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振動訓練對痙攣型雙癱患兒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2020-05-14 07:26張瑀桐張敏龐偉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張瑀桐 張敏 龐偉

【摘 要】:目的:觀察全身振動訓練用于痙攣型雙癱患兒對其評估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入2018.9-2019.9我院接納痙攣型雙癱患兒60例,利用隨機數字法確定分組,常規組及全身振動組各30例,常規組予以常規訓練,全身振動組則給予患兒常規訓練同時進行全身震動訓練,對比兩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結果:兩組BBS平衡功能評分對比,結果提示為全身振動組顯著更高(P<0.05),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比為全身振動組明顯更高。結論:給予痙攣型雙癱患兒全身振動訓練可有效改善其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具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全身振動訓練;痙攣型雙癱患兒;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平衡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痙攣型雙癱常用治療方法為康復訓練,但實際效果有限[1]。全身振動治療腦癱臨床應用較廣,其具有無創、簡單等優點,但當前臨床應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腦癱,關于痙攣型雙癱患兒的研究較少,本文為彌補研究空白,進一步探析全身振動訓練用于痙攣行雙癱患兒對其活動能力、平衡能力的影響,收集本院患兒60例完成對比研究,詳情下文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2018.9-2019.9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收治的60例痙攣型雙癱患兒納入,納入標準為:(1)滿足痙攣型雙癱診斷標準及分型標準;(2)GMFCS評定為Ⅰ-Ⅴ級,年齡在4-6歲之間;(3)認知良好,可聽懂簡單指令;(4)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治療時間滿3個月者。排除標準:(1)不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合并骨關節疾病等嚴重并發癥;(3)認知能力不足。以隨機數字法分組,常規組及全身振動組各30例,常規組男女之比為16:14,平均4.56±0.26歲,全身振動組男女之比為17:13,平均4.61±0.29歲,組間基線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知情且批準。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康復訓練:給予利用被動活動、負重等方法降低患兒肌張力,提升拮抗抗肌肌力,利用主動運動、跟腱牽拉提升踝關節活動度,指導患兒進行下肢外展、足背屈,糾正其尖足姿勢異常。利用石蠟療法進行治療,將蠟餅敷在腓腸肌處,持續0.5h,每周共計5次。對患兒拮抗肌股四頭肌、拮抗肌脛骨前肌進行電刺激,頻率控制為1Hz,脈寬設置100ms,20min/次,每周共計5次。

全身訓練組在康復訓練: 應用中國鄭州羽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身振動訓練儀。治療前向患兒家長或親屬說明儀器的使用和訓練方法,并要求患兒家長或親屬積極配合。啟動振動訓練儀,設定振動頻率為 20 Hz,振動時間設為 2 min/次?;純翰扇≌玖⑽?,膝關節屈曲,軀干略微前傾,雙手抓扶保護桿,不能獨站的患兒可由患兒家屬扶持保持站立體位,每組結束后休息 1min,共 3 ~ 4 組?;純好恐芫邮?5 次振動訓練。

1.3 觀察指標

1.3.1 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對患者平衡功能進行評估,該量表總共14個評分項目,每1項目分值為0~4分,獲得分值越高則平衡功能越強。

1.3.2 利用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該量表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患兒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3.0軟件處理數據,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全身振動組與將常規組平衡功能評分對比

全身振動組治療后BBS平衡功能評分為23.69±4.33分,常規組BBS平衡功能評分為20.04±3.06分,全身振動組治療后BBS平衡功能評分高于常規組(t=3.771,P=0.001)。

2.2 全身振動組與常規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對比

全身振動組ADL評分為64.17±4.78分,常規組ADL評分為50.63±3.64分,全身振動組ADL評分顯著更高(t=12.344,P=0.001)。

3 討論

腦性癱瘓即為腦癱,為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發育障礙及活動障礙綜合征,此病為非進行性損傷所致,發病多見于嬰幼兒及胎兒。痙攣型雙癱占全腦癱瘓1/3,本病發生后患兒獨立行走能力受限,需及時給予治療糾正[2]。

痙攣型雙癱患兒主要表現為下肢活動受限、尖足、足內翻等,針對患兒主要癥狀表現給予多種康復訓練,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患兒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不過效果有限,需進一步探索現相關治療方法[3]。

全身振動訓練時通過振動臺對患兒進行振動刺激,以振動信號激活患兒肌肉內相關感受器,繼而激活患兒運動單元[4]。臨床應用中可通過振動肌肉可幫助患兒大腦神經功能完成重建,通過抑制下肢屈肌群興奮性減低肌張力,激活患兒腱器提高其伸肌活性,并可減少拮抗肌之間的活動,恢復屈肌及伸肌間平衡[5]。本次將全身振動訓練用于痙攣型雙癱患兒治療中總體效果顯著,結果顯示全身振動組BBS、ADL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給予痙攣型雙癱患兒全身振動訓練效果顯著,對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顯著改善效果。

參考文獻

李曉捷. 中國腦性癱瘓康復的現狀、挑戰及發展策略[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6, 31(01):11-13.

李文霞, 高超, 張會春,等. 活動平板訓練聯合針刺推拿對痙攣型雙癱患兒粗大運動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響[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8, 24(3):115-117.

孟靜, 李曉捷, 邱霞, 等. 運動想象療法對偏癱型腦性癱瘓患兒上肢功能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6, 8(2):144-147.

孫良文 , 劉淼 , 盧敏 ,等. 交替垂直振動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及移動能力的影響[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9, 41(7):520-522.

譚景旺 , 吳雪萍,等.全身振動訓練對老年人下肢功能和慢性疾病影響的研究與進展[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 21(8):1288-1293.

劉文. 全身振動訓練在運動康復中的研究現狀[J]. 當代體育科技, 2017, 7(12):8-9.

羅炯, 歐陽一毅. 全身振動介入抗阻力訓練對能量消耗的影響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7, 51(6):77-82.

猜你喜歡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阿爾茨海默病的康復護理效果觀察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早期顱骨修補應用于腦外傷治療中的效果探討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降纖酶聯合α—硫辛酸和單一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研究及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康復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學齡腦癱兒童康教結合對其粗大運動發育和生活能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