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探析及經驗啟示

2020-04-23 09:31洪瑤琳
新絲路(下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啟示

洪瑤琳

摘 要: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至今已有百年。在這百年間,中國共產黨經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已成功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數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極具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堅持“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以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深入學習探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史,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啟示,為我們在新時代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歷史借鑒。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啟示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從十九世紀末到上個世紀初,在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迎來了真正可以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并將其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與革命實踐,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中國化”和本土化的創新與優化。經歷百年探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了數次重大的歷史性飛躍。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時,中國正處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當時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不遺余力尋求救國之路。從維新派、洋務派到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等等,各種派別、學說紛至沓來,其中就有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社會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革命初期,中國共產黨人由于各種歷史條件的限制,陷入“教條主義”“本本主義”陷阱中導致革命失敗。這些慘痛的教訓使得中國共產黨人意識到,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別國經驗是不可行的,在總結長期革命斗爭經驗和教訓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逐步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概念,強調要重視本國國情和具體實際并在全黨上下推行和實踐,最終取得了勝利。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端

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后,西方列強開始大舉侵略中國,腐朽的清政府割地讓權,中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和欺辱,無數仁人志士高呼“救亡圖存”并“在思想裂變中探尋改造中國的出路”[1]。在各種學說、學派之中,中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他們為了能在中國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奉獻光和熱,甚至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如革命先驅李大釗。他是第一個向中國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李大釗創立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舉辦演講活動,在青年學生中不遺余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同時翻譯馬克思主義相關書籍并發表一系列宣傳馬克思主義文章,如《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在這篇文章中詳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階級斗爭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李大釗不僅重視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研究,也非常注重向底層人民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中詳細介紹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并走上街頭,慷慨激昂地介紹“十月革命”的情況,以期喚醒中國的勞苦大眾,鼓勵他們為中華民族獨立而斗爭。

五四運動爆發后,陳獨秀也開始關注蘇俄的社會主義革命,并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逐漸從原來的資產主義民主主義者成為了一名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同時也陸續發表了一系列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如《勞動者的覺悟》《談政治》,向廣大先進知識分子宣傳十月革命,并主張走俄國革命的道路。此外,李達、董必武、蔡和森、毛澤東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也都開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探索一條自救之路,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進貢獻經驗。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已然確立,但是這個理論如何在中國得到廣泛實踐?應當是機械化的照搬照抄還是實事求是結合中國國情來靈活運用?由于中國共產黨尚在年幼,實踐經驗極為不足,在革命初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主張學習蘇聯,走俄國人的道路,極為機械化地使用馬克思主義,導致革命嚴重失敗,使中國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損失。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得出中國的革命道路取決于中國的具體國情,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要走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隨著思想觀念的轉變,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的具體實際中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

中央紅軍到達陜北之后,革命局勢出現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在這一時期,黨內的理論研究和創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毛澤東思想逐漸成熟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38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橋兒溝召開,會議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任務和發展道路,指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盵2]中國共產黨通過整風運動,徹底清算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并將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主題不再是“革命”。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社會主義建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首要任務。在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結合,毛澤東思想不斷豐富。毛澤東圍繞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提出社會主義矛盾學說、中國式工業化道路思想等。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總結豐富的實踐經驗,既為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紀元,又為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理論指導。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是由于當時國際局勢復雜,國內環境十分落后,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這條路走的十分艱難。特別是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上,我們再次陷入“教條主義”陷阱,在很多問題上犯了“左”的錯誤。十年“文革”結束后,中國的道路究竟該怎么走?以前的“老路”肯定是不行了,想要前進就必須重新探索一條“新路”。中國共產黨人總結經驗教訓,以卓越的政治眼光和巨大的政治勇氣,選擇了一條新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轉折點,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新的歷史性飛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沖破個人崇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鄧小平以整體的歷史眼光總結國內國際社會主義革命經驗,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前進的方向;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和“一國兩制”等重要戰略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偉大飛躍。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會議上把 “鄧小平理論”以黨章的形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指導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共產黨的每一代領導集體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總結中國建設經驗,以具體的、歷史的條件為轉移,創造性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2007年黨的十七大將這些具體的理論成果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生動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價值。這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既指導著不同時期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一步推進提供歷史參照。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

進入新時代,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社會主義建設向前推進,馬克思主義主義中國化也得到了更高的提升,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地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3]并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關系黨和國家指導思想作用發揮的根本要求提了出來。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大會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并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習近平新時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分別就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提出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21世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國際局勢做出的科學判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科學的導向,堅持歷史與客觀相統一,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當下歷史條件相適應,以保證理論的有效性和鮮活性。

實踐表明,中國社會想要發展就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但同時也要警惕各種陷阱。今天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更甚以往,中國共產黨人更是要堅定信心,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啟示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引著中國共產黨人從無到有,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取得了各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偨Y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經驗,為我們在新時代實現理論創新提供歷史借鑒,以創新的理論成果引領民族復興的偉大航程。

1.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

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是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前提。馬克思主義一直以其科學性站在理論的最前沿,研究使用一個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準確理解和把握其科學內涵?;赝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史,很多失敗就是由于所謂“修正主義”、“教條主義”導致的,究其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沒有準確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他們要么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原則或具體結論,要么片面的、局部的去解釋馬克思主義,只理解其表面意思,而不去挖掘深層內涵,不用整體的眼光去看待馬克思主義,曲解甚至完全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本質。馬克思本人曾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4]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初期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但是好在及時反省,并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準確把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到中國實際當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飛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必須堅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用整體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準確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以保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科學運用。

2.堅持“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所以能成功,其中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種理論成果的研究表明,“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一直貫穿始終。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階段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馬克思主義呈現獨特的中國要素,開創了獨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因為我們對中國國情有著清醒的認識,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才能順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才能不斷充實。之后我們之所以走了一些彎路,犯了一些錯誤,歸根結底就是背離“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在脫離實際的認知上做出錯誤的決定。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在此次會議上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旗幟,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并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5]中國開始了蓬勃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這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把握“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我們必須以洞悉時代特征、縱覽中國實際為客觀基點,在推動實踐創新、總結實踐經驗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3.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遵循的根本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根本,在無數次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重視人民群眾的需求,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初期,人民群眾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實現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群眾的訴求也發生了變化,從最初對于基本物質資料的需要到滿足溫飽后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再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之相對應黨的方針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以適應人民群眾的最新要求。二是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和首創精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許多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方法都是都是由人民群眾發明創造的,如安徽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首要一條就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歸根結底,我們一切智慧和經驗都是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想要在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必須尊重人民群眾,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讓人民群眾成為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中國共產黨從不斷進行的探索過程中汲取經驗教訓,以增強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好地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這一偉大征程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我們必須增強理論信心,不斷促進理論創新,實現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踏上新征程,擔當新使命,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永無止境。我們不僅要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更要堅持與時俱進,在21世紀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金民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生邏輯[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5(6)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5

[3]習近平.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14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8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啟示
中國的歷程
郵票上的70年光輝歷程(集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產國際七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南極科考30年歷程
運動生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