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效能感的影響

2020-05-14 07:26張玉霞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依從性腦梗死

張玉霞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針對性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及效能感的影響。方法:將92例腦梗死患者分成兩組,其中常規組46行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46行針對性護理。結果:研究組治療依從性、效能感評分均高于(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可進一步提高腦梗死患者治療依從性、效能感,值得臨床引起重視。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腦梗死;依從性;效能感

【中圖分類號】R24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腦梗死的發生,是因為局部腦組織血氧缺失壞死所致,故而又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特征表現為神經功能缺損。按照不同發病機制,有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腔隙性腦梗死之分,而臨床中比較多見腦血栓形成,在腦卒中大約占比60%左右[1]。目前,康復治療能夠改善腦梗死患者預后。但由于康復速度慢、治療時間長,加之患者具有較強的不適感,恢復過程中極易降低患者自我效能感、依從性,進而影響其康復。所以積極探索一種更加高效、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予以配合,幫助腦梗死患者改善預后,臨床意義重大。本文以92例腦梗死患者為例,研究分析了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參考。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92例腦梗死患者于2018年09月--2019年09月納入,根據患者入院就診單雙號,予以對照研究,其中就診單號納入常規組;就診雙號納入研究組。每個組46例。研究組包括23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齡55-79歲,平均(65.3±5.6)歲;常規組包括25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齡55-80歲,平均(65.6±5.7)歲。兩組臨床資料P值>0.05,均衡性、一致性良好,可用于分組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46例施行常規基礎護理,即:圍繞患者康復治療情況,夯實各項基礎護理操作,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做好解疑答惑工作,以促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醫師鍛煉。

研究組46例則在常規基礎護理的同時開展針對性護理,即:(1)落實護理措施?;颊吒黜楏w征平穩后,評估患者心態、病情、危險因素,了解其性格、生活習慣以及愛好,遵循個體化差異原則,落實針對性護理措施,以滿足患者個性化康復需求。(2)健康宣教。將康復鍛煉過程、目的、作用、注意事項等,詳細告知于患者及其家屬,使其正確看待康復治療,并說明康復鍛煉對疾病轉歸的意義,進而提高其依從性。(3)肢體鍛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首先進行翻身、坐立、抬腿,然后再下床慢走、爬梯,整個鍛煉操作時間應當慢慢延長,鍛煉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盡量促使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如果有必要,可考慮肢體按摩以及溫針灸等中醫特色干預方案,旨在改善患者關節功能。(4)心理干預。腦梗死患者行動不便,語言交流方面也存在障礙,多數患者因為無法表達而出現失望、沮喪以及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性格特點,與其積極、主動交流,盡量滿足其需求,同時囑咐家屬多關心、支持患者,予以鼓勵、安慰,讓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5)語言康復。為改善患者語言交流能力,護理人員圍繞患者的愛好興趣,播放視頻、音樂,以此來激發患者的表達欲;與此同時,指導患者簡單發音,然后慢慢過渡到詞句訓練,整個過程循序漸進。

1.3 觀察指標

(1)治療依從性:患者主動配合康復治療、檢查、護理,為完全依從;康復治療、檢查、護理過程中,不配合1-2次,為不完全依從;排斥、拒絕、抵抗康復治療、檢查、護理,為不依從。依從性=完全依從+不完全依從的例數占總例數的比率。(2)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對患者自我效能感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說明患者越自信。

1.4 統計學分析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行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評分對比見表2

3 討論

隨著現代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重以及人均生存周期的延長,使得腦梗死患者越來越多,對臨床治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成功挽救腦梗死患者生命之后,其相關癥狀表現也在慢慢消失,但是腦部神經功能并未徹底恢復正常,此時,需要臨床盡快對其實施康復治療干預,以提高其預后恢復質量。

隨著臨床研究深入,發現腦梗死發病后,神經細胞嚴重損傷,但是腦部神經之中的有些干細胞有可能會重新生成新的細胞,以便于神經系統重塑。所以臨床需對腦梗死患者實施更多的良性刺激,進而恢復其神經系統[3]。常規基礎護理模式之下,無法完全滿足患者實際需求,所以在長時間的康復鍛煉過程中極易降低患者依從性,另外,腦梗死患者心理情緒因為肢體無法正?;顒佣^度焦慮不安、煩躁、易怒,影響其預后[4]?;凇耙匀藶楸尽崩砟畹尼槍π宰o理措施,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減輕負面情緒,糾正患者錯誤認識,促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而且還可以增強患者治愈信念。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治療依從性、效能感評分均高于(p<0.05)。證實了針對性護理的有效性。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郭書軍,苗萬坡.針對性護理在急性重癥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13):152-153.

龔紅玲,連曉鵬.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偏癱患者下肢DVT發生率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3):200-201.

高海榮.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取栓術后并發癥控制及肢體功能康復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2):24-25.

陳楚玲,丁美暉,范敏.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康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7,19(04):88-90.

猜你喜歡
針對性護理依從性腦梗死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研究進展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什么是手衛生依從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