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2016-08-03 10:02鄧慶芬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8期
關鍵詞:個體化臨床特點針對性護理

鄧慶芬

【摘要】 目的 探討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方法 分析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 并給予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后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 (SAS)及 Fugl-Meyer評分。結果 43例患者均好轉出院, 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干預前患者SAS、SDS、Fugl-Meyer評分分別為(66.9±5.3)、(63.5±6.3)、(39.8±16.2)分, 干預后分別為(27.7±3.2)、(27.5±3.3)、(31.7±16.3)分, 干預后患者SAS、SDS評分較干預前明顯降低, Fugl-Meyer評分明顯升高。結論 分析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臨床特點, 行針對性護理干預, 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況, 提高康復效果, 具有非常積極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車禍;腦部外傷;臨床特點;個體化、針對性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50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取得的迅猛發展成就, 公眾活動漸趨多元, 明顯加大了高能量創傷發生幾率, 車禍致腦部外傷屬其常見類型[1]。本次研究選取相關患者, 分析臨床特點, 制定針對性干預對策, 臨床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外科 2014年 6月~2015年 6月收治的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 男 36例、女 7例, 年齡19~74歲, 平均年齡 (42.9±10.4)歲, 均經頭顱 CT檢查證實, 入院時格拉斯哥評分 (6.2±0.5)分。顱內血腫 9例, 顱骨骨折 11例, 腦挫裂傷 23例。排除機體其他系統嚴重疾病患者, 患者或家屬對本次實驗知情, 并自愿簽屬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1. 2. 1 臨床特點分析 ①病情:意識障礙程度越深, 提示創傷越嚴重, 故意識為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重要觀察指標, 需重視意識及生命體征監測;②并發癥情況:患者傷后長期臥床, 極易引發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癥[2];③心理特點:車禍傷事發突然, 屬重大心理應激性事件, 患者多難以接受, 負性情緒較重, 部分出現精神疾病, 主觀能動性較低;④功能障礙:患者多有認知、肢體、言語等方面功能障礙。

1. 2. 2 護理干預 制定針對性基礎護理、安全防護、心理護理、康復護理系統干預方案, 具體如下:①基礎護理:保持病室整潔、安靜, 空氣清新;將床頭抬高 15~30°, 為顱內靜脈回流創造條件, 以促進腦水腫、腫脹減輕。重視患者神經系統體征、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等觀察, 行氧氣吸入和心電監護, 依據傷情特點針對性監測有無腦疝、顱內壓增高等癥狀, 及時發現異常并報告醫生。按病情需要做好水份及營養補充, 有效補給蛋白質及能量, 以降低機體損耗;②安全防護:加強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定時翻身、保持皮膚干燥以防壓瘡形成。尿管留置者為防止泌尿系感染, 需重視會陰部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 降低肺部感染風險;③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勇敢面對創傷事實, 加強心理疏導。有人格改變者, 需予以理解, 并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際關系, 糾正錯誤思想及行為。腦外傷引發精神癥狀者, 需加強安全防護, 避免出現傷人、自傷等惡性事件, 重視、關心、關愛患者, 增強患者信心, 提高遵醫依從;④康復護理:a.認知障礙:加強個人衛生、睡眠、日常生活等基礎護理和培訓, 特別對生活無法自理者, 需積極開展生活習慣訓練, 避免精神狀態衰退加劇。b.運動障礙:由被動運動向主動運動過渡時需循序漸進, 逐步增量, 以恢復自主活動。c.語言障礙:行多途徑言語刺激訓練, 加強溝通, 促進患者語言功能恢復, 確保言語的流暢性、清晰度。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心理狀況:應用SDS、SAS量表對心理狀況評估, 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②運動功能:應用 Fugl-Meyer積分評估, 分值越高, 效果越好。③記錄并發癥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43例患者均好轉出院, 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干預后患者SAS、SDS評分較干預前明顯降低, Fugl-Meyer評分明顯升高(P<0.05)。見表1。

3 討論

車禍致腦部外傷傷情特點與意外發生時作用力大小、患者姿勢及受傷部位等密切相關。機動車駕駛人員因傷前身體前傾, 車速較快, 當遇翻身、碰撞等意外事件時, 前額部沖擊點傷最為多見, 可導致顱骨骨折。非機動車及行人在車禍中, 自身速度相對較慢, 除外傷作用頭部有沖擊點傷外, 在枕部著地后, 會引發第二次頭部損傷, 以腦內血腫、腦挫裂傷多見, 與本次選取病例一致。

針對傷情特點, 患者病情危重, 且病程進展迅速, 生理、心理、精神均出現系列應激性變化, 針對性的加強護理干預, 可規避不良事件的發生, 確保臨床安全[3, 4]。本次研究中, 首先重視基礎護理, 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醫護環境, 利于遵醫依從性的提高;行安全防護, 可規避壓瘡、泌尿系感染等負性事件, 加快康復進程;重視心理護理, 與“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模式符合, 可滿足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行康復干預, 與神經外傷疾病特征相符合, 重視患者身體功能方面的恢復, 利于生存質量的改善[5]。本次研究結果與其一致。

綜上所述, 分析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臨床特點, 行針對性護理干預, 可改善心理狀況, 提高康復效果, 具非常積極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 李樂之.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374-386.

[2] 季文英, 項賢美, 張青麗. 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9):813-814.

[3] 曾文君. 120例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1, 21(21):2670-2673.

[4] 曾筱青. 顱腦外傷病人的急診搶救與護理. 內蒙古中醫藥, 2010, 29(14):169-169.

[5] 廖竹英. 顱腦外傷病人急診搶救與護理體會. 內蒙古中醫藥, 2011, 30(5):155-156.

[收稿日期:2016-01-31]

猜你喜歡
個體化臨床特點針對性護理
個體化健康教育在小兒厭食癥患者中的應用
個體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應用研究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個體化疼痛護理干預在緩解帶狀皰疹患者疼痛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產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