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觀察

2020-05-19 14:59洪蓮花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康復護理肺功能

洪蓮花

【摘 要】目的:了解康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本院接診的9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干預后肺功能指標改善效果更明顯,生活質量分值更高,與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中利于肺功能改善,可提高生活質量,有必要繼續推廣實施。

【關鍵詞】康復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730.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簡稱慢肺阻)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積極治療的同時輔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很重要??祻妥o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目的是使病患病情的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減慢病情進展。故而本院結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際,在其治療期間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干預要點進行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診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選取93例作對照組,其中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齡61-73歲,平均年齡(68.3±0.4)歲,病程0.9-6年,平均病程(4.1±0.5)年,另從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診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選取93例作研究組,男性49例、女性44例,年齡62-71歲,平均年齡(67.5±0.4)歲,病程0.8-7年,平均病程(5.0±0.3)年,兩組患者均滿足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編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且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本次研究調查要求相符。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①為患者實施入院宣教,普及和疾病相關的知識、治療方法等;②加強生命體征(包括心律、血壓、脈搏、體溫等)指標監測;③用藥護理。遵醫囑為其合理用藥,對部分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提前告知,提醒患者不可隨意更改藥物劑量,用藥期間遇到問題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咨詢。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以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飲食護理。囑咐病患多食能清熱解毒、滋補潤肺的食物,少食或不食油膩、生冷、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適量補充維生素,少食海鮮;②氧療護理。治療期間,給予病患低流量持續吸氧,指導其以口鼻呼吸,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深入淺出,訓練頻率為2次/日,15min/次;③呼吸功能康復護理。引導病患作縮唇訓練與腹式呼吸訓練,3次/日,15min/次,促身體耐受性增強。同時,指導病患正確咳嗽,幫助病患取端坐位或站立位,促病患身體稍前傾,深吸一口氣,屏氣3s后,再用力咳嗽,咳嗽時病患用手將腹部托住,減少腹壓。④加強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長期接受治療,易產生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責任護士應多和病患交流溝通,明確他們心中所想,給予針對性的開導,幫助其進行治療信心建構。同時,部分老年病患(特別是一些沒有購買醫療保險的老年人)認為自己已經上年紀,患病后是兒女的負擔,并選擇放棄治療,針對這種情況責任護士需與家屬溝通,讓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與安慰,使患者感受到源于家人的關愛,了解到家人都希望自己能盡快康復,而唯有積極配合治療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促治療積極性提升。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后肺功能指標、生活質量進行比較,其中肺功能指標應用肺功能測定儀檢測,包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而生活質量采用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開發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評定[2],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調查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記錄,最終數據的處理選擇SPSS22.0統計學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采?。ǎ┍硎?,經t檢驗;而計數資料采取[(例)%]表示,經x?檢驗,P<0.05代表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根據下表里統計的數據值能夠發現,研究組患者干預后肺功能指標改效果更明顯,生活質量分值更高,與對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肺部氣流受限并呈進行性加重,且伴有對有害顆?;驓怏w(如抽煙)引起肺部異常炎性反應,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典型特征。病患多表現出咳嗽、咯痰、呼吸困難或氣喘等癥狀降低了生活質量。過去臨床對于COPD的治療更多的是關注藥物效果,對肺康復重要性有所忽略,預后度不佳??祻妥o理主要是以病患為中心,綜合考慮疾病為其生理與心理帶來的影響而制定的護理方案,可促疾病轉歸,改善預后。故而參與本次調查的93例研究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又從飲食、氧療、呼吸功能、心理等方面著手實施康復護理后肺功能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評分高達(88.37±5.16)分,而僅實施了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在肺功能指標的改善上與研究組相比卻有所遜色,生活質量評定為(62.45±3.83)分,這充分凸顯了康復護理的應用優勢。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另輔以康復護理利于肺功能改善,可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屬于成本低但收效高的輔助療法,有必要繼續在臨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 ,36 (4) :255.

邱彩鋒,趙繼軍.QLQ-C30的應用及計分方法[J].國外醫理學分冊,2005,(8)24:701-703

猜你喜歡
康復護理肺功能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多索茶堿與噻托溴銨聯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