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20-04-15 00:33林少倩武叢聰張濤宋曉雁耿興義
首都公共衛生 2020年6期
關鍵詞:腮腺炎年齡組流行性

林少倩 武叢聰 張濤 宋曉雁 耿興義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簡稱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臨床以腮腺區腫痛、腮腺非化膿性炎癥表現為主,常見并發癥有病毒性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等[1],我國自2008 年起將1 劑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即18 ~24 月齡兒童免費接種1 劑次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MMR)。 濟南市自1993 年開始使用流腮疫苗,2000 年開始將MMR 作為1.5 歲兒童麻疹疫苗的替代二類疫苗在城市兒童中推廣使用,2008 年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18 ~24 月齡兒童免費接種),2013 年5 月濟南市按照山東省統一部署調整為2 劑次MuCV 免疫策略,即18 ~24 月齡、6歲兒童分別接種1 劑次MMR。 為進一步了解疫苗接種對濟南市流腮流行的預防效果,現對濟南市2005-2018 年流腮流行病學特征進行分析,為流腮預防控制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疫情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法定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統,病例數據為截取發病日期為2005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現住址為濟南市、病例分類為實驗室診斷或臨床診斷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據為2005 年1 月1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報告的發生地為濟南的流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人口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的基本信息系統。

1.2 相關定義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規定,1 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 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應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信息系統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 2007 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進行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2005-2018 年濟南市累計報告流腮病例13 751 例,年發病率最高為34.29/10 萬(2009年),最低為6.96/10 萬(2007 年),年平均發病率為14.77/10 萬。 2005 年以來,濟南市流腮疫情呈現周期性流行特征,自2013 年以來流腮發病呈現逐步下降趨勢(表1)。

表1 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行性腮腺炎發病情況

2.2 時間分布 濟南市流腮發病呈現明顯的季節性,4-6 月為春夏季發病高峰,另一個發病高峰為冬季12 月至次年1 月(圖1)。 2005-2018 年4-6 月發病數占總病例的38.60%(5 308/13 751),12 月和1月發病數占病例總數的14.77%(2 031/13 751)。

2.3 地區分布 2018 年濟南市共10 個區(縣),其中天橋區和槐蔭區年均發病率較高(25.86/10 萬和22.33/10 萬),商河縣年均發病率最低(7.37/10 萬)。除章丘區和平陰縣,其余各區縣流腮發病率均在2009-2013 年(1 劑次免疫時期)達到最高,2014-2018 年(2 劑次免疫時期)發病率下降(圖2)。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別分布: 2005-2018 年濟南市報告流腮病例中,男性8 647 例,女性5 104 例,男女性別比1.69 ∶1,男性年均發病率為18.38/10 萬,女性年均發病率為11.09/10 萬。

圖1 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腮發病時間分布

圖2 2005-2018 年濟南市各區(縣)不同時期流腮年平均發病率

2.4.2 年齡分布: 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腮發病以15 歲以下兒童為主,占87.39%(12 017/13 751)。 不同時期年齡別發病率顯示,2005-2008 年(免疫規劃前期)7 歲和8 歲年齡組兒童發病率處于高峰,而2009-2013 年(1 劑次免疫時期)和2014-2018 年(2劑次免疫時期)發病高峰均為4 歲年齡組,隨后年齡組發病率下降,7 歲和8 歲年齡組發病率出現低谷,9歲年齡組出現小高峰(圖3)。

圖3 2005-2018 年濟南市不同時期不同年齡人群流腮發病率

2.4.3 職業分布: 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腮病例中,學生人群所占比例最高,為53.01%(7 289/13 751),其中2005-2008 年、2009-2013 年和2014-2018 年學生人群分別占62.91%(1 713/2 723)、56.21%(3 871/6 887)和41.17%(1 705/4 141)。

