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20-04-14 04:54張顯彭小寧黃隆華姚敦紅印東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4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應用型教學改革

張顯 彭小寧 黃隆華 姚敦紅 印東

摘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實踐能力。在新工科發展變革的背景和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下,本文重點探索了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程序設計類課程在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案實施、教學實踐內容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通過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來適應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應用型;程序設計課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4-0138-03

收稿日期:2019-10-22

基金項目: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2018年度一般專題類課題(課題批準號:2018-AFCEC-90)成果;該項目受到湖南省物聯網學會項目資助;該研究受到湖南省懷化學院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的資助

作者簡介:張顯(1985—),男,湖南溆浦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網絡管理、網絡測量、大數據與可視化。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ogramming Course for A 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ZHANG Xianl,2,PENG Xiao-ningl.2,HUANG Long-hual2,Y AO Dun-hongl2,YIN Dong'2

Technology for Wuling-Mounta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Hunan Province,Huaihua 418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students to ha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the goa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form of the pro-gram design courses of computer related majors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teaching scheme implementation,teaching practice content design,teaching evaluation mode,etc.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rogram design cours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418008,China;2.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Programming Course;Talents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

1 概述

當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為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深刻變化,面對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1,2]。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文《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兑庖姟穼Σ糠值胤狡胀ū究聘咝^D型發展提出了要求,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目標、路徑和具體方式方法進行了詳細說明[3,4]。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應用教育,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5,6]。

在國內很多高校和學者都提出了一些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法,如通過“四個突出”的方式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一是突出工程技術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構建品牌專業和優秀課程群;二是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三是突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四是突出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如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拓寬專業領域,認真制訂專業教學計劃;二是改革課程體系,重組教學內容;三是改革教學方法,突出應用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個性化的發展[7,8]。

計算機類相關專業作為當前社會最熱門、薪酬最高、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其本身就具有高應用性的特點,其培養的人才必須是高應用型的人才[9]。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其計算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才培養必須符合技術的發展,但是作為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一個核心就是程序算法設計,萬變不離其宗,作為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改革成為其重點,而且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將對計算機類專業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從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索。

2 課程體系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滿足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的程序設計課程的課程資源體系結構建設。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結構已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了,很多程序設計課程已跟不上.時代潮流,如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易語言等,因此必須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能滿足新技術發展需求的且能兼顧基礎發展要求的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結構。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結構主要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礎程序設計類課程,一類是面向新技術新應用的方向類程序設計課程。這樣保障培養的學生有基礎、有能力去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3 教學方案實施

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結構,研究制訂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方案。教學實施方案的制定實施會受到學校資源的限制,因為當前各個學校的硬件資源(多媒體教室、機房)和軟件資源(師資力量、教師水平)都非常缺乏,下面主要從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師資安排、課程安排等方面研究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方案。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方案框架圖如圖2所示。

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從課程安排上劃分為理論課程、實訓課程、課程設計等,從教學方法上引用案例式項目式、研討式、研究性等多種方式的教學,從教學形式上劃分為卓越班、小班制、導師制等,從師資安排上采用骨干中青年教師、企業教師、加大師資培訓等措施。

4 教學內容案例設計

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課程體系結構,研究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案例建設。要想有效地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至關重要,只有教學內容設計的合理、緊跟技術前沿且帶有循序漸進的誘導性,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才會使程序設計課程的效果事半功倍。下面把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程序基礎課程內容和方向應用課程內容實踐案例建設。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案例建設框架圖如圖3所示。

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案例建設的程序基礎課程內容建設把題目設計為人門基礎級、進階級、創新級、登頂級等來滿足各個層級的同學的需求,方向應用課程內容建設規劃為基礎知識應用、綜合項目應用、實際項目開發、創新項目開發等。

5 教學評價方式

研究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考核評價模式改革。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不再是以一次考試成績定好壞,考核要采用多層次多方式、多階段考核,真正體現其能力的培養,實踐水平的提高。下 面從評價目標、評價方式、評價階段等方面改革程序設計課程考核評價模式改革。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考核評價模式改革框圖如圖4所示。

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考核評價改革的評價目標包括處理問題能力、思維創新能力、計算思維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團隊溝通協作能力等,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價、家長助評等,評價階段主要包括期中期末考試、課堂表現、項目表現課外表現多校聯考等。

6 總結

為了適應新時代要求下的高校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結合計算機專業飛速發展的特點,本文探索計算機類專業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針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程序設計課程從課程體系結構建設、教學方案實施、教學實踐案例內容設計、考核評價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革。課程體系建設要滿足新技術發展需求和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需求;課程教學實施方案要滿足多種形式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要求;課程教學內容要設計分層級的、基礎與創新兼備的實踐案例庫;課程考核評價要采用多層次、多方式、多階段、全過程的考核。通過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來適應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等教育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呂圣軍,趙建鋒,桂婷.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索[I].計算機教育,2019(7):41-45.

[2]李妮.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程序設計課程SPOC教學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9(4):83-85.

[3]趙曉華,朱利娟.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辦公自動化,2019(14):29-31.

[4]程輝,王正山.應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19(6):134-135.

[5]于超,時慶濤吳瓊,王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下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4):131-132.

[6]王麗影,石秋香,王順才.應用型大學背景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課程教學設計探究[J].辦公自動化,2019(4):33-35.

[7]王瑞平.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設計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8(35):125-126.

[8]李玉華,申紅雪,陳明,孫玉勝.依托程序設計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0):154-155.

[9]曹風云,錢言玉.電子信息類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8(3):64-65.

[通聯編輯:王力]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應用型教學改革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