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教協同背景下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20-05-15 07:27陳紅濤羅堯岳肖純彭麗麗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課程體系

陳紅濤 羅堯岳 肖純 彭麗麗

〔摘要〕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是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的重要途經之一。但目前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隨意性較大,缺乏系統、規范的課程體系和專門教材;培訓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無法滿足不同層次的中醫護理人員的培訓需求。本文總結了近年來我校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構建了中醫護理繼續教育一體化四段式課程體系,編寫出版了專門教材,形成了護教協同、院?;拥闹嗅t護理繼續教育模式,以期為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提供新思路,促進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護教協同;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R2;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0.04.026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ursing and Teaching Synergy: A Case Stud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EN Hongtao, LUO Yaoyue*, XIAO Chun, PENG Lili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TCM nursing. At present, not only its choice of training content arbitrariness is relatively large owing to the lack of the 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s, but it is also unable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CM nursing staff as a result of its dull training means and weak pertinen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achievements of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CM nursing in our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Four-Phase mode in the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its specialized materials, the formation of its "Nursing and Teaching Synergy,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Interaction" pattern,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CM nursing an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ts talents.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nursing and teaching synergy; curriculum system

目前,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是中醫藥院校全日制教育模式,但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西化傾向明顯等不足,導致其畢業生遠不能滿足社會對中醫護理人才的需求[1];而畢業后醫學教育主要是培養新護士入職后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完成院校專業教育后的補充[2],仍然沒有改善中醫護理人力資源缺乏的現狀。而繼續教育作為中醫藥人才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教育的重要形式。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是指繼畢業、規范化專業培訓之后,在職護理人員通過系統學習補充中醫護理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一種終身性護理學教育[3]。有研究指出,繼續教育對保持護理職業專業性,使護士緊跟醫療技術發展,對促進護理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4]。由此可見,在我國全日制院校護理教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下,要全面提高中醫護理專業服務水平,促進護士的專業化發展,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則是中醫護理人才培養重要的補充形式。因此,發揮中醫藥院校教育優勢和醫院的臨床實踐價值,護教協同,聯合開展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對落實國家政策精神、促進中醫護理人才培養、強化中醫護理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校中醫護理教育已有50多年歷史,擁有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基地、省級中醫護理特色技術重點研究室等平臺,一直致力于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理論研究和培訓實踐,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繼續教育模式,現總結如下。

1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1? 國家政策和行業標準指南的明確規劃和要求

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護理在疾病防治和促進人們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度珖o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加強護教協同工作,逐步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相互銜接的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大力開展中醫護理人才培養[5]?!蛾P于加強中醫護理工作的意見》中也明確要求,中醫醫療機構應加強對全體護理人員的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繼續教育培訓,無中醫護理學歷教育背景的護理人員在中醫系統醫療機構工作3年內完成中醫理論與技能繼續教育培訓累計不少于100學時[6]。由此可見,針對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的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實踐,符合國家政策和行業標準指南的規劃和要求,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促進中醫護理人才培養,具有積極意義。

1.2?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需求旺盛

2014年中國衛生事業年鑒中指出,在中醫護理崗位工作有中醫護理教育背景者不足5%[7]。針對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習過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護理學等相關知識的人占比不足19%[8]。而一項針對湖南省各級中醫醫院851名護理人員的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基礎理論和中醫護理技術的培訓需求強烈,分別高達97.53%和98.94%[9]??梢?,針對從事中醫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迫在眉睫。

1.3? 完善現有繼續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雖已有一定規模,但多以各醫院院內培訓為主,培訓內容多由各醫院護理部或科室自定,隨意性較大,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培訓形式也較為單一,針對性不強,不能保證護理人員的培訓時間,無法滿足不同層次的中醫護理人員的培訓需求[10]。同時,目前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缺乏中醫護理的特色,還忽略了臨床護士臨床護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的特點,導致在職繼續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低[11]。因此,開展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研究,構建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體系,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繼續教育模式,對促進中醫護理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2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

2.1? 總體思路

堅持以臨床護理人員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補足短板,提升能力”為抓手,以突出中醫護理特色、滿足臨床需要為目標,做到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體系可復制、可推廣。

