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優勢及困境分析

2020-05-06 09:21于波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科技類精準政府

于波

摘 要:科技類社會組織具備良好的組織和人才基礎,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為貧困地區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但其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對其他貧困治理主體的依賴,加之在承接精準扶貧職能時責任和定位不夠清晰等原因,扶貧成效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分工,推進科技類社會組織去行政化,激發組織活力,以期更好地服務于精準扶貧。

關鍵詞:科技類社會組織;精準扶貧

隨著精準扶貧方略的出臺和推進,給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戰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精準扶貧要求社會組織能夠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多樣性和全面性的服務。同其他社會組織相比,科技類社會組織在助力精準扶貧上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科技類社會組織的優勢

目前,學界對科技類社會組織并無統一定義,李研等人將科技類社會組織定義為“科技類社會組織是指那些擁有合法地位,通過開展與科技相關的公益性活動,所有能夠促進創新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袁燕軍等人認為科技類社會組織是指“科協所屬的各類社會團體,包括學會、協會和研究會,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還包括以協會形式注冊的科技產業聯名,以民辦非企業單位注冊的新興科研機構等一大批新興社會組織”。結合《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中的規定,將科技類社會組織界定為以促進科技發展和普及為宗旨,涉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相關學科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分類來看,科技類社會組織主要分為“理科類、工科類、農科類和醫科類、綜合學科類、委托管理類和高??茀f七類”??萍碱惿鐣M織能夠“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助力自主創新”。

(一)具有良好的組織和人才基礎

科技類社會組織對成員的專業性和學術性要求較高,使其在招募成員上有一定限制,但由于同科協、科研機構和高校存在天然的聯系,這一點并未成為其發展的阻礙。從中國科協官網公布的數據來看(見圖1),截至2018年,我國共有全國性學會210個,省級科協所屬省級學會3462個,全國學會從業人員3825人,省級學會從業人員31406人。各級科協組織3142個,各級科協從業人員39672人,企業科協20312個,企業科協個人會員290.2萬人,高??茀f1374個,高??茀f個人會員72.8萬人,街道科協(社區科協)12184個,個人會員67.4萬人。鄉鎮科協22012個,個人會員142.9萬人。農技協7.8萬個,個人會員1166.3萬人,其中在民政部門注冊的農技協3.9萬個??梢?,無論是在組織數量上還是成員數量上,我國的科技組織都已經形成了規模。另外,基層科協覆蓋了農業、企業、高校、社區和鄉鎮,范圍比較廣泛。

(二)具有較強的推動社會創新能力

服務社會是科技類社會組織重要的功能之一,科技類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途徑之一就是推動社會創新。僅2018年,中國科協及各基層科協共推動創建雙創服務平臺/中心793個,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3383項,分別涉及雙創競賽、論壇、展覽、雙創咨詢、教育、培訓、雙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種類,還“簽訂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項目合同2449個。參與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科技工作者14.7萬人”。同時,各級科協還對組建專家工作站給予大力支持,牽頭組織專家進站,并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從圖2可以看出,專家工作站和專家工作團隊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專家進站人數持續增加,盡管參加服務團隊專家人數主要呈現出上漲趨勢,但在2016年略有波動,2017年這個數值的增長非???。兩級學會主要完成了研制技術標準的工作,2018年制定技術標準990個。各級科學類社會組織還通過舉辦學術會議、科普宣講活動、專題展覽等方式來推動社會的創新。

(三)具備較高的科技服務能力

科技類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專業技術服務、資源服務、技術轉化服務等。貧困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差、教育水平低、產業結構不合理、地方管理能力不足的老少邊窮地區,需要得到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幫助,而社會組織在協調專業人才、行業資源、產業信息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科技類社會組織擁有大量專業的科技人才,可以通過下派技術人員和專家實地服務的方式,為貧困地區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培訓以及咨詢服務;也可以為貧困地區提供信息、數據、設備共享等服務;還可以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完成需求對接和促進技術成果的轉化,提高精準扶貧的效率,提升精準扶貧的效果。

二、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困境

盡管科技類社會組織在扶智、賦能方面具有較強優勢,但不可否認,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困難既包括科技類社會組織在自身發展上的困難,也包括組織與精準扶貧對接中的困難。

(一)科技類社會組織自身的發展困境

1.受管理體制影響,發展缺乏活力。目前,科技類社會組織還主要是以學會、研究會等形式存在,同科協、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聯系十分密切,甚至一些學會、研究會還掛靠在政府部門,其管理人員本身就是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萍碱惿鐣M織的去行政化程度不高,在資源調配、人員管理、資金支持上對行政部門的依賴性較高。這同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的規律相悖,制約了科技類社會組織的發展。同時,政府的運作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對組織的發展產生影響,有學者認為,盡管社會組織同政府之間的互動頻繁,但二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并不是平等的伙伴關系。處在長時間不對等的互動下,政府對社會組織產生了一種“嵌入式”的影響,使社會組織對政府產生無意的模仿,這種模仿使非政府組織的去行政化進展并不順利,也不利于組織的自我行為選擇。一方面,我國的科技類社會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對政府有較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它們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還相對較弱。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社會組織發展起步較晚,由于各項規章制度的限制,在獲取組織發展所需的資源上受到制約,存在著資源依賴行為。處在“強政府弱社會”的背景下,現有的科技類社會組織要么來自于政府部門的改制,要么是在政府倡導之下成立的,盡管也存在部分自發形成的組織,但還難以形成規模。這種模式之下產生的組織,自身占有和協調資源的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只能通過對政府的依賴獲取生存所需資源,甚至形成制度性依賴。

