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道主義”的涵義辨析

2020-05-09 09:47姚棟
青年與社會 2020年4期
關鍵詞:人道人文主義人道主義

姚棟

摘 要:“人道主義”的概念在中國出現在清朝晚期。但自此以后,中國語境下的“人道主義”便作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一種“人本主義”的理念傳承至今。這種理念事實上曲解了“人道主義”本身的涵義。文章將從當今中國對“人道主義”涵義的理解和“人道主義”在西方語境下的涵義兩方面來辨析“人道主義”的正確涵義,并簡要闡述“人道主義”的理念在古代中國的實質性存在。

關鍵詞:人道;人道主義;人文主義

一、當今中國對“人道主義”涵義的理解

中國古代雖無“人道主義”一詞,但有“人道”一詞。據《辭源》解釋,“人道”一詞有三個意義:“(1)人類社會的道德規范。易系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2)階級社會的等級差別。禮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3)指男女交合。詩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漢鄭玄箋:‘如有人道感己者。疏:‘謂如人夫妻交接之道?!笨梢?,“人道”在古代意為做人的行為準則、思想理念、社會規范等,這里的“人”是與“天”、“地”相對的概念。

近代“人道”的涵義發生了變更。1994年《漢語大詞典》載,“人道”意為“以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自由等為原則的人事或為人之道?!边@里還能看到“人道”與“天道”相對的痕跡,并且“人道”也沒有脫離作為一種價值觀的存在形式。

而作為一種主義的“人道主義”也因此更接近一種價值觀。2012年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對“人道主義”的解釋為:“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把它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它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起過反封建的積極作用?!?/p>

有趣的是,在《漢語大辭典》中,“人道”的英文為humanity,而人道主義的英文為humanitarianism。事實上,在中文中語義相近的譯為“人道”和“人道主義”的兩個單詞,在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涵義。從這開始,學界便出現了一批關于“人道主義”涵義的理解錯誤。

在2016年黑龍江大學徐敬龍博士的畢業論文《20世紀80年代中國人道主義思潮研究》中,其認為人道主義的涵義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人道主義指“發生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借以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一種思想和文化運動?!睆V義的人道主義“指所有把“人”放在優先地位,關心人、信任人、尊重人,以人和人的解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理論、學派和社會思潮、意識形態以及社會實踐?!北菊撐臅r間較近,因此較能體現當下學界對于“人道主義”的理解。

二、“人道主義”在西方語境下的涵義

中文中的“人道主義”一詞翻譯自西方“humanitarianism”一詞。因此想要厘清“人道主義”的正確涵義,就必須先厘清“humanitarianism”在西方語境下的涵義。

我們可以先來說明humanism的涵義。Humanism的中文翻譯為“人文主義”?!叭宋闹髁x”是一種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出現的社會思潮。19世紀初期,“humanismus”首次出現在德國教育學家弗里德里?!ひ谅瑺枴つ崽毓瑺枴懂敶逃n程理論中的博愛主義和人文主義之爭》一文中,即指代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此后,“人文主義”便發展成了我們熟識的以人為中心,倡導公平、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價值觀。

而“人道主義”,即“humanitarianism”,則開始出現在19世紀初期。1859年6月24日,法國與奧地利發生了在意大利索爾費里諾的血戰。亨利·杜南(Henry Dunant)最早描述了對這場戰爭中傷兵和受難者。受此戰爭的殘酷性的影響,1864年至今,西方于瑞士日內瓦開始陸續制訂關于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的國際公約,此為國際人道主義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宣告了人道主義最重要的原則:中立?!叭说乐髁x”的定義也逐漸明確為“獨立、公正地救助沖突的受害者的規定”。經過20世紀末的發展,部分人道主義組織在救助受害者之外,還進行了教育、醫療等長期的、發展類型的援助,因此“人道主義”也漸漸與“發展援助”相連接,形成了一定的模糊區域。這帶來的影響是“人道主義”的定義逐漸加入了“發展”這一因素。

