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理念下雨課堂教學應用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2020-05-09 10:46周蘭彭帆
今日財富 2020年12期
關鍵詞:課件課堂教師

周蘭?彭帆

文章基于對翻轉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進行相關分析,以暨南大學大學英語課程開展的雨課堂教學實踐為例,對基于雨課堂支撐下的混合式教學進行初步探析,意在了解該新型教學方式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和課程滿意度。筆者利用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輔助翻轉大學英語課堂,并對參與該課程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了解學生使用雨課堂工具的情況、隨后對成績及雨課堂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證明本實驗取得一定成效。

信息化技術的日新月異帶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與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開始融入新鮮的技術力量, 私播課、慕課、混合式教學、智慧教室等迅速蔓延開來,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進步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活力。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全新的學習方式。就此,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6)指出,高校應鼓勵教師“利用網上優質教育資源改造和拓展教學內容,實施基于課堂和在線網上課程的翻轉課堂等混合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現已成為教育的一大主流, 然而具體結合大學英語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仍屬于新生事物,混合式課堂是否能以及如何能有效地促進大學英語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本文將“互聯網+黑板+移動終端”相結合的雨課堂技術應用引入大學英語課堂,利用雨課堂搜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行為數據,挖掘可用數據,并進行分析計算為大學英語教學實踐過程提供數據化、智能化的技術支持,同時為智慧教學環境的部署及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提供便捷可行的方案,助力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

一、利用雨課堂教學應用開展的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目標

混合式教學的目標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策略。翻轉課堂是將面對面教學與網絡學習相結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在其出現的過去幾年里已經獲得了世界各地教育學家們的青睞。翻轉課堂將傳統的面授課堂和課后作業進行翻轉,學生在課外先完成課程知識學習,然后在課堂內進行作業講解。這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指導學生而不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師在課堂的角色也逐漸轉變。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社會屬性要求語言學習者有相應的語言環境去交流以促進語言習得,學習者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會直接影響語言學習效果。然而,在國內學生并沒有與之對應的語言學習環境,因此很難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在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的飛速發展下,混合式教學得以實現,移動技術被應用到混合式教學中,混合式教學的理念由過去的“在線教學與面授教學的混合”,正式發展為“基于移動通信設備、網絡學習環境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情境”。由此基于傳統學習課堂、采用現代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原理,有效結合多媒體、網絡、移動設備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為學生創造一種真正高度參與性的、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大學英語課堂內訓練包含聽、說、讀、寫和譯五方面內容,任務重、時間短。近年來大學英語所占總學時又被縮減,因此,亟需解決語言學習中任務繁重復雜而訓練時長又嚴重不足的情況?;谟暾n堂應用開展混合式教學,以移動信息技術為媒介,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整合了課堂學習和網絡學習的雙重優勢,學生可充分利用教師創建的環境,自由、自主地開展學習,加強英語口語、閱讀、語法等能力的鍛煉,線上線下進度一致。利用虛擬空間搭建的語言學習環境有效解決現實教學中時間有限以及語言環境缺失等問題,實現同步和異步教學,這種翻轉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更是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二、基于翻轉課堂理念下雨課堂教學應用的混合式教學總體思路

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的雨課堂微信學習平臺貫穿于課前、課上、課后每個環節,為翻轉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可用于課前預習、課上教學、課后訓練等環節。按照使用對象,該平臺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大模塊:學生可自由課程選擇、掃碼簽到、接受課內和課后任務、在線學習、在線測試、匿名反饋和學習交流等功能;教師可利用平臺發布相應的課程任務、推送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對學生任務進行評價反饋、記錄學生課堂出勤和表現、調查投票和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

在學習環境方面,教師通過雨課堂創建虛擬班級,將與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相關的視頻、習題、語音資料推送到學生手機,師生及時溝通反饋,以方便老師實時掌握學生的預習和復習情況。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課堂播放的教學課件會通過雨課堂一頁一頁地同步到學生手機端,學生可以通過標記“不懂”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也可“收藏”用于課后復習,這些數據都會同步顯示在教師手機端。課堂上的實時答題、教師可現場獲取學生的答題情況例如正確率、答案分布等,便于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另外,教師可開啟彈幕,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學生對課程的關注度。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每一個教學環節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以及采集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雨課堂幫助教師量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軌跡,及時調整授課進度與側重點, 實現教與學的有效融合,進行行之有效的課堂翻轉,實現混合式教學目標。

