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牛郎織女故事中對愛情的覺醒與反叛精神

2020-04-15 03:59樸明
戲劇之家 2020年4期

樸明

【摘 要】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甚至一度流傳到了韓國。但其流傳到韓國以后,與韓國人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需求相結合,從此,便與中國版的故事有了差異。對比兩國流傳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國人民思想的差異。本文主要探討中國版的牛郎織女故事表現出的對愛情的覺醒與反叛精神。

【關鍵詞】中國牛郎織女故事;韓國牛郎織女故事;愛情覺醒;反叛精神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207-02

一、牛郎織女故事版本的選取

中國牛郎織女的傳說大致上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文人版和大眾版。文人版可見于南朝殷蕓的《小說》等文獻中,是典型的“嫁后廢織”說。據南朝殷蕓的《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痹诖斯适轮?,牛郎織女完全是傀儡式的服從性人物,沒有一點性格與思想,統治階級的命令占據了主導。這便是殷蕓所在的文人階級認可的牛郎織女故事,宣揚一種絕對服從,由統治階級宣判被統治者善惡罪責的觀念,價值不高,因而在本文中,筆者選取大眾版的牛郎織女故事進行解讀。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影響甚深,甚至流傳到了韓國,但在韓國卻與中國的原故事有了出入。受人民大眾喜愛,為人民所接受的故事當然是與人民的思想與情感相通的,因而從兩國牛郎織女故事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窺見中韓兩國在當時思想文化上所存在的差異。

這一凄美的故事流傳到韓國以后也出現了兩個版本,即與中國相似的文人版和大眾版。文人版同樣是“嫁后廢織”的故事,大眾版則與中國版本稍有出入,本文選取兩國大眾版的牛郎織女故事進行對比分析。

二、中韓牛郎織女故事情節異同

中國民間的牛郎織女主要梗概如下:

牽牛星與織女星違背天規相戀,二者皆被罰——牛郎化為凡間貧苦人家的孩子,織女被罰織造天上云錦——牛郎在織女洗澡時偷取織女衣物二人成婚——牛郎織女婚后男耕女織恩愛有加,并育有一雙兒女——天帝發現二人仙人結合,將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帶著孩子緊追不舍——王母用玉簪劃出一道天河——牛郎想以瓢舀盡天河水——王母感動,準許每年七夕相見。

《中國民俗學會》收錄的牛郎織女故事增加了以下情節:二人被銀河阻隔時互投信物——天神感動,允許每年七夕相見——二人每見皆落淚,淚化為雨,每年七夕皆下雨。

韓國的牛郎織女主要梗概如下:

牛郎織女同為天上人——牛郎勤懇老實,織女織造辛勞——天帝賜婚——婚后織女沉迷歌舞廢織——天帝怒,命二人一年只得七夕一見——二人相對哭泣——越過銀河見面——天帝怒,令其終身不得相見——喜鵲、烏鴉幫助搭橋,二人得以每年一見。

三、中韓牛郎織女故事與時代的聯系

“牽?!迸c“織女”原是天上兩星宿名,首見于先秦,《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钡搅藵h代,此二者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形成了美麗的傳說。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云漢之無涯” 。后“古詩十九首”的《迢迢牽牛星》進一步有描寫:“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庇纱宋覀兛梢缘弥F今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大致發生在漢代。

漢代是我國封建思想極為濃重的一個時代,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形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統。君權、父權被提升到了至高的地位,統治階級向人民宣傳“服從”的思想,建立了一套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道德系統,女性更是要恪守“三綱五?!钡乃枷?。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漢代的女性對愛情仍然十分大膽,面對愛情,她們忠誠而堅貞,她們愛得深沉,,恨得痛切,熾熱而又大膽,中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便是這種思想的反映之一。