《夜之床:危機中的人道主義》(A Bed for the Night: Humanitarianism in Crisis)中,大衛·瑞夫(David Rieff)將“人道主義”定義為“獨立、中立且公正地向沖突和自然災害的受害者提供援助”。到這里我們便可以認為,“人道主義”并非是起源于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而是起源于十九世紀上半葉,致力于解決沖突地區受難者的救護的實際操作性理論。

“人道主義”的實際行為,我們可以使用國際紅十字會為例。紅十字會是《日內瓦公約》促成的國際性的人道主義組織,其使命與權力來自于《日內瓦公約》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章程》,其宗旨為“保護武裝沖突和其他暴力局勢受難者的生命與尊嚴,并向他們提供援助?!眹H紅十字會各種地區性和國際性的沖突中,秉持著中立的原則,被各方勢力公允進入沖突區域,進行人道的、公正的、中立的、獨立的救援救助。盡管“中立”這一觀點在當下越來越受到質疑,“人道主義行動不能從廣義上脫離政治,它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政治后果?!钡珶o疑的是,“中立”作為國際勢力進入到某一特定國家/區域的原則是應當被認可的。

三、“人道主義”的理念在古代中國的實質性存在

盡管“人道主義”十九世紀才產生于西方,并且當今中國對“人道主義”的理論建構也并不盡完善,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實質層面上的“人道主義”的理念與行為。中國“人道主義”的理念可追溯至商周時代??傮w上來說,商周開始了社會的關注重心由“神”向“人”的轉變,人的價值開始得到重視,這構成了其后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中國“人道主義”的理念基石。

“人道主義”隱藏在儒家學說的“仁”和“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觀念中?!墩撜Z·雍也》篇有:“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可知“仁”是一種通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進而努力達到“博施濟眾”的狀態。此外,家庭倫理借儒家“推己及人”的邏輯鏈,將“親親”擴大化至“仁民”,進而產生了“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觀念。在家庭中,人皆有父母子女,而以此視角觀他人之父母子女,亦不忍觀其受苦。于是儒家構建出了以倫理道德為基礎的“大同社會”。這種“博施濟眾”和“大同社會”的思想帶來的關心他人、救助他人的社會實踐與“救助”為核心內容的西方“人道主義”理論指導下的社會實踐有相似之處。

與儒家不同的是,筆者認為道家和佛家某種程度上并不能算進中國古代的“人道主義”理念。儒家的“仁”和“大同社會”的觀念皆為“入世”之觀念,隱含著以己為中心,但必須囊括他人、關照他人、施善于他人的要求。最終的落腳點指向他人,指向社會的狀態。因此,其指導下的行善往往具有不求返于自身的物質或精神回報這一特性。

然而,無論是道家的“賞善罰惡”的善惡觀、《太平經》的“承負說”,或是佛家的輪回、因緣業報、慈悲觀念,皆為“出世”之觀念,隱含著以己為中心,但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才必須囊括他人、關照他人、施善于他人的要求。最終的落腳點指向自己現世、死后或來世的“福報”,甚至指向自己家人及后代的“福報”。因此,其指導下的行善往往具有不求返于自身的物質回報,但求返于自身的“精神回報”這一特性。這與西方的“人道主義”理論中的以“受難者”為目的的要求是相悖的。

參考文獻

[1] Edkins. Jenny. Change and the politics of certainty[M].Manchester.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19.

[2] Michael Barnett and Thomas G. Weiss, Humanitarianism: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resent[J].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8.

[3] Barnett.Michael. What is the future of humanitarianism[J].Global Governance,2003.

猜你喜歡
人道人文主義人道主義
民間資源、自然神性與人文主義立場——阿來小說論
論陶德麟先生的人道主義思想與人道情懷
寧夏人文主義戲曲現代化探索之路
臣道與人道:先秦儒家師道觀的二重性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人道主義思想
跟蹤導練(一)5
人道神藥車前子
人道之光蔣兆和
極度生存狀態下的人道主義
《雙城記》人道主義中的善與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