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2020-05-03 13:44敬小莉
科技風 2020年13期
關鍵詞:提升措施教學質量

摘?要:生藥學課程內容領域較廣、術語多且雜、藥物種類多,是一門多學科的課程。目前,在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方面,還存在著內容重復單調死板、教學方法傳統、實驗教學不足等不問題,需要改變教學模式,促使教學方法多元化;注重趣味教學,突出重點;改變考核模式,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調整課程開設順序,介入新技術,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藥學;教學質量;提升措施

生藥學是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一門結合天然藥物化學、重要學等學科內容,以藥用植物學為基礎,研究生藥來源、產地加工、品質評價等問題的學科。長期以來,在生藥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內容枯燥、易學難記、知識點多,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由此,如何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成了教師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1 生藥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弱

藥學專業學生要具備一定的中醫藥理論知識基礎,才能學好生藥學。但目前,學生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弱,藥學專業對應的課程安排較少。并且生藥種類繁多且聯系少,知識點難記易忘,各地使用差異大,學生學習效率差,學習動力不足,不重視生藥學,導致學生基本理論和實操掌握不扎實。另外,傳統生藥學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但目前,隨著教學教育改革不斷的進行,生藥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由于生藥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生藥標本接觸得少,在鑒定生藥方面,學生無法分辨生藥質量的好壞,“看、摸、聞、嘗”等最基本的性狀鑒定,學生根本無法運用,嚴重影響了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1.2 教學方法單一,重點不突出

生藥學內容繁雜,性狀鑒定和顯微鑒定是生藥學基本教學內容,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下,生藥學教學主要以理論講授為主,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模式來講授各論部分每一味生藥,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并且,由于學生對顯微鏡操作不熟練,顯微鑒定僅僅安排幾節實驗課,根本無法觀察到生藥的顯微特征。同時即便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學生摸不到、聞不著,僅僅是讓學生在屏幕上看到各種生藥的圖片,色差等無法了解和掌握,實踐意義不大,嚴重阻礙了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生藥學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各論包含的生藥上百種,學生學習難度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照本宣科、重點不突出,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導致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的能力較差,考前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嚴重的阻礙了生藥學教學質量。

1.3 相關學科知識儲備不足,實驗教學不足

生藥學開設時間一般在第二學年,涵蓋的知識范圍較廣,為了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應牢牢掌握相關基礎學科知識,更好地理解生藥學知識。但目前,在生藥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基礎學科知識儲備不足,課程開設順序不合理,相關學科知識儲備不足,嚴重的影響了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實驗課堂雖然可以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增強學生對術語的理解和促進藥材鑒定能力的培養。但在生藥學教學過程,學生不重視實驗課程,實驗內容單一,實驗課時較少且均是顯微看圖。根據教師的步驟,學生重復驗證之后,繪圖和書寫實驗報告缺乏探索和創新能力,做實驗時只圍觀不動手,實驗課程考核標準不明確,導致實驗教學不足,嚴重影響了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2 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改變教學模式,促使教學方法多元化

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的模式,根據學情,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靈活選擇教學模式,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使教與學一體化。如:教師可以將豐富有趣的生藥圖片、標本和影視資料,采取直觀教學法向學生展示;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利用手機APP、網絡等資源對生藥的鑒定特征進行學習,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環境中(野外、藥房等);講用藥案例或者事件引入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這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從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從而在感知、體驗、熏陶中,使學生頓悟并建立新的知識認知體系,提升學生抽象思維和創新能力。

生藥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想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應結合多媒體、生藥標本、顯微鏡、化學儀器等多種教學工具,不能簡單地講授理論知識。由于在校學生對生藥接觸得少,為了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相應的每一味生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應的標本發放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對照書本上的描述進行性狀鑒定。為了方便日后復習,還可以讓學生借助相機、手機、電腦等工具,將生藥照片保存下來;為了讓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生態,可以讓學生保留生藥標本,或者自己編號完成一本生藥標本,將標本黏貼在教材相應的內容旁邊;為了達到較好的學習目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藥知識競賽,并讓參賽學生隨機抽取卡片,將生藥名變成小卡片,并在規定時間內說出卡片上生藥的來源和性狀特征,課余時間還可以相互測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2.2 注重趣味教學,突出重點

