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研究

2020-05-13 14:38李金鳳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德育教育初中語文

李金鳳

摘 要 初中階段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與學生人格的健全和素質的養成都產生著影響。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社會的誘惑,所以初中教師在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教學時,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修養,通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主動拒絕社會的不良誘惑。本文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為全面實施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奠定基礎。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立德樹人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初中除了思品課外,語文學科是能滲透德育教育的最佳學科,因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時,學生可以接觸一些文段,并且體會文段中的思想情感,這是能讓學生受到較好的德育的方式。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了解學生的思想,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為學生教授有用的德育知識,也能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教學思想進行落實,以此提升班集體的德育意識,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1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初中生的情感教育不到位

因為初中生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而且社會的誘惑特別大,教師就沒有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只是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提點,這就導致初中生的情感教育不到位。因此,在后期將立德樹人教學思想融入到初中生教育過程中,學生不能很好的樹立德育意識,也沒有明確的道德形象。而且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連語文課堂上基本的情感教育都很少涉及到,經過長期的教學,自然導致德育教育的滯后。

1.2初中語文欠缺情感教育

因為初中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很多教師都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教育目標,所以有很多教師會注重給學生更多的表達空間,但學生對更多情感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導致學生更多的關注自我的情感,這就導致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欠缺情感教育,也使得最終的教育目標與實際的教育目標存在差異。最主要的是教師缺乏情感教育的經驗,因為課堂的時間比較短,導致教師不知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怎樣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3教師對情感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因為教師選擇的教材存在局限性,只能根據教材中的課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使得教師不能把握情感教育的度,也就導致教師對情感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時教師就不能更好地安排教學工作,也不能合理地分析學生的情感現狀,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2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減弱社會環境的變更

我國經濟水平這幾年不斷上漲,對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有不小的幫助,但實際上對我國的社會環境卻造成了負面影響。經濟水平的提高讓一些人不注重精神文化的傳播,貪圖享樂,貪圖榮華富貴。這類人的行為和思想都對社會環境造成了影響,社會環境不斷惡化之際,我國教育行業也需要準備方案來制止。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是教育行業為減弱社會環境的變更,進行的素質類教學,利用立德樹人的理念培養學生正確地價值觀。其次,利用立德樹人理念不僅是為減弱社會環境的變更,也是為了幫助傳統語文行業找到新的發展空間,不斷變更的社會環境也使語文教師思考如何創新教學,增加教學的多樣性。

2.2語文的教學性質決定

語文的教學性質也是將立德樹人滲透到教學中的必要原因之一,對語文學科而言,教師的教學不僅是將語文這門語言的使用規范等傳遞給學生,還需要將語言中的內涵傳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性質加上傳統教學方式的革新,使得教師不得不將各種教學理念綜合在一起,用創新的方法灌輸給學生。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便是教師的教學任務,本身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具有真情實感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教師對文章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這種理解需要用更適合的教學方法灌輸給學生,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其次,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更有明顯的教學效果。我國也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價值觀,對學生的德育思想進行培養,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德育理念十分必要。

2.3成為學生成長的必要元素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作為教師,需要在初中之際,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培養,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叫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道德觀是一個人成才的必要條件,在健全的道德觀基礎上,才能保證一個人的社會貢獻是正面的。社會對學生的健全道德有基本要求,學校也需要提高對應的教學意識,在各科教學中加入德育教學內容,才能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初中的思想政治課直接將德育內容灌輸給學生,但這樣的教育方式過于死板,不利于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將德育教育融入,不僅完成學生培養任務,也拓展語文教學內容,給教師更多的教學思路,其次,語文教學本身借助語言作為教學載體,加入更多創新內容也能幫助整個行業向著多元化發展,給語文教育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3.1提高學生的修養

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修養,從初中開始就強調修養的養成,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很多課文都可以對學生的修養進行提升,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教材,控制好課堂的教學節奏,比如在對八年級的《陋室銘》進行教學時,可以重點強調文章前三句排比句,說明修養對一個人而言非常重要,讓學生分析《陋室銘》中提到了哪些高尚的修養,比如淡泊名利、清廉等,讓學生在閱讀后自己提出來這些好的修養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陋室銘》的內容。教師還要重點提點一下古往今來很多修養都是相通的,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修養。

3.2拓寬學生的視野

教師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不僅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寫作素材,還能讓學生對某一話題有更多的思考方向,比如教師在講解七年級的《山市》時,可以展示一些海市蜃樓的新聞圖片,并給同學講解一下產生這種現象的科學原理,讓同學對這篇課文產生閱讀興趣,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很多的課外知識,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平常的寫作中也可以發揮想象力。只有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在講解七年級的《羚羊木雕》的時候,可以先介紹羚羊這種動物的珍稀性,這樣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經過教師的指點,學生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個熱愛動物的人,這種由課文引申出來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幫助是特別大的。

3.3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情商沒有得到系統的開發,而且學生主要在課堂上學習語文知識,所以培養學生的情商主要通過語文課堂教師對課文的講解。比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的《背影》時,應當重點抓住文中的父子親情,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描述說出從哪些細節看出父子親情。在對文章進行講解后,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發表自己與父親的相處過程中的小故事,還要讓教導學生多關心自己的父親,在平常的生活中,體會父親表達出來的偉大的父愛。通過這種對學生道德的培養,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在講解九年級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時,可以開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做文章這過程中,激勵學生成為一個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也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問學生以后想成為哪一種人?

4結語

綜上所述,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而言是很有幫助的。語文課堂是一個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思維的環節,教師要利用語文課堂上固定的時間,向學生講解深層次的語文知識,不僅讓學生學會自我表達,更讓學生懂得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教師也需要在不斷的摸索中得出如何將立德樹人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結論,也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發揮立德樹人教學思想的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燕飛.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性策略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5.

[2] 田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的創新性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4.

[3] 李習強.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5.

[4] 吳秀峰.誠立身,儉養德——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3.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德育教育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