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自然小調在俄羅斯民族音樂中的運用

2020-04-21 07:35◎王
文化產業 2020年6期
關鍵詞:小調和弦作曲家

◎王 萌

(安陽市群眾藝術館 河南 安陽 455000)

音樂的調式是音樂表現的一種體系,不同的音樂調式體現出不同的音樂理論、民族審美以及風俗習慣。因此,分析研究自然小調對于我們深入了解俄羅斯民族音樂具有重要意義。

一、俄羅斯民族音樂及自然小調的發展

19世紀30-40年代,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鉆研了俄羅斯民間音樂,將專業的音樂技巧與俄羅斯民間音樂結合起來,并創作了俄羅斯第一部民族內容與歐洲技術相結合的藝術作品《伊凡·蘇薩寧》。格林卡以這部歌劇展開了俄羅斯音樂藝術史嶄新的一頁,奠定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堅實基礎。

格林卡以后的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格拉祖諾夫、塔涅耶夫、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人,還包括巴拉基列夫、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等由俄國進步青年作曲家組成的“強力集團”(即新俄羅斯樂派),都非常重視俄羅斯民間音樂,成為了俄羅斯民族音樂藝術創作隊伍中的一支主力軍。

俄羅斯國土遼闊,人口密度低,氣候嚴峻,所以形成了俄羅斯民族感性與堅韌的性格,加上他們很難像西歐人那樣在人口密集的廣場上或者華麗的宮廷庭院中演奏、演唱《歡樂頌》這樣風格宏壯的樂曲,這就致使小調式的音樂在俄羅斯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流傳至今依然生機盎然。

二、自然小調的調式色彩及特征

俄羅斯民間音樂中常見的調式有自然大小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和混合利底亞調式,其旋律有明顯的功能和聲意義,器樂曲和單聲部民歌的旋律也明顯地表現出縱向以及和聲的思維特點。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廣泛地運用自然調式,在這些自然調式中最重要、最簡單的既是自然小調。在俄羅斯音樂發展史上自然小調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使和聲語言具有了一系列的民族特點。自然小調是小調式的基本形式,其音階結構為(見譜例1),

譜例1 a自然小調

三、自然小調在俄羅斯民族音樂中的運用

在西歐古典音樂中,自然小調是作為基本調式來運用的,而不是片段的以和弦及其聯接在典型特性的和聲小音階中使用。俄羅斯音樂在民間歌謠、多聲部合唱、歌曲的改編曲中都能很容易地找到自然小調的特色旋律、和聲進行,而且幾乎所有的俄羅斯作曲家作品中都存在著大量應用自然小調的范例。如蘇聯作曲家索洛維約之托,為其夫·謝多伊作曲的《海港之夜》就是一首典型的自然小調歌曲(見譜例2)。

譜例2

《海港之夜》這首歌整首曲子都在強調la、re、mi這三個音,也就是自然小調的主音、下屬音和屬音。開頭從中音的mi弱起開始,接著一個八度大跳到高音mi,首先強調了屬音mi這個音,奠定了小調的調式基礎。緊接著是幾個二度音程的連續使用,體現了濃郁的俄羅斯民間音調。整首歌音調在旋律上運用的非常巧妙,沒有一個變化音的使用,也沒有調式調性的轉換,但整首歌卻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單調和俗套。歌曲整體建立在以八度和七度這種大跳音程的基礎上,使整首歌給人一種此起彼伏的感覺。本首歌的終止式是Ⅱ-Ⅴ-Ⅰ的完全終止,很明顯是一首g自然小調的歌曲。整首歌曲的調式色彩柔和暗淡,突出了人們遠離家鄉揚帆起航的離別之情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向往。起初這首歌因缺乏戰斗性,調子低沉,甚至有點凄涼,不符合戰爭時期的要求而被作曲家協會否決,但在《海港之夜》,終于接受了戰爭的“洗禮”,經過了戰火的考驗,贏得了千百萬蘇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首歌曲不僅有誠摯,也有深思;不僅有憂傷,也包含著巨大的內在力量。戰士們在歌曲里感受到了溫暖,減輕甚至忘記了戰爭的痛苦與離別的愁緒,產生了必勝的信念。這也正是自然小調在俄羅斯歌曲中所獨有的魅力。

