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

2016-11-28 02:18吳運成何林果鄭勇杰蔣廣瑞
中國現代醫生 2016年26期
關鍵詞:股骨粗隆間骨折并發癥

吳運成++何林果++鄭勇杰++蔣廣瑞

[摘要] 目的 比較防旋髓內釘(PFNA)與動力髖螺釘(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探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最佳治療方案。 方法 選擇80例行手術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隨機分為PFNA內固定組和DHS內固定組,每組40 例。觀察兩組患者療效、手術時間、手術切口、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并發癥、髖關節功能。結果 PFNA、DHS組的優良率分別為90.0%和82.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PFNA內固定組優于DHS內固定組(P<0.05)。PFNA內固定組患者治療的早期功能恢復、骨折愈合時間明顯優于DHS內固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老年患者股骨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治療,采用PFNA 治療的療效更好,早期功能恢復更快,骨折愈合時間更短。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防旋髓內釘(PFNA);動力髖螺釘(DHS); 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6-0064-03

目前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性骨質疏松骨折患者逐年增多。老年患者跌倒后致髖部骨折多為股骨粗隆間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3.58%[1]。老年患者骨折保守治療后長期臥床可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褥瘡、 墜積性肺炎、 深靜脈血栓、 心腦血管意外等),或使原有內科疾病加重,成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F階段,針對骨質疏松所致的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方案中,手術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案,而PFNA和DHS內固定為現階段最常用的兩種手術方案。為比較兩種方案的療效,選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選擇性應用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0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均于骨折后3~10 d行手術治療。納入標準[3]:年齡65歲以上老年患者,男女不限,經臨床查體和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單側肢體股骨粗隆間骨折,ASA分級為Ⅰ、Ⅱ級者。排除標準:影像學檢查提示股骨內側弓不完整及后側皮質有粉碎者;合并身體其他部位骨折者;合并嚴重心、肺疾患而不能耐受全身麻醉者;既往有下肢DVT及肺栓塞病史者。80例患者中男34例,女46例;年齡65~95歲,平均(72.0±4.5)歲;左粗隆間骨折46例,右股骨粗隆間骨折34例;外傷原因:平地跌傷66例,車禍6例,其他原因8例;Evans-Jensen分型[4]:Ⅰ型20例,Ⅱ型15例,Ⅲ型16例,Ⅳ型16例;Ⅴ型:13例;合并疾病情況:高血壓56 例,糖尿病55 例,冠心病43例,曾有腦血管意外15例,貧血1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PFNA內固定組和DHS內固定組,每組40 例。兩組患者年齡、骨折分型、合并疾病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術前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及告知患者行何種手術,術前均使用下肢皮套或踝套臨時制動,盡快完善術前檢查,術前積極合并疾病治療,如控制血壓、血糖,糾正貧血狀態至合適手術。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給予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安裝好手術牽引架,術前C臂透視閉合復位,在復位取得滿意或相對滿意后固定好牽引床架,消毒等。

PFNA內固定組:若骨折復位不滿意,先在骨折端處有限切開復位作巾鉗固定;若復位較好可直接取股骨大粗隆頂部切口2~3 cm,將皮下肌肉組織進行適當的分離。觸摸尋找大粗隆頂部,于大粗隆頂部定位偏內側前1/3 與后2/3 間開孔,沿股骨干方向插入導針至髓腔。C臂透視準確定位后使用專用器械擴髓,在股骨髓腔中插入合適長度和直徑PFNA主釘。調整好股骨頸方向前傾角,用導向器向股骨頸內鉆入導針,C臂機透視正、側位導針位于股骨頸中下方的1/3 處、股骨頸的正中處。根據導針的深度,選擇長度合適的帶防螺旋刀片近端鎖釘,安裝遠端瞄準導向器,根據骨折穩定程度置入遠端動態或靜態固定鎖釘。最后拆除所有輔助瞄準器后在主釘近端尾帽擰入限制防旋頭釘活動。沖洗術區后放置負壓引流球,縫合。

DHS內固定組:以股骨大粗隆外側為中心于遠端作一長約6~10 cm切口,暴露股骨大粗隆及近端股骨,在粗隆下2cm約平小粗隆處放置135°頸干角導向器,以15°前傾角將導針鉆入股骨頸,C臂機定位正、側位均位于股骨頸下1/3~1/2之間,且導針深至股骨頭面下約0.5~1.5 cm之間,進行攻絲,置入頭釘。頭釘應在關節面下1~1.5 cm 左右,套入DHS鋼板,螺釘固定鋼板,最后旋入頭釘鎖定螺釘。同時伴有小粗隆骨折者,可使用巾鉗固定小粗隆,經鋼板上或鋼板外螺釘固定。最后放置負壓引流管,逐層關閉切口,包扎。

上述兩種術式,患者引流管均于術后24~48 h后拔除,12~14 d內拆錢。

1.3 觀察指標

隨訪6~16個月(平均12個月)。觀察指標:①手術時間;②切口大??;③術中、術后出血量;④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頭頸螺釘切割,術后再骨折,骨折不愈合,頭頸螺釘退出,術后斷釘,再次手術,動、靜脈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⑤髖關節功能;⑥療效。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Harris法評分[5],于術后1、3、9、12個月復查X線片正側位,檢查髖關節活動度,并且計算治療優良率。優≥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或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比較

DHS內固定組手術時間長,切口長,出血量多。PFNA內固定組手術時間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

根據Harris法評分,PFNA、DHS內固定組的優良率分別為90.0%和82.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58,P>0.05)。見表2。