(一)課程基本信息

大學英語課程是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公共必修課,主要目的是傳輸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及語言應用技能、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思維為主要內容,以外語語言教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它是將英語語言文化基礎知識、語言應用技能與學生個人專業相融合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視野,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課程為72學時、面向全校一年級新生,人數每班約35至45人。

(二) 混合模式

雨課堂支撐下的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將課堂內和課堂外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用智慧教學工具連接起來,使學生在課前、課上和課后的每一個環節都擁有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改革。下圖2-2為課前課后,學習者利用雨課堂創建線上虛擬課堂結合線下現實課堂,自主學習,實現個性化學習的過程。

三、線上線下教學環節設計及改革措施

(一)總體設計

大學英語課程每周四個課時,每節課45分鐘。本學期課程總任務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8個課時,以第一單元《Satrting Out》為例,第一、二課時為單元主題相關的聽說訓練以及學生口語任務的成果展示,課堂上學生分組交叉討論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反饋給老師統一點評講解。第三、四課時教師講解閱讀文章,課堂上學生分組討論所選章節,將各自有疑問的句子段落圈出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進行重點講解,并隨堂測試以了解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第五、六課時,教師采用翻轉課堂形式講解每單元第二篇文章,教師課前發布每單元第二篇文章的預習PPT,學生課前自行翻看PPT預習并完成PPT中設置的小測試,如圖3-1,展示的為第一單元的預習完成情況。課堂上,學生先分組根據課前布置的預習任務進行交流,每個小組初步討論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將未解決的問題一起整理反饋給教師,教師在課堂上統一進行難點分析。第七、八課時,專注于知識的內化和遷移,教師布置高階任務,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完成任務,教師當堂指導點評,對知識點進行及時鞏固并加深。例如第一單元中講述新生生活時引入自制微課視頻,介紹關于海外求學生活可能遇到的跨文化沖擊,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了解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學習需要文化的支撐,具體課程內容如下表3-1。

(二)課前設計

課前導學,教師首先完成制作預習材料,在PC端安裝雨課堂插件,嵌入到Powerpoint中,按照正常環節制作幻燈片即可。教師可通過PC端制作好預習資料,登錄雨課堂然后生成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端,設置好發布班級和截止日期,學生在手機微信端收到新消息提醒,點擊新消息就可以看到教師發布的預習材料。預習的材料通常包含課前預習任務,如下表3-2,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該單元的學習目標。預習材料制作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重點,雨課堂學習平臺的課程資源主要是依靠教師制作的課件,課件中設計文字、圖片、視頻、鏈接等媒體資源。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教師可插入土豆、優酷、騰訊三大網站上的免費網絡視頻或者是上傳視頻至雨課堂等待審核,通過審核后就可以直接添加視頻到課件。教師也可以通過錄屏軟件提前錄制微課,再將視頻插入課件推送給學生,由此可詳細記錄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步操作,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依據視頻進行課前預習,課后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雨課堂微信平臺找到課件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點。

(三)課上教學設計

課上借助雨課堂完成師生間立體的、多元的、持續的、高效的互動,并在互動過程中加快學生獲取知識。教師利用微信端掃碼登錄雨課堂,通過“雨課堂”軟件自動生成本節課二維碼,如圖3-3-1;學生可以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或者輸入邀請碼加入課程,教師可以在手機端查看學生的登錄信息,如圖3-3-2。

學生完成登錄后,教師可以播放課件,課件會一頁一頁地同步顯示在學生的手機端,學生可以自行保存課件至“雨課堂”云端,以便后期進行復習。授課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點擊“收藏”或者“不懂”, 標記不懂的知識點或者PPT頁面;學生的標記也會實時地同步到教師端,教師根據課件的點擊量和小標簽及時調整授課進度,并及時解答有疑問的知識點,如圖3-3-3; 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開啟彈幕,隨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通過“彈幕” 發送自己的觀點或者提出疑問,如圖3-3-4;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選擇題,通過限時回答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以及檢驗學生的實時聽課效果,如圖3-3-5所示為本節課的“單選題”和圖3-3-6“主觀題”;答題結束后,學生的答案可以通過柱狀圖和報表的形式匯報給教師如圖3-3-7,如圖3-3-8為學生的答題情況,圖3-3-9為學生課堂答題排名情況。教師還能在答對題的同學中隨機發放紅包,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能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答題、互動情況等綜合表現來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為學生期末考核提供量化的考核標準。

除此之外,雨課堂的的投稿和問卷投票功能也在課堂中得到實際應用。如圖3-3-10 為學生課堂分組討論并展示小組討論成果。教師在課堂上布置小組任務,利用雨課堂投稿功能獲得學生作品,并在課后將作品分享給學生,增進學生間的交流,互相激勵學習。如圖3-3-11為學生問卷投票詳情,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匯報結果掌握學生的具體投票信息,了解學生動態,及時改進教學策略。