2.2? 構建一體化四段式課程體系

自2013年、2014年先后獲批中醫護理特色技術重點研究室和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基地以來,我校在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實踐中不斷總結中醫護理理論與特色技術實踐成果;結合對各級各類中醫醫院851名護理人員進行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的現狀及需求調研和行業、主管部門專家咨詢,凝練形成了中醫護理特色鮮明、重臨床、重技能的“中醫護理導論-中醫護理基礎-中醫臨證施護-中醫護理研究”一體化四段式課程體系(圖1),解決了臨床中醫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課程不系統、教學內容不符合臨床實際的問題。

2.3? 編寫專門教材

基于一體化四段式課程體系,聯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和中南大學出版社,匯聚國內10余所中醫藥高等院校和中醫醫院專家編寫了《中醫護理理論基礎》《中醫基礎護理學》《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護理研究》4本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專門教材,解決了臨床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長期缺乏專門培訓教材的問題。

2.4? 創新教學方法

基于大學網絡教學平臺,持續進行“中醫護理基礎”“中醫臨證施護”“中醫護理技能”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了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線上學習平臺,形成了線下面授、線上自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符合國家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和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有效彌補了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單一教學形式的弊端。另外,專題拍攝體現中醫護理服務社區和臨床的科普宣傳片,舉辦中醫護理臨床技能大賽等,為推廣中醫護理理念、適宜技術等起到了積極作用。見圖2。

2.5? 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實踐

以不同層次臨床護理人員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開展多元化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實踐,形成了護教協同、院?;又嗅t護理繼續教育模式,滿足了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需求,提高了教學實效。以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醫護理)為依托,開展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推廣中醫護理新技術;深入到縣市中醫醫院開展中醫護理理論與特色技術培訓班,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以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項目為依托,開展中醫護理科研選題與論文撰寫培訓,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科研素養;以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為依托,開設中西醫結合護理學高級人才研修班,為臨床護理人員學習碩士學位課程提供平臺。滿足了不同層次臨床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繼續教育需求,提高了教育教學效果,解決了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模式單一和教學實效問題。見圖3。

3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體系的運行成效

基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本成果形成了護教協同、院?;拥闹嗅t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做到了學校與醫院、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的3個有機結合。同時,育人效果顯著。一體化四段式課程體系應用于中醫藥院校護理專業成人教育(專升本),每年受益人數超過萬人;舉辦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班8期、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理論與特色技術培訓班3期、中醫護理科研培訓班3期、同等學力中西醫結合護理高級研修班5期、臨床中醫護理帶教師資培訓班3期,共22次,累計培訓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約3 000人。

3.1? 凝練了知識體系,統一了教學內容

為更好地適應臨床中醫護理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中醫護理服務的需求,護理人員必須定期接受中醫護理繼續教育。但與高等中醫藥院校以培養全日制在校護生掌握中醫藥基本理論、中醫護理基本知識與方法技術的培養目標不同[12],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則是以在職護理人員為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是幫助其獲取新認知和新技能,提高其崗位職業適應能力。因此,與全日制院校教育課程體系強調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融合、教材強調“三基”不同[13],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課程體系則更側重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的能力增長,幫助其實現職業發展;教材內容也更重視實務操作和崗位技能知識,能夠實現學以致用。但研究指出,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課程體系目前存在供需匹配度低、課程設置不規范等問題[14],繼續教育培訓教材藍本仍然是2006年出版的《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15],導致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缺乏系統性,不利于臨床中醫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理論知識的掌握和中醫護理新技術、臨床辨證施護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構建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知識體系,編寫規范、統一,體現中醫護理特色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材,有利于保障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的系統性、規范性、實效性,是教學實施的關鍵。本成果以中醫護理核心知識為基石,以臨床中醫護理人員需求為依據,不僅滿足了中醫護理人員的實際需求,更使繼續教育教學內容極具中醫護理特色,為系統、規范化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奠定了基礎。

3.2? 解決了臨床護理工作和繼續教育的矛盾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是傳承和創新中醫護理事業的重要工作[15]。但與全日制在校護生學年制學習方式不同,在職護理人員因臨床護理工作經常輪值夜班,且護士以女性為主,承擔家庭家務和照顧子女等因素導致其不能參加固定集中的繼續教育;同時,全日制院校教育中占主導的課堂教學形式如理論講授、操作演練等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也不適用于繼續教育,導致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效果收效甚低[10]。由此可見,采取靈活多樣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模式直接影響繼續教育效果。而單一的線下學習,臨床中醫護理人員很難協調上課和上班的時間;單一的線上學習雖然上課時間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但是上課時產生的困惑不能得到解答。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進,面對面的“線下教學”和網絡“線上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blended learning)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既能發揮教育者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受教育者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多項研究已證實,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繼續教育的教學效果[16]。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打開了新局面。本成果基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和“中醫護理基礎”“中醫臨證施護”“中醫護理技能”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構建了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網絡線上學習和線下面授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將線上、線下學習的優點結合起來,解決了臨床中醫護理人員臨床工作和繼續教育實踐的矛盾。

