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觀察

2020-05-14 07:26劉晨朱金輝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并發癥發生率院前急救

劉晨 朱金輝

【摘 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方法:研究階段為2019年1月~2019年6月,共納入研究對象83例,均為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根據是否接受院前急救作為分組標準,將83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救治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結果:觀察組發病到實施院前急救時間、轉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7d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積極開展院前急救可縮短發病至入院時間及轉運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院前急救;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效果;并發癥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8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在急診科常見疾病中,急性胸痛占比達到20%-30%[1]。特別是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其病情復雜且多變,針對這類患者需要立即送至醫院實現準確的評估與治療[2],對于這類患者而言,積極有效的院前急救對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擬納入83例患者進行臨床急救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83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時間(2019年1月~2019年6月),根據是否接受院前急救作為分組標準。

納入標準:(1)確診是因明確病變引發的急性胸痛;(2)性別不限,年齡<75歲;(3)患者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5)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同意。

排除標準:(1)院前急救期間死亡者;(2)合并精神及神經類疾病者。

觀察組43例;年齡:患者年齡在29歲-73歲,平均年齡(55.19±4.29)歲,性別:19例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對照組40例;年齡:患者年齡在31歲-74歲,平均年齡(54.98±4.37)歲,性別:1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對照組例和觀察組例患者各項指標無差異,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未接受院前急救。

觀察組積極開展院前急救:到達現場后,積極詢問病史以及立即進行體格檢查,做好對胸痛發生原因的快速識別??焖賹⒒颊咛е良本溶噧?,要求立即做到吸氧、心電圖監測以及靜脈通道的開放,立即收取血標本以便入院后能夠立即進行心臟標志物檢測。對于出現劇烈疼痛者可考慮使用杜冷丁止痛,針對可逆為心肌梗塞的患者立即給予阿司匹林,對于可能需要接受冠脈介入治療的患者給予氯吡格雷口服,隨之做到電除顫和心肺復蘇的準備,立即快速轉運回醫院。

1.3 觀察指標

兩組發病到實施院前急救時間,轉運時間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7d死亡。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發病到實施院前急救時間、轉運時間比較

表1可見,觀察組發病到實施院前急救時間、轉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7d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其可能預示著嚴重不良預后的胸痛,其作為一種臨床癥狀,可能是肺栓塞、重癥心肌炎、主動脈夾層等高危疾病,面對這類疾病患者,積極有效的院前急救十分重要。

關于院前急救,是呼叫120救護車后到將人送到醫院這期間發生的醫療救護操作。院前急救內容包括院前醫務人員對危重急癥患者(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危及生命、不采取搶救措施難以緩解的疾病,如心臟驟停、休克、昏迷、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衰、多發嚴重創傷等)提供現場診察、防護、救治及途中監護的醫療技術勞務性服務。而對于急性高危胸痛患者,需要配備有高級生命支持的急救車開展院前急救工作[3]。利用院前急救,積極實現對患者病情的穩定,并且對患者生命體征以及重要器官功能進行評估等一系列舉措,上述有效的救治工作對提高患者在入院后的搶救成功率有重要意義[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發病到實施院前急救時間、轉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7d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見,對于急性高危胸痛患者而言,積極搶救盡可能縮短患者從發病到入院的時間十分重要。特別是急性高危胸痛發生后的1-2h是搶救的重要時間點,通過在盡早時間內給予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口服,可降低血栓的持續性形成,有利于提高心肌細胞的血流灌注[5]。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積極開展院前急救可縮短發病至入院時間及轉運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蘭興梅,段秀卿,張永紅,呂鑫.院前急救體系改善對胸痛中心時間管理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6):2857-2858.

賀家云,劉道碧.院前急救醫療服務對急性胸痛患者的價值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04):108-111.

孫敬磊,魏新,陳玲.“扁鵲飛救”遠程急救系統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5):209-212.

韓自華,吳顏,李瑛,劉麗.2096例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8,40(10):1222-1224.

劉剛,王明偉.院前院內聯合成功搶救胸痛猝死1例[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09):28.

猜你喜歡
并發癥發生率院前急救
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應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考察
吸入激素聯合噻托溴銨治療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評價
探討車禍多發傷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應用效果
護理干預在腸造口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評分系統預測髖關節置換術后死亡率和并發癥率的價值
有創呼吸機的臨床護理體會
腹腔鏡與開腹直腸癌手術的近期療效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