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如何借助PPT指導漢字筆順教學

2020-05-06 09:12王穎穎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新媒體

王穎穎

摘? 要:筆順教學是漢字教學的重要板塊,關系著學習者能否透徹理解漢字結構,掌握正確的書寫順序。以往用于漢字筆順教學的方法大多停留于靜態層面,如教材解析、板書呈現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筆順教學的直觀性與靈活性。因此,現立足于建構主義思想,利用PowerPoint軟件(簡稱PPT)探索新媒體背景下的創新化漢字筆順教學路徑,以期為語言教學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新媒體? PPT教學? 漢字筆順

漢字是一種兼具藝術性、功能性及人文性的文化瑰寶,對于各階段教學工作的開展均有著支撐意義,屬于基礎教學的一類,對于教學工作的規范性有著較高要求。受諸多客觀因素影響,當前漢字教學中,筆順規范性一直存在較大問題,與教學意識的匱乏、教學形式的不嚴謹均有著密切關聯。因此,為規范漢字筆畫筆順用法,現結合新媒體背景優勢,以PPT為媒介,探討用于強化筆順教學功能的具體方法,概述如下。

1? 簡述當前漢字筆順教學現狀

(1)重要性認知不足。

互聯網環境下,各類新媒體平臺雖為教學條件的改善帶來了較大契機,但同時也對漢字筆順的規范化教學意識形成了一定沖擊。在以往,漢字的交流與傳達大多依靠書面形式進行,人們對于漢字書寫的字形、順序的認知程度能夠在日常應用中得以加深,且更為關注筆畫、筆順等書寫細節[1]。但在當前新媒體背景下,利用漢字交流的平臺則更多依托于互聯網渠道,“打字”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寫字”。在這一趨勢下,教學工作對于漢字筆順教學的側重性便逐漸偏移,對于書寫順序規范性、標準性的重要程度也缺乏正確認知,長此以往,標準筆順用法的普及度將大大降低,不利于筆順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2)輔導資料混亂化。

漢字教學中,教師大多立足于教材資料展開授課,學生課后所接觸的輔導資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最終學習成效、知識拓展與鞏固程度。但就目前市場常見的輔導資料來看,由于缺乏標準的編寫體系,且出版平臺冗雜不一,加上編者自身認知水平影響,時常出現漢字筆順不一的現象,其中摻雜的錯誤信息在難以分辨的情況下極易對學習者產生誤導,也直接影響著筆順教學工作的準確性[2]。例如,在“火”字的筆順拆解中,一部分輔導資料所列出的第一筆畫為“丶”;部分所列出第一筆畫則為“丿”,兩者沖突之下,學生易產生認知混淆,難以分辨其正確性,可能直接導致錯誤認識的形成。

(3)教學形式統一化。

《新課標》要求下,漢字教學工作更趨于具體,如劃分為僅需識讀的部分與需要掌握書寫方法的部分[3]。一般來說,在漢字筆順教學當中也應當遵照這一要求進行類別劃分,針對簡單易學的漢字,以具體掌握筆畫順序、重點訓練書寫形式等方法開展重點教學;針對筆畫繁雜的生僻漢字,則作為延伸拓展性內容進行識讀教學,以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達成最優教學目標。但部分教師在教學形式設置上傾向于統一化教學,即針對不同類別的漢字以相同的筆順教學方法進行套用,且在教學目標方面未做明確區分,使得學生在過度拔高的學習要求面前,時常陷入“顧此失彼”的僵局,反而對漢字筆順用法難以確切掌握。

2? 新媒體背景下借助PPT開展漢字筆順教學的路徑

(1)強化筆順規范意識建設,設計PPT教學課件。

針對漢字筆順規范性認知度不足的問題,首先可結合新媒體背景環境,轉互聯網劣勢為優勢,利用新媒體技術的靈活性、直觀性,將其作為筆順教學的創新手段,重新建立起學習者對于漢字筆順重要性的正確認知[4]。例如,PPT作為Office軟件當中最具動態效果的呈現板塊,可作為漢字筆順教學的重點渠道,通過PPT教學課件的設計來為學生呈現動態化的筆畫順序、結構,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達成鞏固漢字認知基礎的重要性。

