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盎然說印譜

2020-05-14 13:33劉強
檢察風云 2020年7期
關鍵詞:顧氏印譜飛鴻

劉強

印譜是以印章為載體的一種特殊的古籍善本,是研究篆刻、文人交游、文字學、書畫鑒定等方面的重要史料,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

印譜的歷史可以上溯北宋。北宋崇寧、大觀年間,專以古璽印為輯錄對象的書刊開始出現,比如楊克一的《集古印格》、王厚之《漢晉印章圖譜》等。南宋淳熙三年,王俅《嘯堂集古錄》將37方古璽印與商周青銅器銘文合輯一書,使印譜成為金石學著錄的重要組成部分??傮w而言,該階段屬于印譜形成的初始階段。

明代中期以后,《顧氏集古印譜》《楊氏集古印譜》《范氏集古印譜》以及郭宗昌《松談閣印史》等四部印譜的刊行,奠定了印譜的基本范式,即木刻序跋、板框、釋文、原印鈐拓。一方面,增強還原性,改變了以往對古印璽臨摹導致的布局和線條的失真,可以讓人直觀感受印面的氣韻,與古人神交;另一方面,便于批量化,相對固定的排版設計使印譜這種原本僅是文人書齋雅好的私輯走向大眾,成為可以批量印刷發行的書籍,擴大了印譜的普及度。

《學山堂印譜》

《飛鴻堂印譜》

《考古正文印藪》

明代隆慶六年,上海的顧從德委托王常精選“古玉印百五十有奇,古銅印千六百有奇,家藏借四方者集印數年乃成,僅廿本”,匯輯而成《顧氏集古印譜》。由于該印譜為原印鈐拓,殊為不易,一時為印林所重,明代篆刻家甘旸在其《印章集說》中贊曰:“隆慶間,武陵顧氏集古成印譜,行之于世,印章之荒自此破矣?!比欢?,20部印譜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三年后,顧氏將《集古印譜》重新增刪后再度付梓發行,并由王稺登定名為《印藪》,“顧氏譜流通遐邇,爾時家至戶到手一編?!贝俗V也是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原鈐印譜。

清代初期,印譜在傳承前代風格的基礎上,逐漸凸顯文人化傾向,文人雅士熱衷搜羅、輯錄與鈐拓工作,以此標榜求古意趣,印譜所輯錄的印章規模日益龐大,其中以“三堂”印譜為最,即張灝輯《學山堂印譜》、周亮工輯《賴古堂印譜》和汪啟淑輯《飛鴻堂印譜》。

清初汪啟淑,自稱“印癖先生”,酷嗜集印。17歲時就開始著手輯錄《飛鴻堂印譜》,至48歲時定稿,歷時三十余年?!讹w鴻堂印譜》共計40卷10冊,由金農、丁敬校定,金農書“偶愛閑靜”于扉頁,共收錄印作近3500枚,印人達360余位,包括丁敬、陳煉、桂馥、董洵、汪成等,印文大多出自諸子百家、名家詩詞,沈德潛、厲鶚、梁詩正等序跋、題詩五十余篇,堪稱皇皇巨制,乃集清代乾隆時期印家印作之大成。

汪啟淑還輯錄出版了《漢銅印叢》《漢銅印原》《讱庵集古印存》《靜樂居印娛》《悔堂印外》等印譜達28種,可謂印譜界巨擘。這些印譜也成為清代中后期篆刻家臨習研究的典范。此次展覽中所展出的一本《錦囊印林》開本高僅7.2厘米,寬5.3厘米,為所見印譜中最精小本之一,但制作精美,外用宋錦特制函套,函套外有藍布套,藍布套外還有紫檀木盒,裝幀極其考究。全譜共錄印236方,成譜于乾隆十九年。

清代中后期,以浙派丁敬、蔣仁、黃易、奚岡為代表的新印風開始風靡印壇,篆刻家開始從師古轉而創造,特別是從漢印中汲取養分的基礎上融入個性。浙派之首丁敬在《論印絕句》中曾曰:“古人篆刻思離群,舒卷渾同嶺上云??吹搅扑蚊?,何曾墨守漢家文?!倍【凑J為,篆刻藝術不能墨守成規、師古不化,要敢于“思離群”,擺脫思維藩籬,鼓勵創新,張揚個性。

《西泠四家印譜》由錢塘丁丙輯錄浙派四家印蛻而成,為鈐印本,譜首有高學治題簽,依照印人分為“龍泓山人印譜”“吉羅居士印譜”“秋景庵主印譜”“蒙泉外史印譜”四冊,每譜前均有印人小傳,成譜于光緒十一年?!栋饲Ь順怯〈妗酚啥”嬩浾闩砂思叶?,除前列四家外,尚包括了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全譜總錄印149方,成譜于光緒三十年。

乾嘉時期的金石考據成為清代中后期學術的主流形態,學術和考古推動了印譜題材的拓寬,諸如古璽、陶印、封泥、元押、唐宋官印等均成為印譜的常見要素。這一時期的印譜還出現分類和細化,各種別具特色的印譜相繼出現,比如《七十二候印譜》(李仙舟輯),譜首闡述一年間七十二候的原委和理解文字二則,每候刻成一印,共計七十二印,成譜于嘉慶十二年;《雙虞壺齋印存》(吳式芬輯),收錄古朱文小璽、玉印、牙印、瓦印、子母印、兩面印等,全譜總錄印1011方,成譜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該譜選印精嚴,鈐拓古美,被羅振玉譽為近代最精美的印譜。

清末民國時期,印譜開始進入大繁榮大發展的階段。明清兩代的印譜以原鈐為主,注重印譜家的個人審美意趣,但由于制作難度較大,所以難以大面積推廣。隨著石印、珂羅版、鋅版印刷技術的發展,印譜的出版發行開始從追求審美、小范圍流通真正走向市場。此時,還出現了以印社組織為核心的印譜出版活動,西泠印社、宣和印社、有正書局等印社組織和出版機構將印譜出版推至大規模商業運作階段。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歡
顧氏印譜飛鴻
“顧氏外科”師承教育融于中醫外科學住培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詩書傳家,名士風流
《魯迅全集》注釋一誤
泛川派華陽顧氏古琴藝術的傳承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清飛鴻堂《壯懷聊寄幽獨》
特殊的“古籍”
印譜:古籍中的另類收藏
海外飛鴻、地方協會動態
小石山房集古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