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玉米“一防雙減”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2020-05-11 12:08孟憲榮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夏玉米病蟲害

孟憲榮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紹了夏玉米的一防雙減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種植戶技術,增加經濟效益。

關鍵詞 夏玉米,一防雙減;病蟲害

玉米中后期植株較高、田間郁蔽,加之氣溫較高,使用普通噴霧器難以進行田間施藥,且容易造成人員中毒,不少農民放棄病蟲防治,使中后期病蟲害成為影響玉米穩產高產的瓶頸。對此,山東省農業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實施玉米“一防雙減”項目,扶持專業服務組織購買大型施藥器械,開展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統防統治,進一步降低災害損失,促進了玉米穩定增產。

1 夏玉米“一防雙減”防治技術

玉米“一防雙減”項目是指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施藥兼治多種病蟲,以減少玉米穗期蟲發生基數、減輕病害流行程度,解決玉米中后期病蟲害防治難題。建立示范區,按照每畝補助10元藥劑的標準,集中連片,扶持統防統治。項目示范區玉米穗期蟲防效達80%以上、葉部病害防效達75%左右,較非示范區病蟲綜合防治效果提高30-40%,每畝增產55.3公斤,增幅達10.6%。

玉米大喇叭口后期為防治適期,時間短,且一次施藥兼治后期多種病蟲,技術性強,農民難以掌握,必須推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山東省除將“一防雙減”項目資金全部用于統防統治藥劑補助外,還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扶持統防統治組織購買大型植保機械,提高防治效率。

為實現農藥減量控害、節本增效,省農業廳先后印發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農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推進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總體方案》等文件,按照“自愿參加、雙向選擇”的原則,推進農企合作,在玉米、小麥等作物上,創建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示范基地16個示范面積8.9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近90萬畝。近兩年試驗示范表明,在集成應用玉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的基礎上,實施玉米“一防雙減”項目,化學農藥用量比常規防治減少20%以上。

2 夏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

2.1 玉米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是腐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現為中胚軸和整個根系逐漸變褐、變軟、腐爛,根系生長嚴重受阻;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幼苗死亡。最近幾年,玉米苗期根部發生病菌危害的情況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壞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發黃不長。

防治方法:①本病以預防為主,播種前采用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或滿適金種衣劑包衣效果較好;②發病后加強栽培管理,噴施葉面肥;濕度大的地塊中耕散濕,促進根系生長發育;③嚴重地塊可選用72%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代森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

2.2 玉米頂腐病

表現為病苗中上部葉片失綠、畸形、皺縮或扭曲;邊緣組織呈現黃化條紋和刀削狀缺刻或葉尖枯死。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菌毒清水劑、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等殺菌藥劑對心噴霧,扭曲心葉需用刀縱向剖開。

2.3 玉米粗縮病

粗縮病多在玉米5-6葉時出現,病苗濃綠,節間縮短,葉片僵直,寬短而厚,植株生長緩慢、矮化。

預防為主,發病后無有效挽救措施:①采用種植抗病或耐病品種為主,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措施;②間苗時拔除病苗并帶出田外深埋處理;③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 苗期蟲害的防治

7-8月份還是玉米蟲害的高發期,下面這6種病害是最常見的,防治方法一定要掌握!

3.1 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鉆心蟲,屬于鱗翅目,螟蛾科,我國發生的玉米螟有亞洲玉米螟和歐洲玉米螟兩種。雨水越多,玉米螟的發生就會越多。玉米螟俗稱箭桿蟲、玉米鉆心蟲等每年玉米螟是造成玉米減產危害最大的害蟲。

防治藥劑選擇:50%辛硫磷、40%毒死蜱、甲維鹽等,都可以有效防治。

3.2 灰飛虱

灰飛虱是粗縮病發生最主要的原因,而粗縮病又被稱為玉米的“癌癥”,所以,很多朋友把防治灰飛虱作為頭等大事?;绎w虱一般體長2.5-4mm,前翅近于透明,兩側暗褐色。

防治藥劑選擇:撲虱靈、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都可以。

3.3 薊馬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

玉米薊馬體形較小,暗黃色,前翅灰黃色,比較長但是窄,和灰飛虱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防治藥劑選擇:可以選擇吡蟲啉、氰戊菊酯、毒死蜱、吡蟲啉等。

3.4 粘蟲

粘蟲是一種昆蟲,為鱗翅目,夜蛾科。在中國除新疆未見報道外,遍布各地,幼蟲食葉,大發生時可將作物葉片全部食光,造成嚴重損失。

粘蟲從外觀很好分辨,頭紅褐色,體色由淡綠至濃黑,體長17-20毫米。

防治玉米粘蟲很簡單,市面上的藥劑也有很多,常用的有50%辛硫磷、40%毒死蜱、甲維鹽等,藥劑很多也比較便宜。

3.5 二點委夜蛾

二點委夜蛾,是我國夏玉米區新發生的害蟲,各地往往誤認為是地老虎為害如不能及時控制,將會嚴重威脅玉米生產。二點委夜蛾的頭部呈褐色,身體是黃黑色到黑褐色。成蟲體長10-12mm,前翅黑灰色,后翅銀灰色。

防治藥劑選擇:可選用毒死蜱、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灌根防治。

3.6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白天潛于植株下部或土縫,傍晚移出取食為害。一年發生6-8代,7-8月發生多,高溫、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紋夜蛾混發。從顏色看,有多種,比如綠色、褐色、粉紅色等,它有假死性,在葉片上卷縮,讓人認為已經死亡,其實是裝死。

防治藥劑選擇:可以和粘蟲、玉米螟一塊防治,常見藥劑有辛硫磷、40%毒死蜱、甲維鹽等。

夏玉米“一防雙減”及常見病蟲害防治其實很容易防治,用藥也很普通、很便宜,一畝地幾塊錢就能搞定,所以,地里有病蟲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防治,更可怕的是不去防治。

猜你喜歡
夏玉米病蟲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對夏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
夏玉米適期晚收技術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淺談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夏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高溫干旱對夏玉米生產的影響分析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影響夏玉米產量的因素及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核桃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