PPT軟件設置中,漢字輸入的格式為html,即表示不同的文字符號各代表著一個獨立整體。依托于這一特征,在設計PPT課件時,可首先對其進行元件轉換,使其呈現為不同形態的筆畫圖形,將漢字拆分后各自以獨立形式存在。在將漢字不同部分分解為單獨的圖形對象后,通過PPT軟件中的移動功能向學生演示漢字組成的過程,讓學生直觀了解漢字動態制作方法,從而于無形間掌握正確的筆畫順序。例如,在“國”字筆順教學中,可首先利用PPT軟件拆分為“口”“王”“丶”3個部分,分別將不同部分轉化為圖片形式,依照排列順序依次插入,再利用軟件中“編輯藝術字”等功能完成重組、字體設置等操作,將“國”字的具體構成形式清晰地呈現于學生面前。通過類似課件的設置,既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漢字的正確構成,也能夠在字形演變過程中深化學生對于筆畫順序的印象,有利于推動教學課堂的有序構建。

(2)利用軟件動畫展示效果,呈現PPT書寫過程。

以建構主義為導向,在利用PPT課件展開漢字筆順教學時,為最大化發揮PPT軟件的動態呈現效果,可嘗試立足于真實場景的模擬,將筆畫順序書寫的過程以動畫演示的效果呈現于學生面前,從而強化教學效果的生動性,更便于學生輕松掌握[5]。利用PPT軟件中自帶的“自定義動畫”功能,可將筆畫組成的過程進行分解并展示,以動畫形式對漢字書寫過程進行模擬,從而規避各種混淆問題的產生。

具體利用步驟為:首先,依照漢字筆畫的特征進行分類,各為單一方向、合成方向。PPT動畫展示功能中,所能實現的效果僅上、下、左、右4類,其中單一方向筆畫的漢字可僅僅利用其中一種效果進行展示,如“丨”“丿”等;而合成方向筆畫的漢字則需要以兩種及以上的效果進行展示,如“乙”“丁”等。設置對應展示效果后,分別將圖片導入,進行位置調整,并擦除多余效果,以連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不同漢字的組成順序與書寫方法,使演示過程呈一體化效果。通過這一方法的利用,可有效解決常規教學方法中僅僅依靠教材學習的弊端,且清晰的演示過程也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容易混淆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3)自主設計動畫放映形式,突出PPT情景色彩。

在動畫設計基礎上,如要最大限度凸顯PPT教學價值,使之真正融入課堂,還需教師從教學技巧、教學方法的方向著手,在放映教學PPT動畫的過程中穿插適當情景色彩,脫離以往套路化教學形式,真正實現精細化、精準化的漢字筆順教學效果。

在利用設計好的自定義動畫展開漢字筆順教學時,首先可確定主要教學方法,而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觀看,利用必要措施將學生帶動到參與行為中來。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分析漢字的組成形式及正確筆順,按照自身理解,寫下漢字筆畫順序遞進過程,期間利用PPT動畫放映的暫停功能,學生每寫下一個步驟,教師便按下播放鍵,供學生對照自己的思考成果,判斷對錯,如有錯誤便按照動畫中給出的標準答案進行改正。完成步驟分解播放后,教師可再以連續播放的形式展現整體過程,或直接在幻燈片中設置“延遲”“計時”等操作來控制播放效果,具體以學生的理解消化進度為準。通過這一方法的利用,學生參與課堂的實感將大大提升,避免了“只看不學”等問題的出現,同時也使得PPT教學過程更具情感色感,對于深化教學成效有著重要意義。

3?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漢字筆順教學的重要性,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強化教學效果已成為關鍵課題。新媒體背景所帶來的優勢與沖擊均相對明顯,教師需要切實立足于實際教學現狀,把握學生心理特點與漢字認知基礎,巧妙利用新媒體渠道下的教學路徑,將PPT等軟件的實際效用滲透到筆順教學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 馬瑤.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漢字筆順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魯東大學,2018.

[2] 何夢雅.多媒體技術在初級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8.

[3] 安瑞.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對外漢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7.

[4] 陸華,李業才.筆順規范問題與對外漢字教學應對[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24):105-106.

[5] 劉丹青,任翔.漢字筆順教學軟件設計中若干認知問題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20):12-15.

猜你喜歡
新媒體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
新形勢下精品圖書的內容策劃與藝術設計創新
報紙副刊的傳播意義與運營策略研究
真我與偶像:新媒體語境下的明星與粉絲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