四、中韓故事對比中,中國版本對愛情的覺醒與反叛

(一)對“門當戶對”思想的反叛

傳統封建思想觀念要求男婚女嫁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而“門當戶對”便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中,牛郎與織女同為天上人,可以算是門當戶對,因而天帝賜婚于二人,這與傳統觀念完全一致。但是在中國牛郎織女故事中,牛郎是一介凡人,并且父母早亡,異常貧窮。而織女是天上的仙女,玉皇大帝的侄女,二人可謂門不當戶不對。然而織女并沒有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她沒有嫌棄牛郎的凡人身份,也沒有嫌棄牛郎的貧窮,毫無顧忌便嫁與牛郎,與牛郎十分恩愛,并為其生兒育女。大眾的故事必然反映大眾的思想,這一故事情節也是人民群眾內心的希冀的映射,表現出人們對“門當戶對”這一觀念的反叛。

(二)對“父母之命”思想的反叛

傳統封建思想觀念要求男婚女嫁除了“門當戶對”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一個至為重要的原則。封建社會,男女不能自由戀愛,嫁娶事宜全由父母安排,經媒妁介紹。

在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結合完全是天帝的旨意。牛郎與織女在成親之前未曾謀面,更無產生愛情的機會,只因天帝憐憫織女織錦辛勞,便想為其配一夫婿。而牛郎忠厚勤懇,是傳統觀念里良婿的選擇,因而下令二人婚配。牛郎織女皆是無意識地服從,是完全對“父母之命”思想的服從。

而在中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前身,即“牽牛星”與“織女星”是因為私自相戀觸犯天規,因而受到處罰。這一相戀的過程是男女主人公主觀意愿的體現,不再是毫無意識地接受父母的安排。與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的無意識相比,中國的這一版本完全是主觀意識的作用,是愛情的覺醒。

在中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中,除了二人前世的相戀,投胎以后的結合也是主人公意志的結果。牛郎作為主動盜取織女衣物的一方,是帶著強烈想要與織女結合的意愿才促使二人關系有了發展,其中牛郎與織女是否產生愛情的情愫我們無法確定,但相比韓國的無意識服從指令,毫無疑問地是反叛“父母之命”的體現。

(三)對愛情阻隔力量的抗爭

漢代的封建大一統思想要求人們服從,以鞏固封建統治。而在中國的牛郎織女故事中,我們明顯能看出人民對絕對權威的挑戰,對絕對服從的反叛。

牛郎發現織女被天庭捉回后,帶著兩個孩子緊追不舍,追到王母沒有辦法,便掏出玉簪劃了天河,將二人阻隔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牛郎也沒有屈服。他沒有服從于統治階級定下的仙人不能相戀的戒律,只一味按照自己心中的意愿來爭取、斗爭。在王母劃出天河以后,牛郎仍然沒有放棄,他拿出木瓢舀水,希望以此舀盡天河水。在《中國民俗學會》收錄的版本中,牛郎織女隔著銀河互拋信物。信物,是古代人表達愛情的一種常用手段,代表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情意。兩位主人公以“互拋信物”的方式在共同進行抗爭。

而在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里,二人被銀河阻隔后,僅僅是相對哭泣,沒有一點反抗性的動作。私自越過銀河相見也毫無一點情意表達,更像是傳統意義上被賦予了婚姻關系的兩人維系親情的做法,不能算是為愛情做出的抗爭。

五、結語

中韓流行的牛郎織女故事反映封建時代兩國人民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念,是研究當時歷史環境下兩國文化思想的重要資料。本文分析了與廣傳于韓國民間的牛郎織女故事相比,中國坊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中體現出的對愛情的覺醒與反叛。主要表現為對一些傳統婚嫁思想的反叛,在愛情遇到外界力量的阻隔時,男女主人公并沒有以傳統思想來對現有的關系進行考量,而是選擇為愛情抗爭。這是當時人民群眾的普遍愿望,也與漢代許多詩歌中表現出的男女熾熱大膽的愛情需求一脈相承。

參考文獻:

[1]潘雪玲.中韓牛郎織女故事比較研究[J].黑河學刊,2015.5.

[2]侯佩峰.牛郎織女神話與漢代婚姻[A].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袁柯.中國神話傳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