生幻想的話,那么女兒則經歷了從共生幻想到完全分離的轉變。薇妲類似原型分析中“塞妊”形象,并且其幼年時期也符合“惡童”的設定。她能夠洞悉細節卻裝作天真不經意地提起以戳人痛處,嘲諷皮爾斯服務員身份被扇巴掌后,“她卻短促地笑了一聲,滿不在乎地大聲說:‘真是天下之大滑稽?!盵4]成年后薇妲的言行舉止更加放肆,她嘲諷母親低下的身份,勒索敲詐富人,最后甚至搶奪了母親的未婚夫。文中對薇妲最精辟的洞見要屬音樂家特拉維索對其的形容:“她就是一條蛇,一個居心不良的女人,一個花腔女高音?!盵5]正是這樣蛇蝎般的女兒,早期一直潛伏著,為了金錢和有朝一日的出離和母親共生在一起。

薇妲的共生不是精神上的而是物質上的,因而她能夠保持主體的獨立性和疏離性。對母親的討好和嬌俏的賣弄都是為了使其為自己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和與上流社會接觸的平臺。當皮爾斯將自己幻想成她的一部分并喪失自我主體性時,薇妲卻始終能保持自我。一旦有了豐滿的羽翼,她就會想方設法地離開母親,離開家庭,躍入更高一層的平臺,將皮爾斯狠狠地拋諸腦后。

伊基提到共生的負面影響時指出“她們會產生對母親的憤怒,并用疏離來傷害母親?!盵6]這種女兒的叛離和對母親的仇視也通常被歸在“厄勒克特拉”主題中。在整部小說中,我們看不到薇妲對皮爾斯一絲的真情實意,她表露出的“溫情”是虛假的,有目的性的。這源自她對母親和父親的未婚先孕的鄙視,也厭惡母親在父親破產后的拋棄行為。在她看來,只有錢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足夠的錢,我就能離開你這個笨頭笨腦、悶悶不樂的可憐蟲?!盵7]薇妲冷酷、虛榮的天性固然導致其人物性格走向,然而皮爾斯的一味縱容和教育缺失對其“惡女”形象的造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早期父親角色的缺失也使得薇妲更加仇視皮爾斯。

三、自卑式的自我價值確立

《幻世浮生》講訴新時代女性面對“女人”和“母親”雙重身份的兩難,特別是她如何獲取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又如何處理與女兒的關系。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在《女人與母親》一書中探討了女性在文明社會、社會團體中的位置,他反對弗洛伊德 “在所有人為構造的團體機構中,比如教堂和軍隊,其中女性作為性對象完全沒有任何位置”[8]的表述,反而認為“女性有時候是堅定團體的建造者?!盵9]皮爾斯雖然自始至終被上流社會排斥在外,但她建立起了以自己為中心的勞動小團體,只是她的勞動團體與薇妲追求的閑適上流階層格格不入,這才導致她們的無法相容。皮爾斯的悲劇之一就在于她妄圖將勞動所得的金錢作為共生幻想的工具,獲取薇妲的認可,然而這其實也是幻想的一部分,也是她對自我價值質疑的表現。作為無一技之長的家庭主婦,她要靠勞動獲取社會地位,這與當時游手好閑的上流社會形成強烈對比,連她的情人蒙蒂也說只有下層人才工作,由此加深了皮爾斯內在的自卑感。由此可以說明皮爾斯行為背后的內在驅動力:“共生幻想是一種極強的自戀性聯結,它保護著母親脆弱的自我價值感?!盵10]薇妲一切出格的舉動正好可以使皮爾斯的自卑有所遁形,因此無論薇妲的舉動多么過分,皮爾斯都要瘋狂地將她圈置在身邊。就像普魯斯特在其早期作品中描寫的一位母親,“只要你需要我,我會傾盡所有對你好;一旦你要離開我,那我就會恨你?!盵11]這也是為什么當皮爾斯得知薇妲離開自己后居然混得風生水起,她的心仿佛沉入了冰窖的原因。

通過對《幻世浮生》母女關系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小說悲劇的內在因素。親密的親子關系固然是聯結家庭的重要紐帶,然而過于窒息、喪失自我主體性的親密“寄生”卻有可能引發倫理悲劇。由此出發分析文本,對于指導現實生活也有著深刻的意義。

注釋:

[1](荷)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P3.

[2](荷)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P3.

[3](法)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女人與母親.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P1.

[4](美)詹姆斯·M·凱恩.幻世浮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6. P40.

[5](美)詹姆斯·M·凱恩.幻世浮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6. P278.

[6](荷)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 P4.

[7](美)詹姆斯·M·凱恩.幻世浮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6. P352.

[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1921)巴黎:PUF.1991.P80.

[9](法)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女人與母親.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 P74.

[10](荷) 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 P16.

[11]Proust, M. Jean Santeuil.‘goodnight kiss episode P13.

參考文獻:

[1]廉菲. 追尋彩虹的漫長之旅--以拉康心理分析理論解讀《幻世浮生》女主人公的自我建構失敗.北京交通大學. I712.074.2014.

[2](法)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女人與母親.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

[3]蘇往.影像難以講述的“幻世浮生”.文藝報. 2013.09.18(008).

[4](荷)伊基·弗洛伊德.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4.

[5](美)詹姆斯·M·凱恩.幻世浮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