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精準思政課的要素分析及建議

2020-05-13 14:38胡琴胡楊陽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要素建議高校

胡琴 胡楊陽

摘 要 高校精準思政課既能完成政治任務,也能凸顯高校社會服務功能,還能滿足高校發展的客觀需要。高校精準思政課與其他社會組織相比既有著人力、智力、技術、資源方面的顯著優勢;但也存在著劣勢,比如內生動力不足,重理論,輕實踐;既有著黨組織領導與支持、大思政格局的形成、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機遇,也面臨著缺乏精準思政的經驗,缺乏精準思政長效機制的威脅與挑戰,文章基于以上(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四項高校精準思政要素的分析和綜合,提出高校精準思政課與其他課程互融互通、精準思政課專業建設與精準思政課互聯互通建議。

關鍵詞 高校 精準思政 要素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3.1文獻標識碼:A

高校精準思政課是指我國高校為了響應黨中央“精準思政”的號召,越來越多的高校師生積極參與精準思政,結合自身優勢與專業特長成為精準思政的重要力量,為精準思政注入了強大生機和活力。高校精準思政屬于政治任務,也是歷史使命,更是拓展社會服務職能、凸顯高校自身影響力的重要方式。高校精準思政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可以充分發揮高校的人力優勢、思想優勢、技術優勢、資源優勢等,但是高校精準思政課也面臨著一定挑戰與威脅。所以本文基于高校參與精準思政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來進行分析。通過對高校精準思政課的優勢和劣勢,機遇和威脅等要素綜合評析得出可靠結論,并為高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精準思政課提供客觀、清晰、準確的依據。

1要素分析

1.1優勢

1.1.1人力優勢

高等教育普及在不斷推進,隨著高校學生數量激增,高校教師數量也在升高。從量的角度來談,高校具備充足的人力資源優勢,面對精準思政課,高校師生可以充分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從質的角度來談,高校師生群體是有文化、有紀律、有組織的高素質人才群體,可以有效應對精準思政課的任務。具體現為豐富性,高校師生群體是優秀的群體組織,在高校內部有不同特點、不同能力,多元化發展的人才儲備。還體現為有用性,高校師生在豐厚的文化技術資源涵養下,有著良好的能力素養,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人才都掌握著不同的技術和專長,可以在參與精準思政課過程中,大規模,多領域的發揮其實效功能。

1.1.2智力優勢

智力是深層次的優勢、是授人以漁的造血性優勢。高校思政老師在精準思政課的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獨特的優勢,智力優勢就是教育優勢,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中最重要的優勢就是智力優勢,高校是智力高地,是教育高地,是教與學頻繁互動的高地,所以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包括優秀的教師團隊、扎實的專業基礎、健全的基礎設施、還有不斷成長的大學生群體。高校精準思政課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持續性的閉環運轉過程。高校精準思政的智力優勢在每個環節都可以得到凸顯,可以有效開展高校思政課。

1.1.3技術優勢

技術優勢更為注重知識與技能,高校精準思政課過程中的技術優勢可以改善教學與工作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技術優勢還可以提升高校學生學習的信心。高校是科學技術教育、培訓、創新、發展的重要場域,也是科技人才培養、成長的聚集地,更是具有天然的優勢,充分整合學??蒲谢A設施、發揮專業學科優勢,利用科研技術最新成果、成熟成果等在精準思政課中發揮優勢。技術優勢具有專業性、全面性、適用性等特點。具體體現為:第一,體現為專業性,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與優勢學科,在科學技術人才與技術研究方面也是專業的,在精準思政課的過程中,把精準思政與優勢專業相結合進行教學,對應的優勢專業和學科就會凸顯出技術優勢的精準性。第二,體現為適用性,技術的研究是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高校的發展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所以技術的落地轉化一定要適應高校的發展,高校的技術優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貧困地區的技術需求。

1.1.4資源優勢

資源包括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高校精準思政課必須調用現有內部資源,整合外部資源,才可以充分體現高校精準思政課的資源優勢。資源優勢具有整合性、多樣等特點。具體體現在:第一,體現為整合性,高校資源豐富,當然包括前文提到的智力資源、教育資源、技術資源等,但是社會資源更為成熟,高??梢哉仙鐣Y源融入到精準思政課過程中來,比如吸納優秀高校開展精準思政課的方式方法等。第二,體現為多樣性,高校精準思政課可以融合多樣性、多層次、多領域的的社會資源,高校外部資源極其豐富,可以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并且結合精準思政課的具體需求,融合多樣化的社會資源,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對口融合,具體融合,精準融合。

1.2劣勢

1.2.1內生動力不足

高校精準思政課存在知識認同的問題,即高校學生尚未完全認識到高校精準思政課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沒有形成對精準思政基于內在或者外在意義的肯定,沒有將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與精準思政課形成契合,造成內生動力不足,內生動力不足是阻礙精準思政實效性的根本性因素,會導致高校精準思政課無法有效開展。

