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康復師全程實施健康教育模式 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研究

2020-05-13 02:41袁俊香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4期
關鍵詞:骨科實驗組骨折

袁俊香

(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十病區,江蘇 揚州 225200)

骨科收治患者致殘率較高,且年齡跨度較大,骨折類型繁瑣且治療方式均不相同,預后恢復時間也很長,同時患者自理能力差,需要得到專業的治療護理。功能鍛煉是骨科治療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預防并發癥的重要保證[1]。因此,現代護理模式持續更新,術后或治療后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同時,聯合康復師為患者實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模式,目的是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2]。聯合康復師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開展過程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護理,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為專業的指導,也可得到來自醫務人員的高度關注,并且還能夠使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也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3]。本次實驗將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中我院數據庫資料作為研究樣本池,錄入其中106例符合要求的骨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聯合康復師為患者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作用,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中我院數據庫資料作為研究樣本池,錄入其中106例符合要求的骨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均分法,將患者進行兩組均分,單組內樣本量設置為53,按照實驗習慣分別記名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在實驗組共22例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年齡在10-65歲之間,平均年齡(36.9±6.1)歲,對照組中共24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年齡在7-63歲之間,平均年齡(37.1±5.3)歲。所有患者中有16例肱骨骨折、27例鎖骨骨折、20例腰椎骨折、26例脛腓骨骨折、11例股骨頸骨折、其他骨折6例。

納入標準:在患者入院時經臨床診斷均確認為骨折;患者骨折癥狀已得到有效處理;患者或家屬愿意進入科室健康指導微信群,接受后續指導隨訪;患者未見原發性呼吸系統疾??;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不愿接受本次后續調查;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存在原發性血液疾病或其他嚴重器質性疾??;患者對實驗缺乏認知或缺乏正常認知能力。

本次研究由我院醫務人員將患者資料錄入Excel表格進行記錄,并且對患者基本資料中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檢查,確認患者檢驗結果P>0.05,提示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含遵醫囑指導用藥、疾病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同時,聯合康復師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患者辦理住院手續后由專業護理人員進行陪同和入院宣教,告知患者和家屬醫院的環境、設施、規章制度等,并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進行各項??圃u分,掌握個人信息、病情并做好記錄。(2)告知患者具體治療方案,并將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并發癥及時告知患者和家屬,同時講解手術或治療需注意的事項,隨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預見性判斷患者可能出現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信心,緩解不良情緒。協助需要手術的患者做好術前準備,為介紹手術方式、麻醉方式、用藥等,以緩和患者的緊張、焦慮等心理,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手術。(3)囑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肉、蛋等食物增加營養,同時多飲水,每日達2000ML,保持大便通暢。手術后禁食6小時,逐漸恢復為正常飲食。(4)指導臥床病人進行踝泵運動,每小時10-15組,加強下肢肌肉收縮運動,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5)護士根據科室整理歸納出的常見骨折部位的功能鍛煉方法并印制健康教育處方,積極為病人實施康復鍛煉及指導。對于一些康復鍛煉比較復雜的病人,積極與醫生溝通,安排康復醫師為其床邊進行系統的康復鍛煉,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6)將患者邀請進入由管床醫生、病區護士長、管床護士及兩名康復師共同建立的科室健康教育群,護士做好進入科室健康教育群病人的登記,以便更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況。由康復師定期發送各種骨折患者在康復期間可以選擇的功能鍛煉方式,選擇圖文并茂的方式,使患者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掌握相關的功能鍛煉方法。微信群內病人對功能鍛煉未掌握的問題在微信群內提出,由群內工作人員,主要是康復師每天回復病人的疑惑,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再對患者持續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7)護士長、康復師每周對患者進行一次查房,以了解病人掌握的情況,以便及時地再次給予健康指導。同時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滿意度。一般情況下在患者出院時再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并告知患者出院后可在健康教育微信群內提出疑惑。最后在患者出院后一周內,由管床護士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收集患者在行為干預過程中的反饋意見,并針對其意見對健康宣教進行全面評估,總結其中存在的不足,工作人員對健康教育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以及改進,使健康教育方案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使聯合康復師的新型化健康宣教模式能夠更為順利的進行。

1.3 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自制表格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兩種方式的護理效果。在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評價是本次研究選擇SIS和SDS對患者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不良情緒越嚴重,同時采用va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狀況進行,記錄分析組間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在開展本次實驗統計檢查時,選擇計算機軟件spss 22.0 for windows,對數據進行記錄,根據實驗結果數據特征進行統計學計算,確認P<0.05則判斷計量數據、計數數據可參考。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相較于對照組來說,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僅為7.54%,低于對照組的11.32 %,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實驗組明顯更優,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2.3 兩組患者的心理評分以及疼痛狀況對比

而在實驗結果中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心理評分以及疼痛評分相較于對照組來說,各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提示實驗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更優,并且疼痛感較弱(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評分以及疼痛狀況對比

3 討 論

骨科疾病病種繁瑣且發病急、病情普遍比較嚴重[4],即使治療完成也需要很長的恢復期,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盡量減少患者恢復時間,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文獻顯示,針對骨科手術患者給予相關護理,可以縮短預后恢復時長[5]。

全程健康教育服務在近幾年中備受推崇,通過健康知識講解能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同時使患者對疾病治療更加重視,從而增加護理配合度。在骨科護理中,聯合康復師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貫穿于患者入院、手術前、手術后、出院及出院后每個環節,在每個步驟中均給予不同護理和指導,目的是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預后康復時間。

綜上所述,在進行骨科患者的護理時,聯合康復師為病人實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模式,能夠有助于改善骨科患者的恢復質量,有助于提高骨科的健康教育效果,使患者的康復認知和依從性得到提升,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疼痛感得到緩解,具有良好的可應用價值,值得進行進一步的推廣。

猜你喜歡
骨科實驗組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復記
不可忽視的“一點點”骨折
BRA V600E 抗體的幾種手工免疫組化染色方法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情況比較*
“數字骨科”專題文章導讀
現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復外科、現代數字骨科、沖擊波治療的臨床應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這7個動作骨科專家從不做
功能性訓練手段對大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趣味 “課課練”對城鎮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重和BMI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