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引誘劑對柳毒蛾成蟲誘捕效果

2020-04-09 08:18黨程成閻雄飛劉永華楊亞潔趙悅郭栓寧
安徽農學通報 2020年5期

黨程成 閻雄飛 劉永華 楊亞潔 趙悅 郭栓寧

摘 要:目的:柳毒蛾是沙柳的主要害蟲之一,在暴發期能短時間內吃光葉片,嚴重影響沙柳的生長。該研究旨在研制出一種對柳毒蛾有效的引誘劑,以期為柳毒蛾的野外監測和科學控制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利用4個性引誘劑、5種高度以及不同天氣條件對柳毒蛾進行引誘試驗。結果:4個性引誘劑中:C(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二十烷∶十八炭二烯酸∶二十四烷=40∶1∶1∶1)對柳毒蛾的引誘效果最好,誘捕器的懸掛高度為1.2m和1.6m時對柳毒蛾的引誘效果較好。在不同天氣條件下,晴天對柳毒蛾的引誘效果要明顯優于陰天和雨天。結論:性引誘劑C(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二十烷∶十八炭二烯酸∶二十四烷=40∶1∶1∶1)在晴天情況下,將誘捕器懸掛于大約1.2m或1.6m處時,是引誘柳毒蛾最理想的組配。

關鍵詞:柳毒蛾;性引誘劑;不同高度;誘捕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5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5-0088-03

The Trapping Effect of Sex Attractants on Leucoma salicis Adults

Yan Xiongfei et al.

(Life and Science College,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Abstract: Leucoma salicis is one of the main pests on Salix psammophila. The moth could eat up the leaves in a short time in the outbreak period,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S. psammophil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attractant for L. salici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field monitoring and scientific control. Four kinds of attractants, five heights and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attractiveness of L. salicis. Among the four kinds attractants, C(3z-cis-6, 7-cis-9, 10-diepoxy-heneicosene: eicosane: octadecadienoic acid: 24ane=40∶1∶1∶1) had the best attractant effect on the moth adults, while traps installed at the heights of 1.2m and 1.6m had the better effect for the moth adults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The attractive effect of sunny days to the moth was better than cloudy days and rainy days. Inconclusion, it was the best condition to lure L. salicis that the sex attractant C (3z-cis-6, 7-cis-9, 10-epoxy-heneicosene∶eicosane∶octadecanedioenoic acid∶24ane = 40∶1∶1∶1) was installed at about 1.2m or 1.6m on a clear day.

Key words: Leucoma salicis; Attractants; Different heights; Trapping effects

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榆林沙區重要的灌木造林樹種,常用來營造防風固沙林和農田防護林,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栽植面積迅速擴大[1-2]。柳毒蛾(Leucoma salicis)屬鱗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陜西等地,可為害楊樹、柳樹、櫟樹和栗樹闊葉林木,主要以幼蟲為害葉片,暴發期短時間內能將葉片吃光,嚴重影響植物生長[3-8]。近年來,由于榆林地區沙柳種植面積過大,樹種相對單一,導致柳毒蛾在沙柳林中大面積暴發,沙柳生長勢衰弱甚至死亡[3]。因此,加強對柳毒蛾的準確預測預報和有效控制迫在眉睫,研制出一種對于引誘柳毒蛾效果較好的引誘劑,對柳毒蛾的野外監測和科學控制具有重要實踐意義。昆蟲性信息素是由雌蟲體內腺體分泌,具有高效、無毒、不污染環境、不傷天敵等優點[9-10]。應用昆蟲性信息素在監測和防治害蟲中已經成為國內外主要趨勢,尤其是以性信息素為主體的監測和防治手段,如誘捕和迷向等,在蛾類中已得到廣泛應用[11-18]。目前對于沙柳暴發性柳毒蛾防治辦法主要是通過黑光燈誘殺、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3-8]。關于利用柳毒蛾信息素引誘劑來對柳毒蛾進行防治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到報道。利用前期鑒定出的柳毒蛾信息素,并將其制成引誘劑來對柳毒蛾進行引誘試驗。鑒于此,開展4個性引誘劑、5種高度以及不同天氣情況對柳毒蛾進行引誘試驗,旨在找到誘捕該蟲的有效性信息素比例、最適宜的高度和天氣條件,以期為柳毒蛾在田間監測和控制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配置性引誘劑的主要成分: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由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提供,二十烷、十八炭二烯酸、二十四烷,購買自阿拉丁公司。不同性信息素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mL)、二十烷(mL)、十八炭二烯酸(mL)、二十四烷(mL)的比例分別為A(10∶1∶1∶1)、B(20∶1∶1∶1)、C(40∶1∶1∶1)、D(60∶1∶1∶1)。誘捕器采用三角式誘捕器,由1塊白色塑料板折疊而成,其截面為正三角形,水平底面內側固定蟲板,平板長40cm、邊長為13cm。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的巴拉素林場(N38°13′48.97″,E109°17′23.63″),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沙柳是林場中的主要固沙植被,其中還有沙蒿(Artemisia spp.)、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等。樣地面積大約為2~3hm2,樣地內沙柳的平均高度為2~3m。

