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當繪畫創作的審美追求及藝術成就

2020-04-28 02:08文/郭
藝術品 2020年12期
關鍵詞:董其昌水墨意境

文/郭 幀

擔當,俗姓唐,名泰,字大來。法名通荷,又名普荷,號擔當。先世浙江淳安籍。明萬歷二十一年癸巳(1593)三月十二日出生于云南晉寧上東街,詩書世家,其父懋德,字世修,萬歷癸卯(1603)舉人仕終臨洮同知,著有《十海詩集》。其祖父唐堯官,字廷俊,嘉靖辛酉解元,數上春官而不第,遂絕意功名,著有《五龍山人詩文集》。擔當稟性聰慧,自幼接受祖父的儒術訓教。五歲接受庭訓,十歲便能詩文。萬歷三十三年乙巳(1605),十三歲的擔當便“補博士弟子員,尤工詩賦,才名噪海內”,踏上仕途的初階。其父北上應選,攜擔當同行。在金陵便詩名浮動,留下“湘蘭簪花”的佳話。天啟五年乙丑(1625),擔當進京應禮部試,名落孫山。應試不第的擔當在從京城返回云南的途中停留于蘇州城郊的中鋒禪院,跟隨禪院詩僧蒼雪大師七年之久。

擔當 《如讀陶詩》冊頁之一 27.8cm×37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在江南游歷七年的積淀最終確定了他的繪畫風格以及思想的形成。明代繪畫以浙派、吳門畫派以及華亭派影響最為顯著。浙派和吳派山水畫發展到明末,流弊嚴重,不少畫家只著眼于師承形貌,既失去了“師造化”,又沒有“得心源”,僅僅只是在筆墨形式上對古人進行描摹。而此時在上海、松江一帶出現了許多畫派,其中以取法董、巨以及“元四家”的華亭派影響最大。董其昌便是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代表。擔當于天啟七年丁卯(1627)經蒼雪禪師的引薦拜董其昌為師,后又結識陳眉公、徐霞客等人,通過與這些藝術大師的交往,董其昌等人的思想像烙印一樣深深地銘刻于擔當的心里。擔當對于這段學習過程充滿了留戀之情。在多年后隱居雞足山時,曾寫詩《臨董玄宰先生貼》,說道:“太史高堂不可升,那知萬里有傳燈。從來多少江南秀,指點滇南說老僧?!倍洳矊數牟湃A贊賞有加,為其詩集《翛園集》作引,其中寫道:“讀其詩,溫淳典雅,不必賦《帝京》而有‘四杰’之藻,不必賦前后《出塞》而有少陵之法,余所求之六館而不得者,此其人也?!雹?/p>

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思想,在擔當書畫作品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宗白華先生說:“中國自六朝以來,藝術的理想境界是‘澄懷觀道’,在拈花微笑里領略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雹诙@種意境的追求,在繪畫藝術,尤其是水墨山水畫的表現中便是體現在“空”“淡”“靜”的自然性上。而“空”“淡”“靜”的意境,也是擔當山水畫的藝術追求之所在。擔當追求倪瓚的荒寒清淡、米芾的煙云縹緲,獨鐘于“平遠之蕭疏”的構圖。其題畫詩“過人丘壑總難登,應接從教策短藤。三昧在于無墨處,不須畫里覓癡僧”,以及“不衫不履達人風,展手羞稱院體工。老衲筆尖無墨水,要從白處想鴻蒙”都表達了他所追求的意境,和審美傾向。

1.對“空”的審美追求

從“三昧在于無墨處”“要從白處想鴻蒙”可以體會出擔當繪畫思想中對“空”的境界追求?!翱铡痹诙U宗思想中即是“無”“虛”,在佛典中稱“空”為真如。禪家常說三種境界,即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三種境界皆有“空”?!翱铡边@個理念體現在山水畫藝術中便與“虛”聯系在一起,董其昌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予最愛斯語。凡人居處,潔凈無塵溷,則神明來宅。掃地焚香,蕭然清遠,即妄心亦自消磨。古人于散亂時,且整頓書幾,故自有意?!雹垡馑家簿褪钦f,人若能清虛寡欲,則道自心生。這種人生的追求與繪畫創作中“空”的境界不謀而合,董其昌所言便是借莊子的“虛室生白”來闡明自己的禪意。而在擔當的山水畫作品中,這種“空靈”的藝術追求處處皆有。

