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風電是中東南部實現“30·60”目標的最佳路徑

2020-04-19 07:08秦海巖
風能 2020年12期
關鍵詞:裝機風能風電

秦海巖

近些年,隨著成本的不斷下降,中東南部地區的風能資源具備了平價開發的條件。同時,風電開發占地少,不影響土地的使用性質,是最節地的發電技術。中東南部地區完全可以通過大規模開發本地風能資源,來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

風電是最節地的發電技術?,F在廣泛使用的風電圓錐塔筒,地下基礎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會影響耕種,露出地面的承臺部分占地不到100平方米。目前來看,5兆瓦風電機組將逐漸成為我國陸上風電市場的主流機型,按此計算,開發1億千瓦風電裝機需安裝2萬臺機組,全部占地200萬平方米,即3000畝,只相當于兩座百萬千瓦的火電廠占地面積。如果采用桁架式塔架基礎,支撐塔架的四個角的總占地面積只有6平方米。塔架下面空間寬闊,可以行駛拖拉機和收割機,不影響機械化耕種。采用這種塔架技術,使用5兆瓦機組,開發1億千瓦風電裝機需用地12萬平方米,即180畝,相當于十幾個足球場的大小??梢哉f,風電是接近“零用地”的發電技術。

風電與農村農業結合,集約開發潛力大。農田上安裝風電機組,不影響農業生產??紤]到尾流的影響,風電機組一般按照4倍和6倍風輪直徑的距離進行排布。如果使用5兆瓦機型,機組之間的行、列間隔分別為600米和900米,裝機密度最大不能超過900畝地1臺機組,相當于兩張乒乓球臺上放一個乒乓球。這種排布密度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微乎其微,若采用上述桁架式塔架基礎,幾乎不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任何影響。因此,完全可以在不改變使用性質的情況下,在農田上建設風電。

結合農業設施用地建設風電,一舉多得??梢圆捎貌煌乃芑A形式,因地制宜利用農業設施用地,在不改變用途、不影響功能、不增加占地的情況下安裝風電機組。比如,采用桁架式塔架基礎,在機耕路、灌溉溝渠、鄉道、水泵房等上方架空安裝風電機組。據悉,河南省共有92萬畝農業設施用地,只要利用其中很小一部分,就可以開發近億千瓦的風電裝機。

農村有大量的零散未利用土地。據初步測算,扣除不可建設區域,全國還有約100萬平方千米的建設潛力空間。全國69萬個行政村,如果在其中10萬個村莊的田間地頭、村前屋后、鄉間路等零散土地上找出200平方米安裝2臺5兆瓦風電機組,就可以開發10億千瓦的風電裝機。以河南葉縣鳳凰嶺分散式風電項目為例,6臺2兆瓦機組沿鄉村道路兩側排布,在施工結束后恢復道路正常寬度,同時將原來坑洼路面修繕硬化。因地制宜開發風電,對提升農村的能源清潔化、電氣化、生活質量將發揮巨大作用。作為全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河南蘭考已經成功實踐。預計到2021年,蘭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該地區用電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超過6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超過50%。

風電能夠成為村集體的收入源泉,助力鄉村振興。十多年來,我國風電技術取得長足進步,驅動成本大幅下降。過去10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下降了40%,多數地區的新建風電項目實現了平價上網。以河南某風電場為例,基于當前的技術水平,按當地約7500元/千瓦的單位造價水平測算,項目的度電電價可降至0.3元/千瓦時,低于河南省的標桿上網電價0.3779元/千瓦時,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如果一個村莊拿出200平方米土地按安裝2臺3兆瓦風電機組,按照年利用小時數為2760小時(較保守的水平)測算,年電費收益可達625.8萬元,年均凈利潤約為292.2萬元。開發企業在保證合理收益水平的前提下,每年可為村集體提供15萬~20萬元固定收入??紤]到河南省的風能資源條件在我國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因此,上述測算適用于我國的絕大部分地區。

作為電力負荷的中心,以及能源消費強度最大、碳排放最高的地區,中東南部完成能源轉型是我國實現“30·60”目標的關鍵?!笆奈濉逼陂g,中東南部只需要拿出不多于3000畝的地,就可以新增1億千瓦風電裝機。由此可見,在中東南部就地開發、就近利用風能資源的條件已經具備,風電既可助力這些地區做到“電從身邊來”、調整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又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落實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目標。

猜你喜歡
裝機風能風電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考慮故障相關性的風電機組維修策略
明智裝機,安靜游戲 2020新春游戲應用百寶箱
今年上半年全國光伏棄光電量和棄光率“雙降”
神奇的風能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千億級海上風電市場加速啟動
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狀況
風電十大富豪身價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