1.2.2重理論,輕實踐

高校精準思政課過程中存在“一發不中的”的現象,即在精準課程過程中,無法精準捕捉學生的實際情況,無法精準對接學生的實際需求,大多數注重理論,輕視實踐教學。具體體現為:第一,實踐教學措施不到位,教學水平不高導致學生根本沒有很多的實踐經歷,實際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足。第二,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不科學,監督不力。長期以來,學校都是以考試成績為主的人才培養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忽略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教學。

1.3機遇

1.3.1黨組織領導與支持

黨中央十分關心高校思想政治課的開展,黨號召高校,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積極領導、支持、進行高校精準思政課的開展。黨組織的領導與支持為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機遇。具體體現為黨中央的領導與支持,同時也離不開高校黨委的領導與支持,高校黨委高度重視,明確主體責任,積極開展高校精準思政課,探索高校精準思政課的工作機制,為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程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撐。

1.3.2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高校精準思政課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校師生,廣泛參與。高校作為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先天的多種優勢,是教育高地、文化高地、科學技術高地等,在教育教學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思政格局的形成以及一系列相關的精準思政的措施與方法為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同時大思政格局的形成也迫切需要高校師生的全力參與和支持。

1.3.3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機遇

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機遇為高校參與精準思政課提供重要機遇,這種機遇的出現就是要促使高校教師著力尋找精準思政課與學生的價值主線和契合點。高校精準思政課可以有效助力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實施,同時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機遇為高校參與精準思政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力、重要的市場活力、重要的精神動力。二者存在著重要的互補互進關系,沒有高校堅實的思政工作,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就無法有效實施,新時代教育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可以激發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工作的動機,帶動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潛力。

1.4威脅

1.4.1缺乏精準思政的經驗

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普遍存在缺乏精準思政的經驗現象。高校師生在校園里生活、學習、工作,缺乏對社會現象的聚焦,也缺乏實際經驗,容易存在理論與實踐脫軌,老師難以精準把握學生的基本需求,實質需求和時代需求,不少老師對學生的情況不夠了解,甚至彼此沒有太多的交流,感覺到的只是隔閡與陌生。那么這種情況,就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思政課教學,也無法真正的實現高校精準思政的開展。

1.4.2缺乏精準思政長效機制

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普遍存在缺乏思政長效機制的現象。高校師生參與精準思政課是一項神圣又重要的政治使命,同時也是提升學校影響力,提升師生社會實踐素養的重要渠道。但是高校教師面臨著繁重的課程壓力、工作壓力等;高校學生,低年級學生面臨學習壓力、考試壓力等,高校精準思政課難以積聚合力。

2對高校精準思政課開展的建議

2.1高校思想政治與精準思政課互融互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精準思政課互融互通就是典型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時而新。高校精準思政課是對高校師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全新渠道與有效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對高校師生進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而精準思政課是可以將三者充分融合的大熔爐,具有因材施教的特點,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精準思政課互融互通可以充分發揮精準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可以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功能、服務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樹人任務。

2.2專業建設與精準思政互聯互通

高校專業建設與高校精準思政課之間有著根本性的聯系,高校專業的全面性決定了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全面性,高校專業的精細化決定著高校思政工作的精細化。將高校專業建設與精準思政工作互聯互通可以把師生群體的價值追求與精準思政緊密聯通在一起,高校專業建設關乎師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專業建設與精準思政互聯互通就是要將高校專業或者部分專業打造成以精準思政為主要方向或者輔助方向的特色服務專業,那么這樣,高校專業建設就成為精準思政課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利于高校師生提升精準思政文化修養和技術應用能力。高校專業本身不會與精準思政課互聯互通,那么就要做到專業理論建設與實踐建設充分結合各高校實際,在精準思政課中發揮專業特色,在發揮專業特色中進行幫扶,將專業運用與高校精準思政機制緊密集合,發揮精準思政課練兵場的作用,將師生的專業能力和精準思政能力培育有效協同,充分對接。因為大家都是朝著共同的目標進行作戰,有著共同的夢想,加強精準思政工作交流,進行資源分享、吸納、融合,有利于形成高校精準思政合力,形成新時代精準思政格局。

參考文獻

[1] 徐艷國.以精準思維深入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9(01):1.

[2] 徐士元.高校精準思政論[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9,36(01):85-89.

[3] 徐曙峰.精準思政視閾下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8):75-76.

[4] 吳滿意,王麗鴿.從精準到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根本態勢分析[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9(04):198-204.

[5] 張寶君.“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實反思與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8):99-102.

猜你喜歡
要素建議高校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