(一)自然小調在俄羅斯音樂中的運用

在俄羅斯音樂中,自然小調的小屬和弦到小主和弦的正格進行應用得極為廣泛,Ⅵ級小下屬和弦(s)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并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說俄羅斯自然小調的主要標志也包括變格進行的廣泛應用。如: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雪姑娘》(見譜例3)。

譜例3

Ⅴ級小屬和弦(d)到Ⅳ級小下屬和弦(s)進行具有獨特作用。因為Ⅴ級小屬和弦(d)沒有傾向于Ⅰ級主和弦(t)的半音傾向性,Ⅵ級與Ⅴ級之間是半音關系,所以Ⅵ級小下屬和弦(s)到Ⅰ級主和弦(t)的傾向性就顯得更為明顯。這也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明Ⅵ級小下屬和弦(s)的特殊地位,以及變格進行成為了俄羅斯音樂中特有的調式及和聲進行的標志。

在自然小調中,二度與三度關系的和弦進行也具有特殊的意義。特別是二度關系的和聲進行,具有明顯的俄羅斯民間音樂的色彩。例如米亞斯科夫斯基的《第八鋼琴奏鳴曲》副部主題第35-42小節(見譜例4)。

譜例4

米亞斯科夫斯基采用Ⅱ-Ⅰ-Ⅶ的二度關系和聲進行這種傳統的三度疊置和弦并將其與俄羅斯自然調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遵守傳統的同時也彰顯出作曲家的語言個性化。運用Ⅱ-Ⅰ-Ⅶ的二度關系和聲進行組成的三度疊置和弦加上俄羅斯自然小調式,勾勒出完整的自然風光。

(二)自然小調曲式的俄羅斯抒情歌曲

俄羅斯歌曲中有還有很多自然小調的抒情歌曲,正如本文之前所述蘇聯作曲家索洛維約夫·謝多伊作曲的《海港之夜》(見譜例2)就是一首典型的自然小調的抒情歌曲。又如同樣產生于蘇聯戰爭期間的抒情歌曲《喀秋莎》(見譜例5)。

譜例5

《喀秋莎》這首歌曲是馬特維·勃蘭切爾于1939年采用詩人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創作的。這首歌曲同樣是一首g自然小調的歌曲,開頭就以主音la開始,前半部分一直強調la和do兩個音,后半部分則強調la和mi兩個音,這也正是小調式的Ⅰ、Ⅲ、Ⅴ級,即小調式的穩定音。本首歌曲同樣沒有任何變化音,而旋律上與《海港之夜》的七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運用不同的是,《喀秋莎》這首歌更多的使用了二度和三度音程這種在俄羅斯音樂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進行。Ⅰ級到Ⅱ級、Ⅱ級到Ⅲ級、Ⅲ級到Ⅰ級,歌曲在一開始就運用了俄羅斯特有的和聲進行方式,這種濃郁的俄羅斯民間音調使《喀秋莎》這首歌曲體現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價值。整首歌曲旋律舒緩,沒有戰爭需要的激昂與高亢,整首曲風帶有平靜與祥和的感覺,沒有高昂的大跳音程,也沒有明亮的調式色彩,但自然小調的柔和、憂郁的調式色彩賦予了整首歌曲別樣的韻味。

猜你喜歡
小調和弦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藝術家——旅美中國作曲家梁雷的藝術人生閱讀
屬七和弦解決在配和聲中的應用研究
常用的六種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現代音樂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圖表
四 季 相 思
長大可當作曲家
思 夫
程諾:我想成為鋼琴作曲家
作曲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