1.3 試驗方法 將帶有不同比例的性引誘劑三角式誘捕器,分別懸掛于距地面0.4、0.8、1.2、1.6、2.0m高的沙柳樹枝上,每個誘捕器之間距離不小于5m,每個處理設置6次重復。記錄試驗過程中的天氣情況,每3d檢查1次并記錄各誘捕器誘捕的柳毒蛾數量,清理誘捕器內其他的昆蟲及雜物。試驗共持續30d。

1.4 數據分析 對試驗所獲得數據利用Excel 2010和DP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并用Duncan的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性引誘劑對誘蛾量的影響 圖1為不同性引誘劑每天平均誘捕柳毒蛾的數量??梢钥闯?,性引誘劑A、B、C、D每天平均誘蛾量分別為:2.33±0.33、3.17±0.31、5.17±0.48、1.83±0.48頭,說明性引誘劑對柳毒蛾均有引誘效果,性引誘劑C誘捕柳毒蛾數量最高,顯著高于其它3種引誘劑(P<0.05);性引誘劑A和性引誘劑B誘捕數量差異不大(P>0.05),性引誘D誘捕柳毒蛾數量最少,明顯低于性引誘劑A和B。

2.2 誘捕器不同懸掛高度對誘蛾量的影響 圖2為誘捕器不同懸掛高度平均每天誘蛾量。誘捕器懸掛高度為0.4、0.8、1.2、1.6和2.0m,每天平均誘蛾量分別為:2.17±0.31、1.83±0.48、4.33±0.67、4.17±0.48和1.67±0.42頭。誘捕器懸掛高度位于離地面1.2m和1.6m處時誘蛾效果較好,誘蛾量顯著高于離地面高度0.4m、0.8m和2.0m處的誘蛾量(P<0.05);誘捕器懸掛高度1.2m和1.6m誘蛾量無顯著差異(P>0.05);誘捕器懸掛高度0.4m、0.8m和2.0m誘蛾量差異不大(P>0.05)。

2.3 不同天氣情況對誘蛾量的影響 圖3為不同天氣情況平均每天誘蛾量。晴天、陰天、和雨天每天平均誘蛾量分別為5.17±0.48、2.67±0.42、1.83±0.48頭。晴天誘蛾效果最好,誘蛾量顯著高于陰天和雨天(P<0.05),陰天和雨天誘蛾量差異不大(P>0.05)。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性引誘劑的不同比例配方對誘柳毒蛾的數量有顯著影響,其中性引誘劑C(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二十烷∶十八炭二烯酸∶二十四烷=40∶1∶1∶1)對柳毒蛾的引誘效果較好,其它3種引誘劑的誘蛾效果最差,說明柳毒蛾的引誘劑是以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為主的混合物。保爾·夏裴等[18]報道柳毒蛾的信息素成分只有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單體略有差異,且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單體對柳毒蛾引誘效果并不好,因此柳毒蛾的信息素成分是一個混合物,有獨特的性信息素指紋譜,這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明。

