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手術后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的效果分析

2020-04-17 10:44張靜
健康大視野 2020年5期
關鍵詞:股骨粗隆間骨折個性化護理

張靜

【摘 要】???目的: 探究對手術后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的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7年01月~2019年0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4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后護理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常規護理)和對照組(個性化護理+康復訓練指導)各32例,分析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骨折治療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 =4.010;P=0.04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x =4.267;=0.039);對照組患者患肢縮短(1.21±0.20)cm,觀察組患者患肢縮短(0.80±0.17)c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36;=0.001)。 結論: 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能夠改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 手術后;股骨粗隆間骨折;個性化護理;康復訓練指導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186-02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多見于老年人,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內固定進行治療,科學高效的護理方法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盡早離床活動 [1] ,此次研究我院選取64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的應用效果及價值展開探究,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01月~2019年0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4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病癥,無原發性疾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67.39±4.28)歲,根據術后護理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常規護理)和對照組(個性化護理+康復訓練指導)各32例,兩組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差異性。

1.2 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術后進行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常規護理干預 [2] ,觀察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及康復訓練指導,具體操作如下:①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患者回到病房后,每30~60分鐘測量一次患者生命體征,注意觀察患者面色、神志及尿量的變化,患者去枕平臥,將頭偏向一側,防治發生嘔吐物誤吸,保持患肢15°的外轉中立位,注意觀察患肢末端的血運情況。②引流護理: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引流器要低于傷口40cm,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及顏色,術后24~48h拔管。③飲食指導:術后1~2周患者飲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禁止食用酸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術后2~6周應進食牛奶、維生素等清補之品,促進患者血氣的恢復;術后6~8周患者應食用富含蛋白質、鈣、磷的食物。④二便護理:術后導尿管常規留置2~3d,做好患者的衛生護理工作,多進食富含纖維素是食物,積極預防便秘的發生。⑤并發癥防治:使用氣墊床積極預防壓瘡的發生,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幫助患者定時翻身、扣背,指導患者有效的咳嗽及排痰方式,積極預防肺部感染及墜積性肺炎的發生。⑥康復訓練指導:術后24h指導患者進行患肢的股四頭肌的長收縮、足趾曲伸、踝關節背伸、趾屈旋轉等運動 [3] ,促進患者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颊呷“胱?,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收舒運動、髖膝關節的屈曲運動。術后第4d使用下肢功能康復器(COM)對患者的髖、膝、踝關節進行被動鍛煉,起始角度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小角度為宜。術后1周增加坐位及站立位功能鍛煉。術后2周患者可扶拐行走。術后3~4周患者可扶拐下地負重行走。

1.3 觀察指標

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評價標準:①優: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且無畸形,髖關節和膝關節能夠正?;顒?,能夠正常行走無痛感,可完全下蹲,能夠像術前一樣正常生活。②良: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髖內翻≤5°,膝關節和髖關節活動較差,患肢負重時有輕度疼痛,患者不能完全下蹲,生活基本能夠自理。③可:患者骨折愈合,髖內翻在5°~15°之間,能自行坐立,但行走需要拄拐,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照顧。④差:患者骨折實現愈合,髖內翻超過15°,患肢縮短2cm以上,疼痛明顯,需要服用止痛藥物,不能自行坐立或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1.4 數據處理

將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資料正確無誤的錄入到IBM SPSS Statistics 21.0軟件包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骨折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骨折治療優良率為96.88%,對照組患者骨折治療優良率為81.25%(x =4.010;P=0.04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25%,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x =4.267;=0.039);對照組患者患肢縮短(1.21±0.20)cm,觀察組患者患肢縮短(0.80±0.17)c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36;=0.001),見表2:

3 討論

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通過病情監測、引流護理、飲食護理、二便護理、并發癥預防及功能鍛煉等措施,讓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護理干預及有效的鍛煉,改善了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改變了患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敏娟 , 錢宏 , 吳潔石 . 對手術后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與康復訓練指導的效果探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22):256-257.

[2] 江燕紅.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的應用[J]. 中外醫療, 2017, 36(6):151-153.

[3] 湯婷, 丁燕, 姚亞明. 優質護理對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關節功能的影響[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8, 25(5):110-111.

猜你喜歡
股骨粗隆間骨折個性化護理
個性化護理對結核患者肺結核知識知曉率的影響
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預防效果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保守治療的臨床體會
剖宮產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
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觀察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DHS與PFNA治療探討
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