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框架中高校思政課程的教學創新

2020-05-06 09:12葉婷婷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教學創新新媒體

葉婷婷

摘? 要:我國高校在組織好專業課程教育工作的基礎上,還應重視思政課程的教育工作,確保人才培養的方向性與導向性,提升學生的思政道德素質水平。授課教師在堅持傳統教學方式的前提下,還可以借助于新興媒體進行教學創新,實施多元化教學,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改革考核方式,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完美結合,不斷提升這門課程的新穎度、吸引力、時效性與實效。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政課程? 教學創新

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培養出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這就需要各個高校在強化專業教育的基礎上,還應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來組織好思政課程的教育工作,確保人才培養的方向性與導向性,提升學生的思政道德素質水平,讓這些人才都能自覺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貢獻。新時代我國高校思政課程的組織與開展,除了加強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可以借助于新興媒體,實施多元化教學,新媒體框架下我國高校思政課程就應積極實施教學創新,不斷提升這門課程的新穎度與吸引力。

1? 新媒體框架內高校思政課程呈現的新趨勢

1.1 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斷提升

我們黨、我們國家向來重視思政教育工作,教育部以及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都鼓勵教師實施教學創新,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背景中,教師一直發揮出主導作用,教師主講、學生主學,通過師生的互動與結合來完成思政教育。新媒體框架中,這種教學方式就應得以更新,因為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比如翻轉課堂、微視頻、慕課等,教師的主動性地位開始下降,學生的主動性不斷上升,教師發揮出引導作用,給學生提升學習資源、教學視頻、學習資料等,鼓勵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線下學習,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這樣就有助于延長學習時間,充分開辟第二課堂,同時教師還能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

1.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傳統的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般以老師的理論講授為主,在理論課結束后,教師在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實現完整的學習過程。這種做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可以強化理論學習過程,不利的方面是實踐環節的課時不足,影響了實踐教學的實施效果。新媒體框架中,由于理論課的授課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思政課程的教學就必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同時新媒體也為思政課程的理論實踐相結合提供了現實可能與操作便利。新媒體技術提供了極大的教學便利,教師不再單單依賴教室進行課堂授課,還可以在實踐場合、愛國教育基地、紅色紀念館等場合進行現場理論教育,實現理論講授與時間參觀的完美結合,即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又可以增加現場的心靈感悟,達到心靈的震撼,從而實現思政課程教學的雙重效果。

2? 新媒體框架內高校思政課程教學創新的指導原則

2.1 不斷提升思政課程的時效性與時效性

新媒體框架中,應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新興媒體技術,不單單是一種教學技術,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教學理念,帶來了新的教學觀念,推動了思政課程的教學變革。新興教學技術不單單給教學帶來了便利,最主要的目的還應是為思政課程的教學為服務,從本質上而言就是為了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新興技術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基礎上來提升這門課程的吸引力,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政課程的課堂上來,通過思政課程的開展來組織德育教育工作。故此,我國高校思政課程的授課教師就應運用新媒體技術來提升思政課程的時效性、實效性,用豪邁的氣勢來感悟學生,用振奮的精神來鼓舞學生,用先進的理論思想來引導大學生群體,用高尚的品德思政來武裝大學生群體,既要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又要潤物細無聲,讓思政課程真正走進大學生群體的心靈深處。

2.2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教育事業服務

前文所述,新興媒體技術不單單是教育技術,更為重要的是教育理念,這種媒體技術的運用最終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教育事業服務,為高等教育目的的順利實現而服務。我國高校思政課程的授課教師在利用新興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創新時,必須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把新興媒體技術納入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教育事業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中來。根據這項任務,可以看出,新興媒體技術必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教育事業服務,這是高等教育的導向與方向性要求,這條方針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同時,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培養出又紅又專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這是高等教育的結果導向,高等教育必須確保畢業生的培養質量與價值觀水準。

2.3 重視過程考核

從教育學的規律而言,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具有復雜性、長期性、精神性、示范性等特征,德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此,我國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持久不懈的堅持,需要全體教師的齊抓共管,需要師生的有效互動,來形成學習合力,最終提升這門課程的效果。新媒體框架中,新興媒體技術應用于思政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考核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徹底變革傳統的試卷定成績的單一考核方式,重在過程考核。對學生而言,德育的最終成績、政治思想素質水準、個人道德修養等考核指標,一張試卷很難反映出真實的政治思想表現,這就需要重視過程考核,新媒體技術就應通過信息記載、信息跟蹤的方式來記錄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與學習記錄,還可以記載與微視頻、慕課中的實時互動成績,授課教師在進行綜合評定,從而得出全面的思政課程成績。

3? 新媒體框架內高校思政課程教學創新的實施策略

3.1 積極采用新興媒體技術,發揮思政課程的價值引領作用

根據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授課教師要保持現有優勢,結合時政熱點,通過全方位教學設計、全過程引導推進,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不斷增強問題導向性、理論引領性和文化滲透性,將思政教育落細落實。從現階段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角度分析,“翻轉課堂”“微課教學”“合作學習”等教育教學方法,都是基于新課標的“力的勝任”要求下開發出來的新型教育教學方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開展而言,結合應用多種類型的教育教學方式,也是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有效途徑,從實踐會議精神角度分析,這種多元化教育教學方式的應用,也突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開展原則,提高課堂教學階段對高校學生的吸引力。

3.2 借助于新興多媒體技術,實施思政課程的師生有效互動

從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開展的互動模式構建角度分析,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是目前已知能夠增強師生互動效果的有效途徑,另外,還包括多種形式的新媒體平臺。在新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支持下,高校思政教育開展,除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外,還可依托學生比較熟悉和認同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行式開展教學,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在網絡和社交平臺開辟思政教育教學的新領域,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為學生對思政教學理念和要求的實踐提供便利條件。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學方式的拓展使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從而使學生能更加便利地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思政課程學習,有目的地在學習和交流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取得切實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英杰.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交通高等院校就業指導中的重要性[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0.

[2] 余衛寧.高等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

[3] 彭楊.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解析[J].考試周刊,2017(11):34.

猜你喜歡
教學創新新媒體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