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岱文化
——綹巾的現狀與傳承

2020-04-28 11:16郭貝貝伍卉昀中南大學湖南長沙410083
流行色 2020年1期
關鍵詞:苗族儀式文化遺產

郭貝貝 伍卉昀(中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3)

一、綹巾舞的基本工具

師刀,它不是簡簡單單的銅制道具,在巴岱的心里是驅鬼的,可以斬妖除魔,是上天賜的驅鬼的法器,體現了神靈在他們心中很高的地位。在儀式中的“起兵、叫兵、抬兵”環節中,巴岱的唱詞有:此刀不是非凡刀。正是玉皇敕令斬邪刀。別人拿來無用處,弟子拿來斬邪妖。

綹巾,又稱柳巾、綹旗,是巫師驅鬼的必用法器,一般是用桃木做主木棍,有巴岱解釋說因為桃木是驅鬼的、辟邪的。一般那些不好的鬼和邪物都不敢接近,當然有時候也用一般的杉木,因為杉木長得快,可以隨便砍。在主木棍上有五色彩布,分為幾層,彩帶上繡有蝴蝶和花的圖案,有布包緊在桃木棍上,并用針線縫嚴實牢固。繡 8 條、24 條、36 條、48 條的都有,最多的有 52 條,分為幾層,驅鬼辟邪就是靠下面的彩布,巴岱行法時常以左手舞動綹巾,在各種動作變化和旋轉中讓人產生撲朔迷離的感覺。有些村落,他們會采用平繡的方法,他們會將兩個顏色相近的搭配在一起,比如淡藍色與藍色。

二、綹巾舞的規范性

(1)綹巾舞的“巴岱”必須嚴格遵照傳統宗教式戒條的制約,也必須是受苗族優良傳統文化的洗禮成長的,言論行動受到一定束縛,并且要求生活中行為公正,作風正派,他們幾乎是本地的農民,平時需要靠生產勞動支撐自己家庭,他們不以盈利為目的,并且覺得為族人祈福、保平安是自己的義務,他們一般在村里的地位很高,只要人們有事,都會請“巴岱”做法事。并且成為一個真正的“巴岱”,必須經過“擇徒”“驗身”“度身”三個環節。

(2)表現在動作不能亂舞,他們作為巫教、巫術的傳承人,神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很高,他們對神無比尊敬,綹巾這種法器在他們的心中是很有靈性的,在揮動綹巾的過程中,不能打到任何人,不然會沖神,對神不利,在揮舞的過程中高過頭頂和打落到地上,都是對神的不尊敬,也是不吉利的。

三、綹巾舞的差異性和社會反響

節慶活動中的女子綹巾舞蹈與儀式中具有一定差異。

在儀式中,綹巾舞蹈由男性巴岱展演,在過程中會穿著儀式服飾,動作有一定的要求,分為前奏動作、高位、中位及低位動作,并且其在儀式中的功能是為了打開各個空間的“門”,儀式中也將世界分為三界:神為上界,鬼為下界,人居中。

而節慶活動中,女性群體占了很大一部分,一般不穿儀式服,以苗族服飾為主。由于女子綹巾舞蹈與傳統儀式中不同,人們也會通過改編舞蹈動作而使其不具有神圣性,避免對神靈的冒犯,同時節慶活動的舞蹈也是為了展示苗族的服裝和銀飾,通過展示苗族服飾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讓巴岱文化得到更廣泛地普及,體現人們的信仰,在一定程度滿足了觀眾視覺需求。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大部分人能接受穿著苗族服飾的女性表演綹巾舞蹈,而卻無法接受以巴岱身份現身的女性操演綹巾舞蹈。同時湘西的苗族社群也試圖通過宣傳神話故事使女性作為綹巾舞的合法表演者。有傳承人稱,巴岱最開始是女性,后來才演變成男性。故事中太上老君的女兒花蓮姊妹愛上向他學法的張趙二郎,兩人在在逃離的過程中使用法術躲過了太上老君的追捕,可最終張趙二郎還是難逃厄運離世了,在他去世后,花蓮姊妹開始招收女徒弟教她們法術,這些弟子后來在人間為人們做儀式,成為最早的巴岱。

雖然有人認為專屬于巴岱的綹巾舞蹈由女性進行展演有失妥當,但由于綹巾舞蹈展演對于性別的差異,更多的苗族女性有機會到各地去演示苗族文化,使綹巾舞在旅游經濟市場中開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文化展示過程中,表演者個人也感受到了被尊重,由此產生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四、綹巾舞的繼承與發展

綹巾舞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它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以人為本的文化遺產,是世代相承的精神財富,所以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其對于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很多人認為“非遺”是一塊吸金石,將之作為一種為自己所用的資源和商機,想要通過獲得經濟效益,并且把保護非遺作為其攬財的噓頭,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1)要不斷培養新人,通過政府的力量出臺一些文件,在法律的層面上給予巴岱合法的社會地位,給予巴岱大力的扶持,采取措施燃起巴岱的激情,以人為本,這樣才能減少巴岱消亡的速度,確保文化得以順利地傳承下去;

(2)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等途徑,使人們對綹巾舞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將之作為活的文化傳統在相關文化產業區繼承和發揚;

(3)通過大眾傳媒和互聯網的宣傳,在節日活動、展覽、專業性研討等形式中,加深公眾對該項遺產的了解和認識;

(4)在促進社會共享中尤其要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或濫用,因此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保護非遺。目前我國2003年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也早在2011已正式實施,但是法律的力度對于非遺的保護還不夠,必須不斷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建設工作。

結語

綹巾舞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任重而道遠,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都應該去參與巴岱的保護工作。不僅要喚醒民眾對巴岱文化的重視,也需要政府扶持和社會的支持,更需要每一個人的自覺參與。保護非遺不只是一種手段,實質是在捍衛我們作為文化生物的身份,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延續。

猜你喜歡
苗族儀式文化遺產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十歲成長儀式
儀式感重要嗎?
盛大節慶——苗族牯藏節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苗族民歌
文化遺產保護
開營儀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