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利普的成長之旅

2020-04-09 04:41史瑩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史瑩

摘? 要:《人性的枷鎖》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本文從創傷理論為視角,探討菲利普遭受的各種創傷:父母早逝、天生殘疾以及與米爾德里德的虐戀,詮釋其創傷的外部癥狀,并從親情、夢想、愛情三個方面探索其心靈治愈之路。本論文試圖通過對主人公菲利普的創傷分析,呼吁人們正視生活中的挫折,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關鍵詞:《人性的枷鎖》;創傷理論;創傷治愈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2

引言: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是20世紀英國最受歡迎的小說家、劇作家之一。他被稱為英國的“莫泊?!?,他的作品涉及詩歌以外的各個文學領域,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面紗》等。他的作品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有致,他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大量讀者。

《人性的枷鎖》是毛姆的長篇半自傳體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的主人公菲利普身上處處映射出毛姆的影子??梢哉f毛姆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磨難以及失敗的情感生活都在《人性的枷鎖》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也成為了菲利普創傷的來源。本文將從創傷理論為出發點,探討菲利普遭受的各種創傷:父母早逝、天生殘疾以及與米爾德里德的虐戀,詮釋其創傷的外部癥狀,并從親情、夢想、愛情三個方面探索其心靈治愈之路。

一、創傷理論

創傷(trauma)一詞最早來源于古希臘詞匯 “traumatikos”,其原來的意思是傷。創傷一般指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體或心理的損害,既可指有某種外部力量造成的損傷,也可指由某種強烈的情緒傷害所造成的心理損傷。(楊蘊萍,王倩,2005)Pynoos和Eth(1985)提出,“當個體遇到無法抵抗的事件,導致其在面對危險、焦慮和內部覺醒時產生無助感,就可以稱之為創傷?!?朱迪斯·赫爾曼(2001) 認為,“心理創傷是一種自己感覺毫無力量的苦痛。在創傷中,受害人受到強大力量的沖擊,處于無助狀態?!眲搨话闶怯蓜搨允录嫵?,創傷性事件一般可以分為三類:自然災害、意外災難和人為災難。

二、菲利普的創傷癥狀

《人性的枷鎖》這部小說中,毛姆將一切不幸都加在菲利普身上:他是一個精神上和身體上都有殘疾的年輕人。菲利普九歲時父母雙亡,不幸又天生殘疾。被移交做牧師的大伯照顧后,他被大伯送入坎特伯雷的皇家公學。在坎特伯雷的皇家公學求學期間,跛腳的他受盡了同學們的欺凌和排斥,冷漠而陌生的環境讓他更加孤僻而敏感。這些災難剝奪了他作為一個孩子應該享受的童年生活,造成了他心理不可磨滅的損傷。在愛情方面,他也受盡折磨,米爾德里德一次次地給予菲利普希望,又一次次地將他玩弄于股掌之上,給菲利普的愛情帶來無盡的創傷。

三、菲利普的創傷分析

創傷理論認為,心理創傷都是由一些創傷性事件引起的,“其共同特點是使個體感覺到強烈的恐懼、無助、失控和毀滅性威脅?!保ㄚw冬梅,2011)。菲利普的心理創傷則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1.父母的去世

一直以來,母親是菲利普唯一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母親對她傾注了所有的愛。母親去世前,他被抱到母親跟前,“偎著母親,他的身體蜷縮成小小的一團,睡意蒙眬地親吻著他?!保?,2016:2)只有在母親的懷里,他才能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坎特伯雷受到欺凌時,他會想起那種依偎著母親的溫暖,那種被環抱的愜意變得如此真實。作者詳細地刻畫了他的心理:“他心里是那么苦澀——這一些一定只是一場夢。母親一定還活著……想著想著,淚水漸漸流干了?!保?22)創傷理論認為,“心理創傷可以影響整個人,包括身體、智力、情緒和行為改變?!保ㄚw冬梅,2011)父母的去世使他從父母的掌上明珠變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這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可逆轉的心理創傷。每當他遇到挫折,他總會想起母親的懷抱。他以后的戀人諾拉和薩利身上都散發著母性的光輝,這也是他從小缺少母愛造成的持續性影響。

2.身體的殘疾

菲利普天生殘疾,他的畸形腳是他媽媽生前的一個心結。正是他的跛腳讓他在坎特伯雷學校備受欺凌,痛苦不堪。小說中有多次直接的描寫。比如,一個叫辛格的孩子強迫他展示他的畸形腳,被拒絕后,“辛格抓過一把刷子,用背面抽打他抓著被子的手?!?(119)菲利普疼的哭嚎起來?!斑@一刻,菲利普好像感受到了生命的苦澀,他幼小的心靈模糊地意識到這種不幸和痛苦可能會和自己相伴終生?!保?21)因為殘疾讓他無法融入到正常孩子的嬉笑之中,他“感覺自己與他人之間好像豎著一道看不見的屏障?!?(123)進入中學之后,同學們還是不把他當回事,但自身的殘疾讓菲利普不敢有太多的奢求,正如文中描述的那樣“就算是這種態度也夠讓他感激涕零了”。(148)身體的殘疾讓菲利普自卑、敏感,成為他心理創傷的根源之一。

3.愛情的背叛

步入社會后,菲利普在愛情上也經歷了巨大的傷痛。他遇到了他生命里唯一令他神魂顛倒的女招待——米爾德里德。他克服了自身的自卑、害羞,大膽熱切的追求米爾德里德。然而米爾德里德是一個謊話連篇、虛偽、無知、虛榮的女人,她一次次地利用菲利普,欺騙并拋棄了他。菲利普認為“這種情感讓人痛恨、厭惡、簡直是最卑劣和下流的存在?!保?11)與米爾德里德重遇之后,他為米爾德里德提供安身之所,竭盡全力讓她安心待產,然而米爾德里德與菲利普的好友格里菲斯相戀并私奔到巴黎。菲利普與米爾德里德這段畸形、扭曲的愛情讓他對愛情和婚姻也失去了興趣。文中詳細描述了他的心理,“這段虐戀讓他遍體鱗傷,也成為他永遠無法擺脫的桎梏?!保?613)

