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口病與甲損傷發生的相關性分析

2020-05-14 07:26張學美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手足口病相關性

張學美

【摘 要】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與甲損傷發生的相關性。方法 抽調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治療的手足口病患者50例,分析所有患者手足口病皮疹分布情況,并記錄其甲損傷情況。 結果其中手足口皮疹15例,出現丘疹、水皰等情況;手足口臀部皮疹者26例,出現丘疹、皰疹;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9例,出現水皰、丘皰疹。其中1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6例;>1-5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3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8例;>5-10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臀部1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10-15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結論 手足口病與甲損傷存在一定關系,手足口病皮損面積越大,患兒甲損傷數目越多,積極控制手足口病病情,可減少患兒甲損傷情況。

【關鍵詞】手足口病;甲損傷;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7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于小年齡兒童。主要表現為厭食、發熱、手足口、臀部等出現小皰疹,有部分患兒可在1周左右自愈,部分病情發展較快,嚴重者可致死亡[1]。目前臨床針對手足口病缺乏特效藥物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但該疾病可在一定范圍內出現爆發流行,發病后部分重癥患兒病情發展較快,存在死亡風險。為避免手足口病,臨床人群需要轉變自身不良衛生習慣,及時確診,避免與患者接觸,采取隔離措施[2]。由于目前手足口病相關甲損傷發生率不高,因此臨床分析較少,需要增加對手足口病相關甲損傷的分析[3]。本文通過分析手足口病與甲損傷,抽調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治療的手足口病患者50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治療的50例手足口病患者,對其進行臨床資料分析。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手足口病患者;②治療期間具有家屬陪同;③經過倫理學機構的批準、患者是否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既往出現心臟病、皮炎、濕疹等;②持續使用免疫抑制劑、抗菌藥物與抗精神藥物;③嚴重性先天性感染者;④相關資料不完善者。其中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齡為6個月至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1±1.05)歲。

1.2 方法

記錄所有患者皮疹發生情況,并記錄甲損傷發生、分析其皮疹分布與發生甲損傷的相關性及預后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本分析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所有患者手足口病皮疹發生情況

所有患者均出現發熱情況,其中體溫最高達到39.8℃,發熱癥狀持續(3.05±0.65)天;給予布洛芬等退熱治療。其中手足口皮疹15例,出現丘疹、水皰等情況;手足口臀部皮疹者26例,出現丘疹、皰疹;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9例,出現水皰、丘皰疹。

2.2 甲損傷發生情況

所有患者甲損傷時間為15-40天,平均為(24.05±4.21)天;其中患者病變從甲近端開始,僅有2例患者在甲板遠端開始,可觀察到空鼓區,逐漸剝離,直到完全脫落,全甲脫落后會生出健康的新甲板。

2.3 甲損傷與皮疹分布情況

其中1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6例;>1-5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3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8例;>5-10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臀部1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10-15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見表1。

2.4 所有患者預后情況

所有患者均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并定期進行復診,隨訪期間所有患者均生出健康新手指甲或腳趾甲。

3 討論

手足口病一般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臨床感染途徑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病毒潛伏期較長,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大多出現在春秋季[4]。主要癥狀水皰、丘疹,嚴重時會出現全身性皮疹,相關甲損傷并不常見,但目前多項分析指出其痊愈后會出現甲脫落的情況。其甲損傷形態不同,但最終均會出現甲脫落的現象。對于出現甲損傷時間短的患者,僅僅表現為手指甲或腳趾甲根有空鼓區,而脫甲病的出現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存在一定關系。

本文通過進一步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其中手足口皮疹15例,出現丘疹、水皰等情況;手足口臀部皮疹者26例,出現丘疹、皰疹;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9例,出現水皰、丘皰疹。其中1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6例;>1-5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3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8例;>5-10個甲損傷出現在手足口臀部1例,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10-15個甲損傷手足口臀部軀干四肢1例。在病理機制上,病甲處柯薩奇病毒的復制及繁殖,使患者出現甲損傷,甲周皮疹炎癥蔓延,手足口病全身性炎性細胞因子,會降低其甲母質水平,引起營養不良。本文結果能夠看出,手足口病皮疹分布與甲損傷數相關性,能夠看出其病理機制觀點。但目前分析不夠深入,后期可將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納入分析,加大樣本數量。而甲損傷主要表現為甲脫落、甲缺失等,小兒甲損傷中非真菌性甲營養不良,目前其并無明確病因,主要是缺乏足夠營養,或是由于慢性疾病。但現在也有學者認為,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了CVA16所致,最早也是CVA6感染導致的手足口病,出現甲損傷,但仍需要進一步分析。

綜上所述,手足口病患者與甲損傷之間存在一定聯系,患者皮疹范圍越廣,其甲損傷發生數量越多,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控制患者病情,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王繼輝,朱慧玲.手足口病相關甲損害60例臨床分析[J].廣東醫學,2018,39(2):247-250.

廖鳳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治療前后LDH、CK、CK-MB、NE變化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9):41-42.

謝東生,何劍峰,楊芬等.2011-2015年廣東省基于主動監測的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52(7):738-742.

李娟娟,王玉肖,周美靜等.保定市COXA6型手足口病伴脫甲癥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5):778-781.

猜你喜歡
手足口病相關性
吞咽功能治療儀在手足口病恢復期康復治療中的作用
360例小兒手足口病護理體會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