(四)課后設計

1.資源推送,作業交互

教師通過雨課堂發布課后作業,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新生日記,撰寫個人日記。完成后通過批改網平臺提交長作文,也可通過雨課堂提交小作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反饋點評,如圖3-4-1,為學生分組完成的單項寫作任務,圖3-4-2,為學生分組完成的篇章寫作練習。

2.總結反思,自我提升

學生根據教師課堂活動與課后作文的點評,進行反思,實現自我改進和提升。學生通過智慧平臺給教師的即時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平臺記錄,便于下一次改進。

四、教學實踐應用效果情況

教學實踐應用效果情況主要是來自于SPSS 23.0軟件對比分析兩個實驗班和兩個對比班期末成績以及參加雨課堂授課同學的問卷調查。

(一)期末成績分析

該項目對所教實驗班采用雨課堂智慧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兩個實驗班分別為全校各專業非英語專業一年級新生,男女比例適中。由于大學英語為統一授課,課程教材內容和課程進度基本一致,因此在同年級隨機挑選兩個對比班,該班級并未使用雨課堂智慧教學模式。在此將兩個對比班的期末成績與實驗班進行對比分析可知兩個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略高于對比班,結果具體分析如下表4-1-1。

(二)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采用雨課堂開展為期12周的大學英語教學,對參與此次授課活動的8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采用問卷星在線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問卷采用微信平臺發布問卷填寫鏈接,總共回收81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4.2%。本研究還通過SPSS進行信度分析,得到的問卷信度系數為0.745,由此可見該問卷的信度很好。

1.學生的課堂感受調查分析

如圖4-2-1,在喜歡程度方面,學生對雨課堂的喜歡程度分為五個級別:非常喜歡、喜歡、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2.22%同學表示非常喜歡,66.67%表示喜歡,剩下11.11%明確表示不太喜歡。

2.學生課堂體驗調查分析

在雨課堂學習平臺中,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手段為PPT課件實時推送以及PPT“收藏”功能,其它功能具體受歡迎程度如圖4-2-2.

3.學習效果和滿意度調查

在學生滿意度方面,雨課堂對于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提前預習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獲得學生較高評價,其它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程度具體如下表4-2-3。

五、結語

(一) 主要成果及推廣情況

本研究利用雨課堂智慧教學應用輔助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探索適用于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的混合式教學設計,并在實際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展開研究,整合傳統教學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可以為一線教師開展混合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及信息化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與此同時,以此來引導教師關注并嘗試運用新思想新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尋找更加完善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先教后學”逐步轉變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等。通過翻轉理念下的雨課堂混合式課程設計,使大學英語能夠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課堂,不斷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教師教學及綜合能力提升。

(二)反思及后續的優化方向

1.更新多媒體教學設備及優化校園網

現階段我國高校普遍都配備有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硬件設施,但多媒體課室的軟件配套相對匱乏,例如雨課堂類似的課堂應用也是通過移動技術引入課堂,教師對于多媒體課室的利用程度并不高,多止步于日常授課。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的教室將會出現更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為有效教學提供 保障。因此高校需要重視更新多媒體設備及軟件,優化校園網絡及網絡教學設施,淘汰相對陳舊的電腦網絡等設備,既可保證混合式教學方法的高效展開,又有利于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

2.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教學設計

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仔細分析學習者的特征、初始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避免不合理的教學設計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產生負面影響。

3.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如果不能熟練操作信息化教學用具,就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各類學習要求。因此,教師應及時轉變角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養。

4.完善考勤功能。

雨課堂考勤存在缺陷,可增加GPS定位,以杜絕盜用二維碼掃描入課堂現象。對于有特殊情況無法出席的情況,也可增加“請假”狀態。

5.多渠道整合

多渠道整合語言學習軟件應用,現今語言學習類軟件應用層出不窮、品類繁多,因此語言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使用一些軟件應用,但使用的軟件應用品種過多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由此,可以完善雨課堂平臺功能兼顧其它相關學習類軟件的優勢服務語言教學。(作者單位: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外語信息化專項”——由“知識本位”到“行為本位”: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GD17WXZ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蘭(1984—),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外語教學和二語習得的研究; 彭帆(1971—),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語言認知與二語習得研究。

猜你喜歡
課件課堂教師
歡樂的課堂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初中數學教學中課件設計的重要性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WEB課件開發系統的設計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