2.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05-2018 年共報告流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6 起,其中2007 年3 起,2008 年3起,2009 年5 起,2010 年1 起,2012 年3 起,2014 年1起;共發生流腮病例507 例,發病數最多的一起為164例,最少的一起為12 例。 16 起事件均發生在學校,其中小學6 起、初中5 起、高中4 起、??圃盒? 起。

3 討論

3.1 流腮發病在15 歲以下兒童法定報告傳染病中位于前列[2],2005-2018 年濟南市流腮年均發病率為14.77/10 萬,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1.44/10 萬)[3],但高于山東省年均發病率(10.66/10 萬)[4]。 從流行趨勢看,濟南市流腮疫情雖有所波動,但自2013 年以來呈下降趨勢。 季節分布仍有雙峰特征,每年4-6 月和12 月至次年1 月是高發季節,與其他城市流行季節一致[5,6]。 濟南市1993 年開始使用流腮疫苗,1998 年開始推廣MMR 疫苗,2000 年開始將MMR 納入常規免疫,城市1.5 歲兒童麻疹復種自愿接種MMR 疫苗[7],流腮發病得到一定控制,但由于流腮疫苗是收費疫苗,接種率并不高,易感人群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暴發流行,因此出現2009 年疫情高發的情況,雖然自2008 年開始MuCV 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但此階段的發病率并沒有明顯下降,實施2 劑次免疫策略以后,流腮發病率逐漸降低,說明2 劑次免疫策略對預防控制流腮發病有效。

3.2 在地區分布上,疫情以槐蔭區、天橋區為重,可能與該兩區流動人口多有關,各區縣流腮流行特征也顯示,1 劑次免疫時期流腮發病率并沒有下降,實施2劑次免疫后流腮發病率下降明顯。 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大,腮腺炎疫苗的保護效果降低,僅有1 劑次MuCV 無法阻斷流腮流行[8]。 多項研究報道,2 劑次MuCV 可以有效提高適齡兒童免疫效果[9,10],世界衛生組織鼓勵使用1 劑次MMR 免疫程序的國家增加至2劑次[11]。 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實施2 劑次MMR 常規免疫后,流腮年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明顯低于三地區實施該免疫策略前及全國的平均流腮發病水平[12]。

3.3 15 歲以下兒童是濟南市流腮發病的主要人群,不同免疫策略時期兒童年齡別發病率曲線發生了變化,免疫規劃前期7 歲和8 歲年齡組兒童發病率最高,自擴大國家免疫規劃以來,發病率高峰轉變為4歲和9 歲,7 歲和8 歲年齡組兒童發病率出現低谷,其他文獻也報道了這一變化趨勢[13],說明MMR 疫苗的效果正在逐漸體現,隨著接種疫苗的出生隊列進入高發年齡段,高發年齡段人群的發病率逐漸下降,尤其是實施2 劑次免疫策略以后,7 歲和8 歲年齡組發病率已明顯低于免疫規劃前期和1 劑次免疫時期。 流腮發病在學校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均位于前列[14,15],學齡兒童是流腮的高發人群,加上學校人群密集,很容易造成暴發流行[16,17],因此,在學齡前加強一劑流腮接種對防控學校流腮疫情有重要意義。濟南市自2013 年實施2 劑次免疫策略以來,病例中學生人群比例明顯降低,并且學校流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明顯減少。 因此,為進一步降低流腮發病率、有效防控學校流腮暴發疫情的發生,濟南市應繼續實施MuCV2 劑次免疫策略并通過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和查漏補種維持高水平接種率,為兒童提供更好的保護。

猜你喜歡
腮腺炎年齡組流行性
豬病毒性腹瀉的診治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應對?
大學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識、行為及中醫知識調查研究
腮腺炎與男性不育
養成健康衛生好習慣 做好流行性疾病預防
2005年與2010年河北省經濟較好與經濟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較與分析
治腮腺炎
高原地區736例消化性潰瘍臨床特點分析
鄂爾多斯地區2005-2014年無償獻血人群年齡性別分布及其變化趨勢
《流星花園》的流行性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