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腹與經陰道超聲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2020-05-14 07:26夏欽嬋曹麗娜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經陰道超聲

夏欽嬋 曹麗娜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05例疑似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進行經腹部、經陰道超聲檢查,并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超聲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效果。結果:105例疑似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95例患有子宮內膜病變,包括17例子宮肌瘤,23例子宮內膜息肉,50例子宮內膜增生,5例子宮內膜癌。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顯著高于經腹超聲(p<0.05),但兩者在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方面的診斷符合率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結論:與經腹超聲檢查相比,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提高病灶的檢出率,利于鑒別診斷病灶良惡性。

【關鍵詞】子宮內膜病變;經腹超聲;經陰道超聲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子宮內膜病變為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常見于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內膜增生、內膜癌等,其臨床表現相似,多為月經失調、陰道不規則出血、不孕等,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此,及早診斷治療子宮內膜病變,對于改善患者臨床結局至關重要。超聲檢查因具有費用低、操作簡單、無創等優點成為了當前臨床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的主要手段之一?,F為進一步比較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擇105例疑似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05例疑似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6~65歲之間,平均(37.08±3.63)歲;臨床表現:36例經血量異常,26例痛經,29例陰道異常出血,5例白帶增多,9例不孕不育;病程最短8d,最長2年,平均(8.62±1.15)個月。納入研究的對象臨床資料完整,均神志清楚、溝通能力良好,排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嚴重肝腎臟器疾病、精神類疾病或檢查依從性較差者。

1.2 檢查方法

105例疑似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進行經腹部、經陰道超聲檢查,檢查儀器為飛利浦生產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1)經腹超聲檢查:選用3.5MHz凸陣探頭,檢查前囑受檢者適度充盈膀胱,協助其取仰臥體位,在探頭頂端涂抹適量耦合劑,將探頭置于受檢者的下腹部,從斜切、橫切、縱切角度觀察子宮、卵巢、盆腔間隙等情況,并重點察看子宮內膜回聲、內膜厚度、宮腔內有無積液等病變,并對病灶的形體結構、血流信號進行觀察。(2)經陰道超聲檢查:選用5.0~7.5MHz腔內探頭,囑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腔內探頭先戴上避孕套再涂耦合劑,將陰道探頭置入陰道深處,以縱切、橫切、斜切多個角度進行掃描,觀察子宮、卵巢、盆腔間隙,并重點察看子宮形體大小、內膜厚度、內部回聲等,并記錄病灶具體情況,包括位置、數量、形體結構、大小、邊緣以及其對子宮內膜的關系等,并注意觀察病灶血流信號分布情況。

1.3 觀察項目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經腹與經陰道檢查方法對子宮內膜病變(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符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0.0軟件,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105例疑似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95例患有子宮內膜病變,包括17例子宮肌瘤,23例子宮內膜息肉,50例子宮內膜增生,5例子宮內膜癌。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以及總體病變檢出準確率顯著高于經腹超聲(p<0.05),但兩者在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方面的診斷符合率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見表1。

3 討論

以往臨床常采用診斷性刮宮術進行子宮內膜病變病理活檢診斷,其特異性雖較好,但針對敏感度較低,且為侵入性操作,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程度損害,有可能影響日后生育。近年,主要采用CT、MRI、超聲等影像學手段檢查,其中,CT檢查會引起放射性損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RI檢查費用較高,而且檢查時間較長,不宜推廣應用。超聲檢查主要是借助超聲波對病灶進行成像檢查,其無創經濟,能夠清楚顯示病灶的形態結構、內部回聲以及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等[1]。經腹超聲檢查在女性受檢者中的接受度較高,其操作極簡單,且可直接觀察到子宮形態結構以及子宮內膜的厚度,但其難以鑒別診斷宮腔內細節變化以及內膜病變,而且也易受腹部脂肪組織、腸氣干擾等而影響圖像質量[2]。而經陰道超聲檢查通常應用高頻率探頭,而且探頭是直接置于到陰道深部進行檢查,更接近與病灶,可更為清楚地顯示子宮內膜病變情況,也可以顯著提高病灶與其鄰近正常組織的對比度,也不會受腸氣、脂肪組織等因素干擾,進而有助于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率[3]。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以及總體病變檢出準確率顯著高于經腹超聲,進一步證實了與經腹超聲檢查相比,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提高病灶的檢出率,利于鑒別診斷病灶良惡性。

參考文獻

馬麗娜.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3):67-68.

趙燕.經陰道超聲和腹部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比較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7,4(21):67,69.

周飛.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經陰道超聲與經腹部超聲的運用差異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5):88-89.

猜你喜歡
經陰道超聲
經陰道超聲測量宮頸長度預測早產的應用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目次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診斷卵巢瘤樣病變的價值研究
經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診斷異位妊娠的價值比較
經腹部超聲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探討
經腹部超聲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探討
分析經陰道超聲與經腹超聲檢查宮外孕的優劣
經陰道及經腹彩色超聲診斷卵巢腫瘤的鑒別分析及價值
經腹部及經陰道超聲在早期不同部位異位妊娠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