2.社會服務屬性不強??萍碱惿鐣M織社會屬性不強的原因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組織同政府之間存在著資源依賴,所以組織的行為必須受制于政府,很難獨立。這就使得組織行為和目標更加傾向于“對上不對下”,會考慮政府的需求,為了完成政府的委托而從事活動。二是我國的科技類社會組織發展還不夠成熟,學術性團體的屬性比較明顯,以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直接服務社會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三是科技類社會組織在發展中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時又“依附”于政府,缺少主體意識,缺乏參與社會事務的主動性,限制科技服務社會能力的發揮。

(二)與精準扶貧對接的困境

1.承接精準扶貧方式不夠明確。盡管近年來,政府同社會組織在進行職能轉移時主要通過招投標的形式,也會與中標機構簽訂正式的合同,并且有比較完備的監督和評估體系。但是由于科技類社會組織同科協、學會的關系比較密切,由這類社會組織承接的職能往往由掛靠單位進行定向委托,這對那些缺少獨立生長的組織來說不夠公平。并且,定向委托的方式也容易導致職能轉移方式不夠正規,口頭委托多于正式協議,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評估過程不夠嚴謹,工作推進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較弱等問題。

2.協調資源能力不足??萍碱惿鐣M織參與精準扶貧需要長期推進才能夠顯現成效,因此,對于科技類社會組織能夠調動和協調的資源有較高的要求。當前,科技類社會組織在資源占有和協調上呈現相對乏力的狀態。社會組織主要通過政府撥款、社會募捐和非營利組織提供有償福利服務獲得收入。同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不同,社會對科技類社會組織的了解較少,相對而言愿意投入的資源也比較有限,科技類社會組織在提供有償福利服務方面的經驗還不夠,較難形成規模。

三、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展望

精準扶貧需要在政府的主導下,多方合作共同推進??萍碱惿鐣M織要想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也需要其他扶貧力量的協作。

(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分工

精準扶貧是科技類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內容之一。因此,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在促進科技類社會組織良性發展的同時,鼓勵其更好地參與精準扶貧。政府部門要將科技類社會組織承接的扶貧任務進行清晰劃分,明確科技類社會組織能夠承擔的部分。同時,還應與承接任務的科技類社會組織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彼此的職責以及評估體系等,以確保后續的工作能夠規范化、有序化和制度化推進。

另外,有學者依據登記性質,將科技類社會組織分為科技類社會團體、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科技類基金會三類。這三類組織在組織特征和功能定位上都存在著差異??萍碱惿鐣F體的優勢在于搭建科研交流平臺、服務政府決策、進行科學普及等;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優勢在于促進產學研融合,增強創新能力;而相對于前兩類組織,科技類基金會的優勢在于籌集和優化資金,協調資金配置,助力科研創新。因此,在轉移精準扶貧職能時,政府還應考慮不同科技類社會組織的優勢領域差異,來合理分配其在精準扶貧中的任務,并與承接工作的社會組織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

(二)推進去行政化進程,提升科技類社會組織扶貧活力

科技類社會組織存在雙重化管理,既受自身組織體系管理,又要服從政府相關部門,特別是組織掛靠部門的管理,很難激發組織活力。因此,需要推進去行政化進程,使科技類社會組織完成從雙重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轉變。從人員上看,要改變工作人員的雙重身份,不能由政府部門公職人員兼任,需要招募專職人員。從資源籌集渠道上看,要改變主要依靠政府撥款的籌集模式,應向多渠道籌集轉變。

(三)協調資源,提高扶貧能力

科技類社會組織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科研平臺,這是其他社會組織不可比擬的優勢資源??萍碱惿鐣M織通過推進科技普及、提供決策咨詢、促進成果轉化等形式助力精準扶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還可以進一步發揮優勢,拓寬思路,以取得更好的幫扶效果。不僅可以將專家送到貧困地區提供現場服務,還可以將貧困地區的相關人員請過來,通過開放實驗室、科研平臺等提供更高級別的服務。另外,科技類社會組織還要吸引社會資源,并同其他參與精準扶貧的組織、機構和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信息和資源的互補與共享。

(四)建立科技扶貧的長效機制

扶貧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科技的持續助力??萍碱惿鐣M織應該在智力扶貧、產業扶貧等領域多下功夫。智力扶貧離不開教育和信息??萍碱惿鐣M織不僅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實地提供服務,更要依托人才智力優勢,精準發現有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的當地人員,向他們輸送先進理念和技術,提供實用技能培訓,為貧困地區建立本地智庫。同時,還要結合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打造適合當地的產業經濟,幫助貧困地區構建產業支撐體系。

參考文獻:

[1]李研,李哲.科技類社會組織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J].科研管理.2015.11.

[2]袁燕軍,王善杰.淺析科技類社會組織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和作用[J].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2014.21.

[3]鄧元慧.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J].學習時報.2018.9.12.

[4]劉鵬.從分類控制走向嵌入型監管:地方政府社會組織管理政策創新[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9.

[5]潘建紅,楊珊珊.試論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功能與建議[J].社會工作.2018.6.

[6]朱喆.科技社團資源依賴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

[7]王曉芳.新時代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34.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科技類社會組織參與河南省精準扶貧的路徑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8240041049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1.華東政法大學;2.信陽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科技類精準政府
月度薦書單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二首
入圍2016 IDEA金銀獎的18款科技類產品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二維碼在科技類學術期刊中應用的思考
我國食品科技類高影響力期刊近年學術影響力動態分析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