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實踐

2020-05-06 09:12劉文靜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幼兒閱讀閱讀方式語言發展

劉文靜

摘? 要:教育信息下,幼兒語言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可行的教育渠道和方式也得到更多關注?;诖?,該文以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作用為切入點,就其豐富詞匯量、提升學習興趣、發展持續性等積極價值進行簡述,再對國內外現有積極經驗進行分析,進一步明確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推動效果,最后對上述內容進行匯總、提煉,獲取結構化理論,就相關實踐建議進行重點論述,給出閱讀的漸進性、閱讀方式的多樣化、興趣愛好優先原則等內容,并分析相關建議的實踐方式,以確保其高??尚?。該文的主旨在于結合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特點,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等信息,多角度、多渠道提升幼兒成長、發展效果,并以閱讀作為切入點,為后續工作的持續開展提供思路,為閱讀教育、生活化教育、長期教育等模式的進一步運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信息? 幼兒閱讀? 語言發展? 閱讀方式

教育信息是指在教育過程、教育系統中傳遞的信息。教育信息下的教育活動應更多強調信息的有效運用,結合被教育者特點,發揮信息價值,選取合適的方法予以具體運用。就幼兒而言,其語言發展為教育工作的直接目標之一,教育信息下,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得到重視,其長期性、適用性和可行性優勢均較為明顯。該文嘗試分析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實踐等內容。

1? 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作用

1.1 豐富詞匯量

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之一,是詞匯掌握運用水平,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可豐富其詞匯量,為語言發展奠定基礎。如在學前階段,給予幼兒入門閱讀相關練習,使其掌握漢語拼音、常見名詞、動詞、形容詞含義,進入小學階段后,牢固的基礎可有效改善其學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語言學習帶有知識持續積累的基本特點,詞匯量的積累也具有長期價值,且相似詞匯的多樣變化,也可在該階段得到一定程度的滲透,使詞匯量的增長呈現弧面延伸,更具價值。

1.2 提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學習一部分是天性使然,另一部分也受到興趣引導。就語言發展而言,此前學者認為持續的練習、運用和積累,可為幼兒的語言天賦的兌現、語言能力的成長持續提供幫助。荷蘭學者蒙特利斯特認為“沒有興趣的學習是幼兒成長的枷鎖”。在幼兒閱讀中,通過引入契合其群體特點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為語言發展和后續持續學習提供幫助,如以“熊大熊二的故事”作為閱讀材料,幼兒興趣得到保證,也會更主動地嘗試理解文意、學習生字詞、朗讀故事,對語言發展助力良多[1]。

1.3 發展具有持續性

語言發展和閱讀的關聯十分緊密,這種關聯在幼兒階段主要體現在基礎知識的持續吸收、運用兩個方面。例如,幼兒在學習了新知識后,往往會產生運用知識的意愿,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掌握新字詞的讀音、含義,再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引導其將新字詞應用到對話中。該模式下,幼兒“學以致用”的習慣得到培育,語言發展獲取了良性、持續性渠道,可獲取更理想的效果。

2? 現有經驗分析

2.1 國外積極經驗

國外對幼兒教育的研究成果豐碩,且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看,較我國起步更早,也更深入。如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閱讀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尊重幼兒學習的天性,而非以某一個目標進行學習約束。在此理念下,蒙臺梭利鼓勵進行無限制、無直接目標的廣泛閱讀,“泛閱讀”理論需要來自教育機構、家庭和社會的綜合支持,其價值在教育信息背景下依然突出,其充分發揮了興趣導向作用,有助于幼兒知識的持續積累,為語言發展打下更良好的基礎[2]。

2.2 國內積極經驗

國內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研究時間尚短,目前相關學者對閱讀教育的看法莫衷一是。部分學者認為中西教育結合的方式更符合我國幼兒教育的需求。我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集中式積累,之后厚積薄發,提升知識運用、研究能力。也有學者建議重視閱讀教育的廣泛性,采用類似西方教育的模式,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方向而非具體方法。就幼兒教育而言,因其閱讀學習的指向性有限,更適合采用后一種方式,以學習的長期性、語言發展的長期性為著眼點,進行閱讀教育[3]。

3? 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實踐建議

3.1 閱讀方式的多樣化

從實踐的角度看,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作用不容忽視,為予以發揮,可首先提升閱讀方式的多樣性,在傳統書本閱讀的基礎上,引入電子閱讀、陪讀、虛擬閱讀等模式。電子閱讀是指借助各類數字化設備作為閱讀載體,通過電子計算機、智能手機獲取網絡共享池中的資源,保證閱讀資料的豐富性,該措施需借助家庭力量實現、引導、控制。陪讀是指家長陪同幼兒進行閱讀學習,以教授生字詞、保持閱讀的持續性。虛擬閱讀是一種更具實際價值的學習方法,教師、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圖片,引導幼兒通過語言進行圖片描述,圖片內蘊含生字詞、故事情節等教育信息,幼兒在理解圖片、進行講述的過程中,以虛擬模式進行學習、思索,比如圖片內包括“小蝌蚪”“青蛙”“游動”“尋找”等內容,構成“小蝌蚪找媽媽”的完整故事,幼兒可完成對“青蛙”“蝌蚪”等名詞的學習,也可掌握“尋找”等動詞含義,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均得到發展。多樣化的閱讀方式也可共同運用,綜合發揮教育意義作用,改善幼兒閱讀效果、積極促進語言發展。

3.2 閱讀的漸進性

閱讀的漸進性,是指在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構建階梯式學習法,首先嘗試激發、培育幼兒進行閱讀的習慣,再以此為基礎,增加知識內容,最后進行知識的系統串聯,為進一步閱讀學習提供明確的思路和方向。以3~4歲的幼兒為例,該階段幼兒尚不具備主動進行學習的明確想法,其學習行為是下意識的,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各類卡通圖冊、寓言故事,并向幼兒講述圖冊和故事中的內容,使幼兒初步產生進行閱讀的習慣。隨幼兒持續成長,可選取帶有文字、拼音的圖冊和圖片等,鼓勵幼兒進行自行閱讀、朗讀,并指出其中的錯誤發音、多音字等,開始增加學習內容。

3.3 興趣愛好優先原則

興趣愛好優先,是指在教育信息選取、閱讀內容選取的過程中,考慮幼兒的群體特點和個體差異,給予差異化閱讀引導和教育。如幼兒對西方通話故事的興趣較為濃厚,可選取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通過配圖、配文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嘗試,家長講述故事、幼兒聆聽并進行模仿,逐步提升閱讀難度和內容豐富性,借助漸進性閱讀的模式,有效改善幼兒的閱讀成效。

4? 結語

綜上,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作用突出,也具有理想的實踐性。閱讀可提升幼兒語言學習興趣、豐富詞匯量,且能夠持續地推動幼兒語言發展。結合國內外積極經驗,嘗試在教育信息下通過閱讀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可行實踐渠道包括實現閱讀方式的多樣化、保證閱讀漸進性,同時重視興趣愛好優先原則,使幼兒閱讀成為習慣、愛好,持續有效地提升語言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忠芬.教育信息下幼兒閱讀對促進語言發展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29):187.

[2] 金英枚.基于家庭語言教育因素的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7.

[3] 王雪嬌.運用分享閱讀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17(4):55-56.

猜你喜歡
幼兒閱讀閱讀方式語言發展
采用互助式分享閱讀,提高幼兒閱讀水平
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的發展及教育策略探討
淺議語文閱讀教學
分析閱讀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滲透
外來流動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培養的探索研究
給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
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碎片化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