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中藥治療肝硬化的臨床療效分析

2020-05-19 14:59閆翌輝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中藥治療臨床療效肝硬化

閆翌輝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采取中藥治療的方法及臨床療效觀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西醫方法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中藥方法治療,進一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情況及臨床療效進行對比評估。結果: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及血氨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8.33%),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肝硬化患者,采取中藥對癥治療效果顯著,能夠使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情況得到有效改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中藥治療;肝硬化;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肝硬化是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通常是因為一類或者多類病因在長期反復作用的影響下而引發的彌漫性肝損害[1]?;颊咧饕呐R床表現為乏力、面容消瘦、下肢水腫、食欲不振、貧血以及胃腸功能紊亂等。肝硬化在中醫中屬于“脅痛”、“積聚”的范疇。本組抽取120例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探究肝硬化患者采取中藥治療的方法及臨床療效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120例肝硬化患者均符合1993年中西醫結合學會[2]制定的肝硬化臨床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及X線、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21~78歲,中位年齡(42.8±2.1)歲。其中,早期肝硬化32例、寒濕困脾型肝硬化40例、淤熱蘊結肝硬化42例、典型病例6例(肝衰竭合并肝性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病例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醫方法治療,首先進行常規支持治療,即采取靜脈輸入高滲葡萄糖液,以此起到補充熱量的作用,并在輸液當中添加維生素C及氯化鉀等[3]。然后口服心得安、硝酸酯類及鈣通道阻滯劑等,以此使門脈壓力得到有些有效降低。觀察組患者采取中醫方法治療,治療過程中需以患者具體病情為依據,實施中醫對癥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2.1.1 早期肝硬化患者 給予中藥藥方:生黃芪20g、黨參20g、龜板10g、鱉甲10g、炮甲珠10g、桑椹子10g、阿膠10g、山茱萸10g、焦白術10g、雞血藤10g、夏枯草12g、丹參15g、炙甘草6g。行水煎服,取藥汁約400ml,2次/d,分早、晚2次服用。

1.2.1.2 寒濕困脾型肝硬化患者 給予中藥藥方:白術9g、厚樸9g、干姜9g、郁金9g、青皮9g、豬苓12g、澤瀉12g、桂枝6g、砂仁6g、廣木香6g、云苓24g、甘草3g。行水煎服,取藥汁約400ml,2次/d,分早、晚2次服用。

1.2.1.3 淤熱蘊結肝硬化患者 給予中藥藥方:當歸10g、梔子10g、丹皮10g、白術10g、赤芍9g、白芍9g、丹參20g、敗醬草20g、山楂20g、茵陳20g、郁金12g、茯苓12g、鱉甲30g、黃芪30g、生地15g、大黃3g。行水煎服,取藥汁約400ml,2次/d,分早、晚2次服用。

1.2.2 典型病例治療方法 本組典型病例6例,均為肝衰竭合并肝性腦病,兩組各3例,對照組典型病例采取西醫護肝綜合治療,比如給予前列腺素E1及促肝細胞生長素等。觀察組典型病例在西醫護肝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中的解毒化瘀湯治療,主要的藥方成分為:赤芍、丹參、茵陳,各30g;枳殼、木通、郁金,各10g;另輔于田基黃、白花蛇舌草、金錢草,各15g,若患者血鉀高,需將金錢草減量或者減去。行水煎服,取藥汁約300ml,2次/d,分早、晚2次服用。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及血氨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8.33%),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肝硬化是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通常是由于多類病因常見反復發作所致,進一步形成彌漫性肝損害。引發肝硬化病因諸多,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以及代謝性肝硬化等。肝硬疾病存在諸多臨床表現,如消化道癥狀、全身癥狀及門脈高壓等,其中全身癥狀主要為乏力、消瘦及下肢水腫等。由于肝硬化患者病情通常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中醫通常經中醫辯證分型,進一步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本組研究120例肝硬化患者中,早期肝硬化32例、寒濕困脾型肝硬化40例、淤熱蘊結肝硬化42例、典型病例6例(肝衰竭合并肝性腦?。?。其中,觀察組60例采取中藥治療中,便根據不同類型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法。在這里需要充分注重的是,典型病例6例患者中,觀察組3例主要采取中藥中的解毒化瘀湯治療,若患者血鉀高,需將金錢草減量或者減去。有學者經研究表明,對肝硬化患者采取中醫治療效果顯著優于西醫,能夠改善患者肝功能狀態,同時提高臨床療效;這與本組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肝功能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及血氨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8.33%),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肝硬化患者,采取中藥對癥治療效果顯著,能夠使患者各項肝功能指標情況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因此,值得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吳潔瓊,張偉,史英,等.臍帶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聯合中藥治療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01(12):16-18.

俞曉芳,林立,宋宇震,等.中藥多途徑療法聯合西藥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09(11):1692-1694.

柳蘭英.中藥配合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4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8,02(32):44-45.

猜你喜歡
中藥治療臨床療效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醫有方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活血化瘀藥在肝硬化病的臨床應用
升降散治療濕疹皮炎應用體會
觀察冠心方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