擔當 垂釣圖 100cm×22.5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 《如讀陶詩》冊頁之三 27.8cm×37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 《如讀陶詩》冊頁之二 27.8cm×37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的多數作品中,表現的都是“荒寒空靈”“冷逸瀟灑”之風,其詩云“三昧在于無墨處”“要從白處想鴻蒙”也都展現了他所追求的禪宗之虛實相生、空而靈動的妙境。畫面中留有大量空白,蘊含了無限遐想,給人留下一種玄遠空靈和虛無縹緲的感覺。禪宗主張一切皆為無,萬物皆空,擔當在《為秘轉作畫書后》云:“大地山河影也……但居此者,雖在影中,實在影外。一切有形無形,無非夢幻。夢破幻滅,無形有形?!雹軗數亩U宗思想反映在具體的繪畫創作中,則表現為空白論,即是對畫面空白的妙用,將畫面中空白所具有的無限延伸性融入內心的體悟與對世界的感知中,使觀者體會到天地的真實與虛無。其作品《如讀陶詩》冊頁中所描繪的景象就宛如在渾然天地、寥廓宇宙之中,“意境空闊,余味無窮”。

2.對“淡”的藝術體驗

“三昧在于無墨處”“要從白處想鴻蒙”還體現出擔當追求自然、平淡天真的審美情趣。擔當在《題恂質所藏書畫后》中云:“自古法書名畫,非韻人不能領其趣,非名山不能傳之久……然不無犯造物之忌,余有一法相贈,曰有若無,將以淡之也。淡則于物無著,于我無染,即生萬寶業中,而神情自寂,其樂當何如哉?”其中“曰有若無,將以淡之也”便是擔當藝術創作的靈魂。在董其昌所建構的“南北宗論”中,更是將“平淡天真”視為繪畫品評的第一品。

擔當在其《山水冊頁》中畫遠山深處隱有一屋,山中煙云縹緲,若隱若現,山不重,疏野之意愈遠,近景草灘樹木,蒼翠之情愈滿,整幅畫空靈淡遠,清麗野逸。用墨清淡,用筆簡淡,構圖亦平淡。而清淡中秀墨透筆厚,平淡處顯天真之意。由此可見,要將“淡”之意境表現得當、到位,并非易事,例如明代沈周想要效仿元人倪瓚之“淡”境,卻屢試屢敗。那么,如何才能準確把握“淡”之意蘊呢?

第一,在筆墨方面,要做到由“熟”生“淡”。陳繼儒曾說:“漸老漸熟,漸熟漸離,漸離近于平淡自然……”⑤這里所說的“熟”即是用筆用墨技巧的熟練,董其昌在《畫旨》中說:“畫與字各有門庭,字可生,畫不可不熟。字須熟后生,畫須熟外熟?!雹奁湟馑挤浅C鞔_,書法與繪畫對技法的要求不同,書法要求當技巧達到純熟的階段后要返回剛開始“生”的狀態,才能創作出神妙之作;而繪畫則不同,繪畫在對筆墨技法的要求上則是熟練之后還要再熟練,這樣才能達到登峰造極之境界。而這一境界便是陳繼儒所說的“平淡天真”之意。擔當師從董其昌、陳繼儒,得其二位真傳,將筆墨運用自如,達到“淡”之意境,實屬不易。

