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CNP)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的應用

2020-05-19 14:59韓平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基礎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滿意度

韓平

【摘 要】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CNP)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間收治的120例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利用電腦抽簽的方式隨機建立分組,各占60例,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分析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護理差錯、檢查中斷發生率、增強檢查時間及護理滿意度之間的差異。結果:觀察組造影劑滲漏、護理差錯、因注射故障中斷檢查發生率、平均檢測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護理路徑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基礎護理;CT增強掃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發展,CT掃描的應用程度不斷提升,普通CT掃描和CT增強掃描是最為常見的臨床檢測方式之一,CT增強掃描是通過靜脈內注射一定劑量的含碘造影劑后進行CT掃描的檢查方法,造影劑增強的目的在于能夠增強病灶與周圍組織的對比,從而達到更好的檢測效果[1];但在此過程中,如何進行科學、有效護理服務是確保檢測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為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其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間收治的120例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利用電腦抽簽的方式隨機建立分組,各占60例,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模式,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4.27±5.68)歲;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5.02±5.93)歲;兩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高壓注射針頭進行上臂肘、手背靜脈穿刺,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充分知悉,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藥物過敏史、甲亢、水腫、心、肝、腎、肺器官功能障礙者及行為、意識障礙者,組間對比患者臨床資料完整,(P>0.05),可執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模式,掃描前確定掃描部位,告知患者掃描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指導其明確CT增強掃描的原理與執行掃描的必要性,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密切留意患者生命指標變化。

觀察組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如下。(1)首先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其中包括護理人員、檢測醫師、CT操作技師等,設計臨床護理路徑表,對不同病情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記錄,對常見與非常見的CT增強掃描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作出預防措施。(2)針對患者開展相應的心理干預,在介紹CT增強掃描的前提下,促使其接受CT增強掃描是為了更加明確診斷結果這一事實,從而避免其出現憂慮、焦慮情緒,告知其配合CT操作技師的重要性;醫師也需熟練掌握相關禁忌癥,從而避免相關意外情況的發生。(3)在增強CT掃描的過程中,需明確CT掃描的進行注射的速度、劑量、壓力,針對身體機能較差的患者,如老人、兒童,需結合其病變部位控制合理的注射時間,選擇相應的造影劑,待掃描后,護理人員需陪同患者等待30min,待無意外情況后方可送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造影劑滲漏發生率、護理差錯發生率、因注射故障中斷檢查發生率之間的差異,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CT增強掃描時間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數據,“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造影劑滲漏發生率為1.67%(1/60)、護理差錯發生率為1.67%(1/60)、因注射故障中斷檢查發生率為0.00%(0/60),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對照組造影劑滲漏發生率為5.00%(3/60)、護理差錯發生率為6.67%(4/60)、因注射故障中斷檢查發生率為1.67%(1/60),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3.33%;組間對比,(x2=6.547,P=0.010),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CT增強掃描時間對比

觀察組平均CT增強掃描時間為(15.92±3.05)min,對照組為(17.48±3.48)min,組間對比,(t=2.795,P=0.006),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中非常滿意35例,滿意24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中非常滿意32例,滿意20例,不滿意8例,護理滿意度為86.67%;組間對比,(x2=9.798,P=0.001),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靜脈內注射造影劑CT增強掃描在CT日常工作中已經趨于普遍,其并非是CT平掃的常規重復操作,但同時也無法完全替代CT平掃,是一種建立在CT平掃上的增強掃描方式。根據臨床經驗得知,CT增強掃描能夠有效提升對病灶的檢出率,尤其對小病灶的檢出率更加明顯;同時,CT增強掃描也能夠有效提升對病灶的定性能力,對于惡性腫瘤分期的判定更加準確;另外,CT增強掃描方式還能夠有效顯示血管性病變的具體情況。

CT平掃(不含造影劑)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檢出病變信息,但相較于CT增強掃描方式,在針對眾多不易發現的病變(如血管畸形、早期癌癥和轉移瘤等)時,仍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但CT增強掃描方式對人體仍舊具有一定的危害,造成過敏等不良反應,因此選擇一種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尤為關鍵[3]。

本次研究發現,通過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優化CT增強造影檢測過程中的護理質量,促使護理人員能夠主動、系統性的進行護理操作,提供科學、有序的護理管理,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促使患者從被動接受檢測轉變為主動積極配合檢查,從而有效消除護患矛盾,加強醫護人員的協作,降低造影劑滲漏風險,避免護理差錯情況的發生,提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滿意度高,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許穎.臨床護理路徑(CNP)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22):15-16.

王亞梅.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CT增強檢查的適用性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15):188-189.

丁曉鳳.臨床護理路徑(CNP)標準在CT增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 2019, 28(14):25-26.

猜你喜歡
基礎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綜合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微創鉆顱血腫清除術中的應用分析
臨床基礎護理落實現狀調查分析與策略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