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學倫理學批評視角解讀《終結的感覺》

2020-04-09 04:41吳孫玉笑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

吳孫玉笑

摘? 要:朱利安·巴恩斯被認為是現代英國最杰出的小說家之一。2011年,他憑借《終結感》獲得了布克獎,同年,他的這部作品還為他贏得了大衛·科恩獎。主人公托尼所敘述的小說主要講述了他的生活經歷,身邊的一些事件和人,尤其是阿德里安和他的一些經歷。本文從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三個方面,在細讀的基礎上,運用倫理文學批評的方法來評價小說的結局意義。

關鍵詞:結局感;文學倫理學批評;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人類的自我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1

在國外,《終感》頗受歡迎,國內的學術文學界也十分關注這部小說。然而,對這部小說的批評主要集中在時間與記憶、后現代元素、歷史真實性和敘事策略等方面。很少有研究從倫理文學批評的角度來探討這部小說。本文運用倫理文學批評的理論框架,從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三個層次來闡述小說。本文通過對這三層關系的解讀,從結局的意義上深入探討了巴恩斯的倫理處境,以期揭示巴恩斯的倫理思想,更好地展示巴恩斯的人文精神和對人文建設的奉獻精神。斯特拉·里明頓是布克獎評委主席。他高度評價了這本書,并在頒獎典禮上說:“就是這本書易讀,如果我用一個詞來描述這本書,它必須是可讀的,而不是只有一次而是兩次,甚至每次。如此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是難以置信的。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塞滿了大量的信息,而你卻沒有第一次讀的時候就能有深刻的理解?!保∕errit 141)。

人與自我的超然關系是文學倫理批評研究中最為復雜和深入的問題。李定清教授認為,人與內在自我的關系是最內在的關系,也是各種關系中最難理解的關系。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揭示人性的功能。然而,正是人與自我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文學作品,并在深度和廣度上揭示了人性。每個人都在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和不完善,這是探索人與自我關系的更高追求。由于文學倫理批評強調文學作品的道德價值,人與自我的關系是文學作品道德價值的重要體現,因此全面認識人與自我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托尼問過維羅妮卡她的家庭后,維羅妮卡的回答對他來說是一個驚喜,也是一種解脫。根據維羅妮卡的電子郵件,維羅妮卡的父親在大約35年前因為酗酒過量而失去了生命。自從維羅妮卡的父親去世后,她的母親就獨自生活,并開始忘記一些事情。在福特夫人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她飽受疾病的折磨。在這一刻,托尼對他所記得的東西產生了懷疑。他的一些記憶片段浮現在他的腦海里。與維羅妮卡家人一起度過的那些被長期埋藏的細節似乎與他以前的記憶不同了。事實上,他記得維羅妮卡尊重他,給他一個晚安吻,而不是羞辱他。因此,托尼決定向她道歉,讓事情變得更糟。托尼答應永遠不說福特太太的遺囑,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從福特太太那里得到好處是不道德的。

倫理意識對于人們追求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當今世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許多人的道德意識已經退化。正如托尼在小說的第一部分所做的那樣,當別人遇到困難時,許多人不愿意幫助他們,甚至嘲笑他們。許多人不負責他們的家庭和他們的生活。此外,許多人不后悔他們的錯誤,造成了別人的傷害。巴恩斯希望托尼的覺醒能夠喚起現代人的覺醒。巴恩斯認為,自我反省、悔悟和向善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壞的行為,使他們變好,以及拯救自己。

結局意義具有深刻的倫理內涵,小說的倫理主題決定了小說的倫理價值。本文試圖從倫理文學批評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由此可見,小說中所體現的倫理是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因此人文建構是本文的最終目的。從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三個層面分析了小說的結局意義。它為研究終結感和作者巴恩斯的人文精神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倫理文學批評非常重視對倫理情境的研究。而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反映一定倫理狀況的重要方面。在戰爭和工業化的影響下,當代社會的人類失去了人性。他們變得自私自利,冷血無情,失去了真正的感情和道德意識。巴恩斯描寫了人類與社會之間的緊張關系所造成的可悲的事情,包括羅布森對羅布森之死的冷漠態度,托尼對阿德里安的嘲笑,以及托尼對維羅妮卡的不負責任。

通過揭示書中人與人之間疏遠的關系,巴恩斯表達了他對當代社會疏遠的人際關系和道德缺失的關注。在巴恩斯所描繪的社會中,人們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對自己的好朋友也是如此。通過對小說中人物道德選擇的全面考察,作者想強調巴恩斯的道德意識以及對那個時代道德淪喪的譴責。從這一部分的倫理分析中,筆者發現巴恩斯是一位具有強烈倫理道德意識的小說家。他意識到人際關系中的道德問題以及保持一個人的人格完整性的重要性。

在分析人與自我的關系時,作者提出了兩點:托尼的倫理意識的喪失和托尼的覺醒。人與自我的關系是發現自我、重建道德的過程。倫理意識的覺醒反映了人與自我關系的變化過程。巴恩斯描寫了托尼精神上的成長,關注他的自省、悔改、向善的轉變。在結束的意義上結束,“有積累,有責任。除此之外,還有動亂”(巴恩斯163)。托尼面對自己,審視自己,最終獲得了道德的重建。

作為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藝術使命感的作家,巴恩斯對當代人們的倫理危機表達了深切的關注。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倫理道德建設對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通過小說,似乎巴恩斯警告人們要面對他們可能遭受的人性和道德的缺失。因此,這篇論文可以給人們一些啟示,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過充實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朱利安·巴恩斯小說的當代“英國性”建構與書寫模式[J].王一平.國外文學.2015(01).

[2]文學理論批評與道德批評[J].聶珍釗. 外國文學研究.2006(02).

[3]文學理論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J].李定清. 外國文學研究.2006(01).

[4]終結的意義—2011年度曼布克文學獎評介[J].任愛紅.譯林.2012(02).

[5]虛妄與覺醒—巴恩斯小說《終結的感覺》中的自我解構[J].劉成科.學術界.201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