四、菲利普的創傷治愈

朱迪斯·赫爾曼( Judith Herman )在《創傷與復原》中提出了治療心理創傷的三個階段:“創建安全感、追憶和哀悼、建立與周圍環境的聯系?!保ê諣柭?,2015:145) 受過心理創傷的人必須通過一系列途徑進行心理治愈。菲利普通過親情、夢想和愛情方面的努力,重建安全感,重新建立與他人的關系,實現了心靈的治愈。

1.親情

父母去世后,菲利普被送至大伯家撫養。牧師家單調乏味的生活并沒有使菲利普感到家的溫暖,缺乏育兒經驗的凱利夫婦更是對菲利普的到來措手不及。菲利普竟然說出:“我很恨你們,想讓你們去死!”(毛姆,2016:88)然而,凱莉夫人從心里疼愛這個沒有媽媽的可憐孩子,她一直用愛來感化菲利普,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為了支持他去巴黎學畫畫的夢想,伯母拿出了僅有的嫁妝錢。伯母去世后,他心頭一驚,他認為“自從他母親走后,他還沒有再失去過如此親近之人?!保?83)伯母給予了菲利普母親般的溫暖,給他灰暗的生活帶來了一絲亮光和希望,使他重新有了安全感,重新建立了與他人的關系,不至于對人生徹底絕望。

2.夢想

少年時的菲利普一度迷失自己,父母雙亡加上天生殘疾讓他自卑敏感。他時刻活在別人的眼光里,生性敏感的他總是想著別人會嘲笑、譏諷自己。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他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去德國學習,去倫敦當會計學徒,去巴黎學習藝術,嘗試了不同的職業后,他最終決定學醫。盡管他追求夢想的道路充滿艱辛,備受折磨,然而正是這一路的艱難困苦才讓他看透了生命的意義,放棄了迷茫的理想追求,迎來了嶄新的人生。他終于理解了克朗肖送給他的波斯地毯所代表的人生意義,“生命沒有意義,人活著沒有目的?!保?411)他感到了徹底的自由,“他的卑微成為他的力量,他忽然覺得自己可以和迫害他許久的殘酷命運來場勇敢的對峙?!保?411)他認為“所有遇到的不幸充其量只是生命中精美的裝飾,他一遍遍告訴自己必須笑對人生?!保?500)他敏感自卑的心得到了徹底的治愈!

3.愛情

小說中菲利普的感情之路充滿坎坷。他被女招待米爾德里德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一度對愛情失去希望。然而諾拉的出現填補了他感情中被愛的需要。諾拉是一位有藝術感、有品位的離婚女人,靠寫廉價小說養活自己和孩子。他們即是戀人又是朋友,諾拉像母親般照顧著他,寵愛著他。她包容他的一切,每次吵架都主動道歉,她的談話總能逗得菲利普哈哈大笑,她把菲利普改造得更溫文爾雅。菲利普一點也不愛她,但很享受跟她在一起的時光,文中寫道,“她幫著他重新恢復了自信,給他千瘡百孔的靈魂敷上藥膏。她這樣喜歡他,讓他受寵若驚?!保?60)若不是米爾德里德的再次出現,這種關系可能會一直維持下去。

薩利是菲利普朋友阿西爾尼的女兒。她在文中被塑造成理想情人的形象。她含蓄溫柔,通曉事理,是塊做母親的料子。他和薩利初次相識時,薩利只是個青澀的少女,然而她對他一見鐘情,為了他一直拒絕所有的追求者。菲利普并不愛她,但他對她有著很深的情感,為了她,他甚至放棄了游歷西班牙的夢想。薩利的愛治愈了他,滿足了他對家庭的渴望。他對一切感到了釋然,他最后得到了頓悟,“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認了生命的失敗,可這樣的失敗卻比任何勛章都更加閃亮?!保?619)

五、結束語

《人性的枷鎖》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毛姆一生跌宕起伏,他自身遭受的種種創傷在主人公菲利普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本文從創傷理論的視角出發,描述了菲利普遭受的各種創傷:父母早逝、天生殘疾以及與米爾德里德的虐戀。這些創傷給菲利普的人生帶來了無盡的曲折。盡管如此,伯母對她親人般的呵護,諾拉和薩利對她母親般的愛,以及他對夢想堅持不懈的追求使他最終看透了一切:“所有遇到的不幸充其量只是生命中精美的裝飾……不管是憂郁還是喜悅,是快樂還是痛苦,正是它們讓生命的圖案更加豐富多彩?!保?488)

參考文獻:

[1]Herman,Judith Lewis.Trauma and Recovery: From Domestic Ability to Political Terror [M].London: Pandora,2001.

[2]Pynoss R S, Eth S.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psychic trauma in childhood. In Trauma and Its Wake: The Study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ew York: Brumel, Mazel,1985.36-52.

[3]李曼曼.20世紀美國少數族裔小說創傷敘事研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

[4]威廉·薩默塞特·毛姆.《人性的枷鎖》[M].張樂,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5]楊蘊萍、王倩. 創傷,精神分析進展.全國首屆心理創傷治療和危機干預學術研討會,2005.

[6]趙冬梅.心理創傷的理論與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7]朱迪斯·赫爾曼.《創傷與復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