擔當 無稿山圖 155.1cm×41.8cm 絹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 朝山圖 166.2cm×52.8cm 綾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第二,中國傳統繪畫品評中,自古就有將“人品”與“畫品”相聯系的討論?!暗北闶莿撟髡咧摒B品格在繪畫作品中的顯現。畫家只有在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的前提下才能有疏遠淡泊的心境,在繪畫中才能凸顯“平淡天真”之意蘊。而“淡”境并非刻意營造,而是“發乎天性,出于自然”,是一種不自覺的內心展現。宗白華先生說:“精神的淡泊,是藝術空靈化的基本條件。蕭遠淡泊,閑和嚴靜,是藝術人格的心襟氣象。這心襟、這氣象能令人‘事外有遠致’,藝術上的神韻油然而生?!雹呖梢?,藝術家的品格修養直接影響了作品意境的高低,這也是擔當的藝術作品為何成就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淡”之思想意境與禪宗思想密不可分。擔當師從董其昌,董氏通禪,且將佛教的南北分宗運用于繪畫體系中,提出“南北宗論”。董氏所推崇的南宗鼻祖王維便是將“淡”境作為藝術的審美情趣融入繪畫創作中。他使畫家淡泊的心志通過水墨山水表現出來,出現恬淡清雅的畫境,所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之后,文人士大夫尚“淡”的思想不斷發展,到了宋代,蘇軾、米芾、歐陽修等文人畫家對“淡”境的推崇,不論是在繪畫實踐中還是在對畫理的認識上,都起到了引導時代審美趨向的作用。到了元代,趙孟與元四家更是將“淡”作為繪畫之宗。宋元文人畫家也是擔當所推崇且一直學習的對象,尤其是畫家之精神氣韻,從擔當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宋元“淡”境的影子,但更多的是通過對其效仿而將擔當自身的生活體驗融入繪畫創作中,才能真正體會“淡”的精神所在。例如其作品《高士圖》便是得元人之精髓,在“蕭疏淡泊”中得“天趣”。

3.對“靜”的人生態度

莊子曰:“淡而靜乎?!敝挥凶龅搅恕暗辈拍苡小办o”的狀態。反過來說,只有保持“靜”的心態,才能擁有“淡”的意境。老子說“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意思是天若沒有欲望而守靜,則天下自然走上正道。莊子與老子如出一轍,莊子在《莊子·天道》中曰:“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雹鄰那f子的思想中看出,“‘虛’‘淡’‘靜’三者并不是獨立存在,它們相互聯系,相互生發,淡因靜而遠,淡因虛而大”。⑨只有“靜氣”才能使人之境界淡泊,懷有“蕭遠淡泊”之心,才能將筆墨在“虛”“實”間運用自如,其作品才能達到“神妙處”。

擔當作品中對于“靜”的體現大多是通過山水、漁翁的祥和之態所表露出來,而這類作品也貫穿于擔當繪畫生涯的始終,例如《漁舟唱晚圖》《高士圖》《如讀陶詩》冊頁等作品,都給觀畫者和諧、靜謐之感。在圖畫中可與畫家相通,感受到內心的“淡泊”與“虛靜”,深刻體味自然與人類的融和。

中國山水畫的體系中,“虛”“靜”“淡”的思想貫穿于其間,尤其是在文人畫的發展中,更是引導了文人畫之意境的走向。擔當便是繼承了這一文化脈絡的精髓,將自己的審美體驗和審美追求與“虛”“靜”“淡”之意境相滲透,在繪畫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風格,在不失山水畫之意蘊的前提下,賦予了水墨山水新的生命,這便是擔當對中國文人畫、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的貢獻。

邢文曾于1992 年在《江蘇畫刊》上發表《“五僧”說》,將擔當與“清四僧”的地位并列,稱為“五僧”;云南省博物館李昆聲在1995 年出版的《云南藝術史》中,也將擔當列為“五僧”之一。擔當與“四僧”所處同一個時代,且比他們四人年長,“四僧”中漸江小擔當17 歲,髡殘小擔當19 歲,八大山人小擔當33 歲,石濤小擔當37 歲。漸江的繪畫風格多受倪瓚的影響,其詩云“迂翁筆墨予家寶,歲歲焚香供作師”,這與擔當“倪迂有三味,冷過我為僧”極為相似,然而對比擔當與漸江之作,漸江冷峻,擔當飄逸,各有千秋,水平不分伯仲。髡殘、石濤與擔當的繪畫風格相比,邢文先生說道:“擔當、髡殘、石濤,三家山水,皆見縱放筆致。擔當,禪心冰骨;髡殘,亂頭粗服;石濤,惡墨柔痕。然擔當山水之冷、逸則非二石所能夢見?!雹舛鴵斉c八大山人縱有相同的文化淵源,同為禪宗曹洞宗之傳人,且師承關系也相類似,其畫風都以筆簡意繁、蕭疏寒寂為主,且皆愛山水小品,但二人又各有所長,八大山人畫風冷而恨,擔當卻冷而逸,在將禪宗思想融于繪畫的程度上,擔當應更勝一籌,擔當參禪較之八大山人更為純粹,從其禪詩中便可深刻體會。擔當繪畫作品的氣韻、筆墨與“四僧”相比應為并列,應該說“五僧”說的提出并不無道理。然由于歷史原因與地域差異,擔當被埋沒于歷史的長河中,令人遺憾不已。