生藥學研究內容多且廣泛,很多藥材來源模糊不清、產地“張冠李戴”,堅定內容抽象且相似性較高,容易混淆。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易混淆知識點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入生藥史料和民間故事,或將散亂混淆的鑒定要點串聯成口訣,促使生藥學教學生動趣味、易懂易記,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另外,生藥學知識繁雜,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多,學生反映學習很吃力。因此,在生藥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少而精”,突出重點。如:非重點內容交給學生自學,重點生藥、名貴藥材、道地藥材重點講述,從而促使學生在自學的同時,通過查閱資料積累更多書本上沒有的專業知識,避免學生產生依賴心理,最終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將冬蟲夏草摻假現象、關木通中毒事件等一些實用案件引入到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講授重點生藥時,可以給學生總結一些諸如海馬-馬頭蛇尾瓦楞身;野山參-蘆長碗密棗核艼等鑒定經術語,促使學生好記易懂,寓教于樂,使學生記得輕松,學得高興,還不容易忘掉。為了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后,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藥材市場、參與生藥標本制作,鞏固所學知識。

2.3 改變考核模式,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目前,在生藥學考核中,主要是期末筆試,是以“期末考試(70%)+平時分(20%)+實驗操作(10%)”的形式考核。為了增加自己的學習成績,學生通常在考試前進行突擊,但考后,自己的運用能力缺乏,導致“高分低能”。因此,教師應改變考核模式,優化教學效果。如:上調實驗操作的比例,降低期末筆試比例等,將簡單易混淆的生藥真偽辨識納入

考核范圍中,將章節測試納入考試范圍中;通過增設基礎學習考核,強化學生的實操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促使學生夯實理論基礎,優化教學效果。另外,教師要通過增加實踐機會開闊學生的視野、深化其理解,如:參與生藥的采收加工過程,建立校園植物園與讓學生觀察生藥的生長形態特征;增設野外標本采集課程,提升學生鑒定辨析能力,讓學生對相似藥材進行實物對比;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為學生提供進入企業學習的機會,提升教學質量。

2.4 調整課程開設順序,介入新技術

生藥學各論部分的講授常常涉及基礎學科知識。因此,生藥學不得隨意調整課程順序,必須開設在中醫學基礎、藥用植物學、藥物化學、藥理學等基礎課程之后。如果學生對之前學習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好,為了確保學生聽得懂、學的透,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復習,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將相關知識點串聯起來。另外,目前,隨著中醫藥事業的不斷發展,生藥鑒定中介入新技術,如:HPLC-DAD/MS-DS、HPLC-NMR等技術,不能只對生藥鑒定局限于性狀鑒定、顯微鑒定上。因此,生藥學教學應在傳統講授的同時,融入新技術介紹,彌補傳統鑒定方法的不足,讓學生在隨后的實習中能夠運用各種先進技術進行生藥鑒定,促使塔恩從微觀角度準確判斷生藥質量的好壞,提升生藥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春霓,黃福榮,陳珍,李佳莉.《生藥學》混合式教學與翻轉課堂[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02).

[2]吳孟華,張英,周光雄,曹暉.師帶徒模式引入生藥學教學的探索[J].藥學教育,2018(06).

[3]錢慧琴,秦晶晶.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生藥學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9(07).

作者簡介:敬小莉(1985-),女,漢族,四川達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藥品種質量與資源開發的教學、科研工作。

猜你喜歡
提升措施教學質量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云模型及其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部分)
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區域物流業發展對縣域經濟的影響芻議
立意為先,謀篇布局,揣摩細節
關于提升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