2.3 兩組部分負重時間、平均骨折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PFNA內固定組部分負重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較DHS內固定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逐年增多。手術治療可減少臥床并發癥,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已是大部分骨科醫生共識[6-8]。內固定物材料發展迅速,早年使用鋼板系統固定,但由于其生物力學不穩定,斷釘、再骨折率高逐漸被淘汰。

DHS曾被作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金標準”,取得了相當滿意的療效。但存在一定適應證問題。DHS單頭釘固定抗旋轉能力較差,對于骨質疏松嚴重者,容易出現頭釘向外脫出。頭釘在股骨頸內擺動致股骨頸部縮短、折端移位,頸干角改變等并發癥。故患者手術后早期功能鍛煉、部負重時間和愈合時間均相對較長。對合并有股骨小粗隆骨折,粗隆后壁骨折患者, 由于缺乏股骨距的有效支撐,內固定失敗率較高, 特別是反粗隆間骨折中發生固定失敗率可達24%~56%[9-11],對于存在股骨粗隆外壁劈開骨折或沿粗隆至下方骨折患者,甚至在術中出現難以放置頭釘固定而臨時改用帶檔板DHS固定和鎖定鋼板固定的尷尬境地。因此并非所有類型股骨粗隆間骨折都適合DHS內固定[12,13]。

DHS手術切口相對較大、軟組織剝離較廣,放置頭釘和鋼板位置要求高,釘板系統固定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較多,所以陳建東等[14]認為,在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中治療采用DHS雖然療效較好,但存在手術切口大、骨骼鉆孔多、創傷大等缺點。

PFNA是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AO/ASIF)在PFN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是一種股骨近端骨折髓內固定,力學性能較DHS髓外固定釘板系統更穩定。其頂端有6°的外翻角,配合手術牽引床手術操作簡便,閉合復位良好情況下手術治療切口小[15],對近端軟組織剝離小,因此理論上能夠縮短手術時間,出血量比DHS更少。

PFNA 的近端抗旋刀片為螺旋十字設計,抗旋轉和成角穩定性強,操作時直接用錘打入股骨頸內,能夠嵌壓周圍骨質,減少了松質骨的丟失,抗旋刀片頭釘與股骨頸內骨質間,與髓釘及近端皮質骨間形成牢固的錨合力,具有良好力學穩定性,能很好地防止旋轉及塌陷。對于老年骨質疏松的患者防止髖內翻發生尤其有利。

PFNA遠端鎖釘還能根據骨折穩定情況選擇靜、動態鎖定的加壓功能,在靜定固定中,能確保釘與骨的有效固定,并能同時固定兩處骨折,從而形成中心固定,能有效預防粉碎骨折及股骨多段骨折的長度與旋轉,不僅固定效果好,且利于術后盡早進行鍛煉,從而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復[10,11]?;颊叨嗄軌蜻m應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和下地活動。

本研究提示:在股骨近端復雜性骨折治療中,采用PFNA 治療的療效更顯著,早期功能恢復更快,骨折愈合時間更短。我們在評價兩種固定方式手術時認為,PFNA小切口手術學習曲線相比開放式DHS手術時間相對較長,PFNA術中使用C臂透視次數明顯多于DHS。對于老年患者的骨折手術,以安全有效為主,手術時間宜短,出血量宜少。高齡患者手術目的在于能早期進行床上鍛煉,而不限于何種固定方式和骨折復位優劣情況。術者應對患者術前情況(包括健康狀態及日?;顒幽芰Γ┳骱侠碓u估,并根據對兩種手術的熟煉情度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亦璁. 骨與關節損傷. 第3版[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83.

[2] Moran CG,Wenn RT,Sikand M,et al. Early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Is delay before surgery important?[J]. 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2005,87(3):483-489.

[3] 應霽翀,劉觀燚,張勇,等. 三種不同內固定方式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隱性失血及血栓形成的比較[J].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6,18(5):442-446.

[4] 鄭啟松. 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近端髓內釘術后中藥分期干預的療效研究[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10):1218-1219.

[5] Harris WH. 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J].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1969,51(4):737-755.

[6] 呂良慶,韋向東,蒙世遠,等. 動力髖螺釘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間不穩定型骨折臨床分析[J]. 吉林醫學,2014,35(36):8031-8033.

[7] 米仕第. PFNA與DHS內固定術治療不穩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J]. 黑龍江醫學,2014,38(3):253-254.

[8] 金建強,王昌興. 不同內固定方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39-41.

[9] 曾紹林,汪瑩,萬云虹,等. DHS和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 山東醫藥,2011,51(15):98-99.

[10] 彭坤云,隆元昌,付勇,等. PFNA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療效觀察[J]. 西部醫學,2013,25(7):1033-1035.

[11] 邱志杰,楊惠林,魏立. PFNA治療老齡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76例的臨床療效分析[J]. 重慶醫學,2010,39(17):2270-2272.

[12] 尚軍. 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8):55-56.

[13] Park BJ,Cho HM,Min WB. Surgical treatment of undisplaced femur neck fractures in dementia patients usi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J]. Hip Pelvis,2015, 27(3):164-172.

[14] 陳建東,戴廣兵,韓金龍. DHS和PFNA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J]. 當代醫學,2011,17(26):45-47.

[15] 王建輝,劉長貴,羅先正. 股骨近端髓內釘和Gamma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及臨床療效觀察[J]. 中華創傷雜志,2003,19(2):83-84.

(收稿日期:2016-06-01)

猜你喜歡
股骨粗隆間骨折并發癥
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觀察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DHS與PFNA治療探討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