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幾點認識

2020-04-16 03:09彭舉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新商務周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調整農產品優化

文/彭舉,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農業和農村經濟調整并除了是經濟補貼或者優惠政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多結構、多產業、多內容的系統性工程,在調整過程中除了要根據當地農村的發展現狀來進行針對性地助農脫困,從根本上上解決“三農”問題。在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生態發展、農村高效生產、農產品質量提升的發展目標,從而促進農業結構的根本調整。立足于當前現象,為未來城鄉一體化發展建立堅實的基礎。

1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階段性特點和內涵

現階段的農村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傳統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相比較,有4個明顯的差異性:一是調整戰略性,新一輪結構的調整與傳統的農作物培養或者鼓勵養殖的政策具有明顯的差異,現階段主要是在農產品過剩和農產品市場約束增大的前提下進行農產品的產業優化指導和明確產業布局。這樣在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收益的同時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二是區域性,現階段地區農產品結構同化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這不僅制約了地區發揮自身優勢與農業發展相結合,而且影響了整體的農業發展。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成為客觀要求。三是生態性,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是按照生態環境的維護調整農業結構,而且要在發展過程中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當然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生態化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促進了“綠色農產品”的發展,因為“綠色”生活已經成為城市消費的熱點,所以可以保證農民增收。四是開放性,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與我國經濟發展精密相連,開放市場不僅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優化,而且可以增強我國的整體經濟競爭力。由此可見,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調整是經濟發展大環境下的必然趨勢。

2 具體經濟調整的方向

2.1 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

2.1.1 優化農、林、牧、副、漁結構

在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因為農林經濟、畜牧經濟、漁業養殖等處于農業發展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部分,所以農、林、牧、副、漁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在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首先要適當的控制農田面積和農民數量的比例;其次要優化當地勞動力配比,以保障農、林、牧、漁產業的協調發展;最后是提高發展中的轉化率,以此來提高農業發展產生的經濟效益,以此來達到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根本目的——增加農民收入。

在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糧食作物作為第一作物”。這種農業經濟發展結構是導致農民收入來源單一和收入低的主要原因?,F階段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過程中,應該倡導“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新型種植結構,這樣的種植結構不僅可以促進飼料等獨立產業的產生發展,保證農田經濟的基礎收入下,提高種植業經濟效益、優化種植業結構,以較低的農業發展投入,達到較高的農業發展。

2.1.2 發揮地域特色經濟

在農業結構的調整過程中,我們要秉持著“基礎在農業、重點在工業、根本在生態”的思想去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在保障農村生態結構的前提下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結構進行發展。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農業轉型升級、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以增強農業產業競爭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科技和農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堅定不移地實施“品牌立農、科技興農、產業強農”戰略和“農業五個十”工程,培育一批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農業精品,建成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家樂休閑旅游基地,培植一批貿工農一體化的龍型經濟,基本建立起以特色產品、農業精品為主體,現代生產經營方式為支撐,布局合理、市場競爭力較強、規模效益明顯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框架,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精品農業大市、效益農業強市、生態休閑農業名市,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 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3.1 完善農村生產鏈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速度也逐漸加快,現階段主要分為交工鏈的延伸、服務鏈的延伸和功能鏈的延伸。首先在科技發展的推動下,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生產效率,而且豐富了農產品的加工模式,現在的農產品除了直接出售,還可以經過加工后出售農副產品。其次是農業服務鏈的拓展,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科技服務、農業信息服務、植?;史?、農機服務等農業服務鏈發展完善,成為為促進農業生產的服務鏈。最后是功能鏈的融合與拓展,農業由提供生態食物向生態農莊、體驗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等方向轉變,現階段農業的產業鏈已經拓展到整個生活領域,在農業經營中注重對先進農業經營理念的借鑒,把當地的地域特色和特色農業于實際情況相結合,有根據、有目標的把傳統的農產品生產轉變為農副產品加工或者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在增加當地農民收入的前提下調動大家參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性。

3.2 加快農村邁向城鎮化的步伐

城鎮化就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過程。這個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過程順利實施的前提是城市的規模擴大、產業優化、社會結構優化,這有這樣才能促進城鄉文明的和諧發展。城鎮化作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前提條件,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目標。

本質作為產業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城鎮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聚集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文化等基礎設施合理配備。城鎮化不僅可以推動當地經濟規模擴張,而且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結構優化,從而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創新新的發展方式。城鎮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以空間換財富、以空間換速度、以空間換資源、以空間換生態”。人均資源少和環境容量有限是我國城鎮化建設面臨的兩個困難,城鎮化的發展除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加速中國現代化進程,還為生態發展提供了條件。因此在進行農民創收時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要考慮長遠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結合當地農村實際情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鏈。

4 農產品經濟結構的調整

4.1 推動農產品質量優化

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關于農業建設發展的各項法律法規也逐步完善。國家先后制定頒布的法律有《種子法》、《漁業法》、《動物防疫法》、《種畜禽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不僅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而且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除了把大量的科研經費應用于農村產業優化研究之外,還加大了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督,保護農產品消費者權益。例如在2002年,相關政策對18種農藥、29種獸藥39種漁藥做出了禁止使用規定,對1 9種農藥、8種獸藥和5種漁藥做出了限制使用規定。這不僅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為農產品質量優化做出巨大貢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飲食需求實現了“吃的飽——吃的好——吃的健康”的轉變,現階段相較于普通食材,綠色食材的價格雖然價格較高,但是仍然供不應求。因此從根源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已經被中央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認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制定農產品安全質量GB18406和GB/T18407,不僅是為無公害農產品提供國家標準,還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再生產過程中要避免為了產量或者時間使用違規農藥,這樣會導致農產品不合標準無法上架。

4.2 優化農產品銷售結構

傳統的農產品銷售主要是農民自售或者中間商收購在進行市場分配,這樣的過程不僅導致了農產品的農民售價和消費者賣價具有巨大差異,而且因為中間的運輸過程對導致農產品的新鮮感大打折扣。因此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不僅應該在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進行農業產業鏈的完善,而且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農產品銷售,應該根據時代發展優化農產品銷售渠道。處于網購成風的時代成熟的農產品銷售渠道不僅可以促進生產,引導消費、農產品只有通過市場交換,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才能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

5 結束語

綜合上述,現階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不僅是進行生產力的調整,而且是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基礎保障。想要保證現階段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方案得到貫徹落實,就必須改變傳統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根據農村現有的條件,結合當地優勢制定符合當地發展的方案,以此來深化農村改革,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目標。

猜你喜歡
調整農產品優化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該如何調整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工位大調整
滬指快速回落 調整中可增持白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