擔當的繪畫作品在當今重新受到重視,關鍵在于他完美地展現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道路和方向,尤其是在繪畫藝術精神方面。擔當繪畫藝術的高峰,是在中國文人畫發展的豐富積淀下生存崛起的。他是在董其昌“文人畫”理論體系發展成熟之后出現的畫家,故而其繪畫汲取了前輩大師的精華,再加上他將純粹的禪宗思想融會于繪畫思想中,從而其山水畫被賦予新的藝術涵義,即是一種對現有藝術表現與形式的超越,創造了一種心境與禪境相結合的心象?!拔娜水嫷谋举|在于勇敢地超越客觀世界,將繪畫模仿自然、表現外部世界提高到表現畫家精神世界的高度,是藝術家自覺的解放自我,發現自我,尊重自我,沖破中國繪畫長期的實用主義枷鎖,成為精神的藝術寄托的集中體現”。?擔當的繪畫,尤其是其山水畫,正是這種精神藝術的深刻體驗與實踐的佼佼者。

擔當 高士圖 108cm×59.3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擔當 登高圖 115.4cm×41.5cm 綾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石濤在《苦瓜和尚錄》中說道:“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能受蒙養之靈,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無筆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變蒙養之靈,是有筆無墨也”。?墨是要靠筆的精神來表現,而筆的神韻則來自生活、自然的體驗與感悟,即是對生命的審視拷問。擔當在筆墨間融入了對生命的理解,通過筆墨體現對生命、自然的感悟,因此,擔當的筆墨透出的是一種生命的、生活的、自然的靈性,是一種“心印”的顯現。擔當的作品無論是畫軸、手卷還是冊頁無不精彩奪目,其畫面的意境、構圖、用筆、用墨、章法無不用心良苦,而這種用心又是一種不自覺的意識所驅使,并非矯揉造作。其作品給欣賞者筆簡意繁、老辣生秀、靈動致遠、深厚雄健之感,且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屋一人、一水一舟均可暢其意達其形,在筆墨間蘊含著靈動與韻致,將其生命的形態在畫面中達到佳境。

縱觀擔當的藝術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觀其一生的藝術經歷可知擔當在成為大家之前,經過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從小深受其祖父儒家思想的影響使其有“治國平天下”之胸懷,而仕途受阻又使他逃于老莊的“無為”之境,最后又因社會、歷史、朝代更迭,將其最后一絲“反清復明”的希望毀滅于逃亡路上,無奈下遁入佛門,靜心參禪。如此這般的生活經歷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對于特定的人而獨特打造的。在社會變遷的歷史環境下,擔當是一個歷史悲劇人物,而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又是幸運的,他不僅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坎坷的經歷使得他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情感更加豐富,在積累了前人的創作經驗基礎上,擔當將“文人畫”的精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清初云南一帶的習畫者無不爭相學習、收藏擔當的畫作,且其作品流傳至江南,受到石濤的贊許。

擔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幅幅傳世之作,更多的是其獨特的藝術創作精神?!昂笕藢η叭怂囆g成就的繼承與發展是時代發展對藝術傳統精華選擇的必然結果?!?擔當的成就在于他超越了時代與社會的變革,達到了跨越式的傳承。相信在今后的藝術發展道路上,擔當的藝術精神將會有眾多的后來者所繼承與發揚。

擔當 《如讀陶詩》冊頁之四27.8cm×37cm 紙本水墨 云南省博物館藏

注釋:

猜你喜歡
董其昌水墨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水墨
“意境”這樣實現
———《“意境”如何實現———惲壽平意境觀念研究》評介
董其昌的面具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潑盡水墨是生平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臺北故宮猴年大展:董其昌書畫特展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