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降散治療濕疹皮炎應用體會

2016-01-05 12:51柳自彬高鵬楊京慧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3期
關鍵詞:中藥治療濕疹

柳自彬 高鵬 楊京慧

【摘要】 搜集跟師學習期間應用升降散治療濕疹皮炎驗案, 結合醫學文獻探討升降散治療皮膚病有效機制。闡述楊京慧主任醫師應用升降散治療濕疹皮炎的臨床經驗, 拓寬升降散臨床應用范圍。結果顯示升降散對證治療濕疹皮炎等多種皮膚病有顯著療效, 是治療多種皮膚病的有效良方,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升降散;濕疹;特應性皮炎;中藥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35

濕疹皮炎是臨床常見皮膚病, 中醫沒有完全與之對應的病名, “浸淫瘡”、“四彎風”、“胎斂瘡”等屬于該病范疇, 其主要病機為風濕熱邪蘊于肌膚, 氣血瘀阻, 郁而化熱生風, 日久傷陰耗血, 頑固難愈。楊師認為苦寒藥物或可解一時之熱, 但易傷脾胃陽氣, 祛風之劑應用中把握不準又易耗傷陰血, 導致瘙癢無度。其臨癥應用升降散加減治療急慢性濕疹皮炎取得較好療效, 現淺述如下, 以饗讀者。

1 臨床資料

1. 1 病例1 患者, 男, 41歲。全身紅斑、滲液、瘙癢3周。自述3周前因食魚蝦腥發之物, 全身出現紅斑瘙癢, 繼而滲出, 在外院診斷為急性濕疹, 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維生素C, 外用尤卓爾等藥物, 瘙癢減輕, 但皮疹不見改善故來診??淘\:顏面潮紅, 軀干四肢紅斑滲出, 瘙癢不休, 遇熱尤甚, 大便干, 小便黃, 食欲欠佳,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數有力。中醫診斷:浸淫瘡。證屬濕熱內郁, 毒蘊肌膚。治宜清熱散郁, 祛濕解毒。處方:僵蠶12 g, 蟬蛻9 g, 姜黃9 g, 生大黃9 g, 赤芍9 g, 生地12 g, 云苓皮10 g, 銀花9 g, 甘草6 g。水煎服, 1劑/d, 水煎400 ml, 分2次服用。服藥3劑, 諸癥減輕, 繼服6劑, 臨床治愈。

1. 2 病例2 患者, 男, 45歲。全身泛發紅斑、丘疹, 反復發作3年, 加重7 d。自述3年來輾轉求治, 均診斷為濕疹, 遍服撲爾敏、氯雷他定、息斯敏、西替利嗪等藥物, 外用藥物不計其數, 療效不顯??淘\:全身瘙癢, 腰以下為重, 下肢皮膚呈輕度苔蘚樣變, 搔痕累累, 瘙癢夜間尤甚, 伴有身重乏力, 大便溏, 日二行, 舌淡, 苔白膩微黃, 脈沉緩。中醫診斷:浸淫瘡。證屬脾虛濕蘊, 升降失調。治宜宣降氣機, 健脾除濕。處方:僵蠶6 g, 蟬蛻9 g, 姜黃9 g, 蒼術9 g, 炒白術12 g, 茯苓9 g, 薏苡仁12 g, 澤瀉9 g, 陳皮6 g, 炒黃柏9 g, 牛膝9 g, 甘草6 g。水煎服, 1劑/d, 水煎400 ml, 分2次服。服藥7劑, 瘙癢癥狀減輕, 守方加減服藥30劑, 臨床治愈。

1. 3 特應性皮炎驗案 病例3 患者, 女, 11歲。父母代述出生后1個月患有嬰兒濕疹, 應用抗過敏藥物減輕, 但反復發作, 始終未有痊愈?,F皮損加重, 瘙癢劇烈來診??淘\:皮損主要發生于肘窩和腘窩, 累及面頸及軀干部。分布對稱。皮膚干燥、變厚, 伴有苔蘚樣變。實驗室檢查示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血清IgE升高。白色劃痕癥陽性, 過敏原檢測示塵螨過敏。伴有大便干, 2日一行, 舌紅少苔, 脈細數。中醫診斷:四彎風。證屬郁熱內結, 灼傷陰液, 肌膚失養。治宜升清降濁, 通泄里熱, 滋陰潤膚止癢。處方:僵蠶6 g, 蟬蛻6 g, 姜黃6 g, 大黃6 g, 蓮子3 g, 生地9 g, 玄參9g , 麥冬9 g, 地膚子9 g, 白鮮皮9 g, 肉蓯蓉9 g, 甘草3 g。水煎服, 1劑/d, 水煎300 ml, 分2次服。服藥7劑, 瘙癢癥狀減輕, 守方加減服藥60劑, 癥狀消失, 臨床基本治愈。