一般來說,誘捕器所懸掛的不同高度對蛾類昆蟲的引誘數量有一定的影響[13]。野外引誘柳毒蛾成蟲的試驗表明,誘捕器懸掛于距地面1.2m和1.6m處時引誘效果最好,這和蘋果金紋細蛾[14](Lithocolletis ringoniell)的研究結果類似,與梨小食心蟲[15](Grapholitha molesta)的最佳誘捕高度為2.5m的研究結果略有差異,主要原因是柳毒蛾的個體大小和飛翔能力有關。不同天氣條件對于誘蟲量也有影響,這與昆蟲的活動習性相關,在晴天進行柳毒蛾的引誘時效果最好,陰天和雨天引誘效果較差,這和楊虎等[3]報道柳毒蛾成蟲大多選擇在晴天凌晨3∶00—5∶00之間交配的研究結果類似。因此,在利用性引誘劑誘捕柳毒蛾時,要注意天氣條件,盡量選擇在晴天進行。

利用昆蟲性信息素進行測報和防治在害蟲綜合防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昆蟲信息素具有用量少、效果好、對人畜無毒、不傷害天敵、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在害蟲綜合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9-14]。昆蟲性信息表具有高度的專一性,1種昆蟲性信息素只能引誘同種異性昆蟲,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非靶標昆蟲的安全[13]。因此,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蟲不僅大大減少了常規農藥的用量,而且對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和實現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在利用信息素引誘柳毒蛾的田間試驗過程中,發現目前的誘捕器并不適合誘捕器柳毒蛾。在今后的研究中能研制出經濟高效的柳毒蛾誘捕器,可大大提高柳毒蛾的誘捕數量,將為更好利用性引誘劑進行野外監測和科學控制柳毒蛾積累資料。

參考文獻

[1]宋江湖,韓宇平.榆林市沙柳資源現狀及產業發展研究[J].榆林科技,2011(1):14-18.

[2]裴志永,郝少榮,喬敬偉,等.毛烏素沙地沙柳枝條莖流特征[J].生態環境學報,2019(1):48-56.

[3]米亞梅.榆陽區柳毒蛾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1):107,126.

[4]孫鵬舉,駱有慶,姚東華,等.柳毒蛾幼蟲和蛹的空間分布的地統計學分析[J].植物保護學報,42(4):604-611

[5]楊虎,陳超,趙荷蘭,等.柳毒蛾繁殖生物學的初步觀察[J].應用昆蟲學報,2014,51(1):264-270.

[6]Jakubowska A, Oers M M V, Cory J S, et al. European Leucoma salicis NPV is closely related to North American Orgyia pseudotsugata MNPV[J].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005, 88(2):100-107.

[7]馬秀芬,王東梅,張鶴齡,等.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核型多角體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內蒙株的形態學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6):826-829.

[8]王龍,王志明,李濤.飛機草揮發油對柳毒蛾的室內活性分析[J].林業科技,2012,37(3):26-27.

[9]孟憲佐.我國昆蟲信息素研究與應用的進展[J].昆蟲知識,2000,37(2):75-84.

[10]馬濤,黃志嘉,朱映,等.尺蛾科昆蟲性信息素組分特征及應用進展[J].林業科學,2019,55(5):152-162.

[11]郭曉軍,肖達,王甦,等.大面積連片應用性迷向素對桃園梨小食心蟲的防控效果[J].環境昆蟲學報,2017,39(6):1242-1249.

[12]周洪旭,李麗莉,于毅.信息素迷向法規?;乐卫嫘∈承南x[J].植物保護學報,2011,38(5):385-389.

[13]鄭麗霞,吳蘭花,余玲,等.昆蟲類信息素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J].植物保護學報,2018,45(6):1185-1193.

[14]牛軍強,馬明.性誘劑誘捕器對蘋果金紋細蛾的誘集作用和控制效果[J].西北農業學報,2017,26(12):155-160.

[15]翟浩,張勇,李曉軍,等.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對桃—蘋果混栽果園中梨小食心蟲的誘捕效果[J].果樹學報, 2019,36(02):86-94.

[16]閻雄飛,劉永華,張楠.4種類型誘捕器對梨小食心蟲引誘效果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16(23):114-115.

[17]趙玄,王宇磊,沈志杰,等.性信息素不同配方、劑量與誘捕器類型對引誘甜菜夜蛾效果的影響[J].環境昆蟲學報,2018,40(05):9-14.

[18]保爾.夏裴,姚德富,等.柳毒蛾性信息素誘捕楊毒蛾林間試驗(英文)[J].中國森林病蟲,2000,19(5):39-41.

(責編:張 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