3.3? 滿足了不同層次中醫護理人員的需求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師資隊伍是中醫護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15]。但調查指出,80%的醫院缺乏正規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師資對臨床護士進行系統的中醫理論與技能培訓[17]。而護教協同是促進護理人才培養與人民健康需求緊密銜接,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護教協同采取大學和醫院協同培養中醫護理人才的方式,將大學的優秀師資隊伍、課程建設等資源擴充到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彌補了醫院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師資隊伍缺乏的不足,也彌補了大學受招生規模、教學場地等因素限制導致的中醫護理學生培養有限的不足,實現了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優勢最大化,得到“1+1>2”的效果。同時,區別于全日制院校教育培養可從事護理和預防保健工作的綜合性專業人才不同[18],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模式重在實踐,主要以提升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能力和促進其職業發展為目的。因此,本成果將大學優秀師資引入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實踐,并借助各類平臺,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針對不同層次臨床中醫護理人員需求的教學實踐,如通過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班提升全國各醫療機構的中醫護理骨干的中醫護理新知識、新技術,通過開展中醫護理科研選題與論文撰寫培訓班提高各級中醫醫療機構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科研能力等,形成了護教協同、院?;拥闹嗅t護理繼續教育模式,將學校與醫院、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科研能力、中醫護理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滿足了不同層次臨床中醫護理人員的需求,提高了繼續教育效果。

4 結語

本成果將大學中醫護理教育教學資源與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在職護理人員的臨床需求有機結合,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中醫護理繼續教育教學模式,在實踐和推廣應用過程中教學效果顯著,為中醫護理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對促進中醫護理的臨床應用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桂娟,沈翠珍,馬小琴,等.中醫院校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11):836-839.

[2] 林美珍,文希,賀海霞,等.中醫醫院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實踐體會[J].護理學報,2019,26(21):71-73.

[3] 王? 晶,荊? 瑤,費才蓮.百度網盤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護理繼續教育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6):175-177.

[4] 宮曉燕.護理繼續教育現狀及需求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5):13-16.

[5]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18)[2019-12-23].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

[6] 楊? 永,楊連招,張? 瑛,等.校院一體化中醫護理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8):1173-1176.

[7] 林? 靜,陳? 燕,蔣新軍.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學習特點及其態度相關性分析[J].湖南中醫雜志,2017,33(1):113-114,145.

[8] 項春雁,劉煥萍,陳曉燕,等.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養的現狀調查分析與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8):48-49.

[9] 鄧娟娟,羅堯岳,陳偶英,等.中醫醫院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9(4):550-555.

[10] 徐? 翠,吳培香,肖利允,等.護理人員中醫護理培訓現狀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16):50-52.

[11] 王? 迪.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中醫護理人才分層培養體系構建[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9:5-6.

[12] 孫秋華.《護理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解讀:高等中醫藥院校護理學專業補充標準[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1):28-30.

[13] 鄒西峰,劉衛平,賀曉生,等.外科學教材中“三基概念”的提出、演變、不足和對策[J].醫學爭鳴,2019,40(1):73-75.

[14] 程思詩,馬小琴,任婁涯,等,浙江省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8):618-623.

[15] 李? 虹,張玲玲,陳桂蘭,等.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現狀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5,30(7):57-59.

[16] 胡? 洋,李? 瑤,楊小蕾.混合式教學在邊疆地區醫學高等繼續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9,40(5):139-143.

[17] 楚? 鑫,蔣運蘭,易銀萍,等.四川省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養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2):263-264,267.

[18]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11-823.

〔收稿日期〕2019-12-26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資助課題(XJK18BGD037)。

〔作者簡介〕陳紅濤,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護理教育。

〔通訊作者〕*羅堯岳,男,博士,教授,E-mail:943629127@qq.com。

猜你喜歡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課程體系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關于促進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的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對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