2 結果

病例1患者因素體濕盛, 稟賦不耐, 食用魚蝦動風之物, 郁而化火, 濕與熱結, 腑氣不通, 里熱外越, 浸淫肌膚而發病。予升降散加減以清熱散郁, 祛濕解毒, 9劑而獲良效。其中升降散升清降濁, 佐以赤芍、生地涼血活血, 云苓皮健脾祛濕, 雙花清熱解毒, 抓住致病核心, 故療效甚佳。

病例2患者因發病日久, 傷及脾土, 損其氣血, 升降失調, 肌膚失養, 故皮膚呈苔蘚樣變, 瘙癢不休, 入夜加重。因伴有脾虛便溏, 予升降散去大黃加蒼術、白術、云苓等健脾祛濕之藥, 服藥30余劑治愈。治法取升降散調暢氣機, 佐以蒼術、白術、云苓等健脾祛濕, 黃柏清熱燥濕, 牛膝引藥下行, 諸藥合用共奏升降氣機, 健脾除濕, 瀉火解毒之效, 故頑疾得除。

病例3患兒因自幼具有過敏史, 遷延不愈, 日久郁熱內結, 灼傷陰液, 肌膚失養, 皮膚苔蘚樣變。采用升降散升清降濁, 通泄里熱, 佐以生地、玄參、麥冬、肉蓯蓉滋陰潤膚止癢。蓮子清泄心火, 地膚子、白鮮皮祛濕止癢, 甘草調和諸藥, 藥證合拍, 故能取效。

3 討論

升降散出自明·張鶴騰《傷暑全書》, 為治暑良方, 后得清代醫家楊栗山的發揮, 載于《傷寒瘟疫條辨》書中, 為治療瘟疫而設。楊氏謂方中“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 姜黃 、大黃降陰中之濁陰”, 并謂“一升一降, 內外通和”。后世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 尤其在皮膚病治療方面屢見報道, 取得較好療效。王瑞屏等[1]用升降散治療慢性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痤瘡、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取得較好療效。汪玉梅等[2]在臨床中應用該方治療痤瘡、蕁麻疹、帶狀皰疹、水痘 、風疹 、麻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癥、銀屑病、玫瑰糠疹等多種皮膚病均取得較好療效。認為凡有邪熱內郁, 氣血相搏, 血熱互結;腑氣不通, 里熱外越;血分伏熱復感風邪;肺胃熱毒壅盛, 濕熱上攻等證型的患者, 均可加減使用, 極大地豐富了升降散治療皮膚病的臨床經驗。張玉芳等[3]介紹了升降散治療風熱型蕁麻疹、濕疹、尋常痤瘡及丹毒的經驗, 認為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濁、升陽降火的功效, 使內外通達、氣血調暢, 可作為皮膚病的基本用方。舒錫均等[4]認為升降散具有通里達表、升清降濁、調達氣機、宣散郁火、祛風除濕、鎮驚止驚功效, 根據“百病生于氣”、“氣亂則病”、“氣治則安”理論, 應用升降散與五味消毒飲組方, 治療痤瘡、季節性皮炎也獲得療效。作者應用該方治療急慢性濕疹、特應性皮炎同樣取得滿意效果, 臨床證實升降散確實是治療皮膚病的一劑良方, 建議推廣使用, 造?;颊?。

參考文獻

[1] 王瑞屏, 鄭璇. 論升降散及其在皮膚病中的運用. 中醫藥通報, 2007, 6(4):28-29.

[2] 汪玉梅, 范瑞強. 升降散在皮膚病中的臨證運用.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04, 16(3):220-221.

[3] 張玉芳, 王鵬.升降散加減治療皮膚病舉隅. 遼寧中醫藥雜志, 2005, 32(1):77.

[4] 舒錫均, 舒鴻飛.升降五味散治療皮膚病體會 .湖北中醫雜志, 2004, 26(6):38.

[收稿日期:2015-08-11]

猜你喜歡
中藥治療濕疹
探析中醫護理干預在小兒濕疹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治疥瘡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艾滋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
濕疹護理YES OR NO
十全大補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
觀察冠心方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脊髓型頸椎病的中醫治療
冬季寶寶濕疹,家長如何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