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脈留置針穿刺血管的選擇與護理

2020-05-19 14:59王魯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護理干預

王魯梅

【摘 要】目的:對靜脈留置穿刺針血管的選擇以及護理方式進行分析討論。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55例靜脈留置針穿刺糖尿病患者相關情況,對其留置針穿刺成功率進行統計,對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情況進行整理。結果:55例患者中穿刺部位均為四肢淺靜脈,其中正中靜脈32例,占比例58.2%、貴要靜脈20例,占比例36.4%、大隱靜脈2例,占比例3.6%、踝靜脈1例,占比例1.8%。55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者53例,穿刺成功率為96.4%。55例患者中有1例感染病例、2例皮下水腫病例和2例靜脈炎病例,發生率分別為1.8%、3.6%、3.6%。無導管堵塞等并發癥發生。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留置時間相對較長,高于大隱靜脈和踝靜脈,P<0.05。結論:臨床中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保證患者安全。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穿刺血管;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32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靜脈穿刺留置針是臨床中常用的穿刺操作,此種方式主要針對需要長期輸液治療的患者,能夠避免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影響[1]。靜脈穿刺留置針的穿刺部位對其穿刺、留置質量影響顯著,若穿刺部位不佳會縮短留置時間,也會引發多種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痛苦。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其皮膚、血管條件較差,穿刺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更高,對其治療影響不利,因此對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進行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55例靜脈留置針穿刺患者為調查樣本,樣本選擇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所有患者均無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無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無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均無皮膚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颊吣挲g平均(58.5±11.3)歲,空腹血糖水平平均(11.5±2.4)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13.6±3.7)mmol/L,患者糖尿病病程平均(6.7±1.7)年。

1.2 一般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資料,對其進行整理,包括患者穿刺部位、首次穿刺成功病例、發生并發癥病例以及所有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對所有患者的護理方式進行調查,通過病例、查訪護理人員的方式進行整理,明確患者護理相關內容。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靜脈穿刺部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進行整理,統計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統計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

1.4 數據統計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資料采用t檢驗,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患者穿刺部位統計:55例患者中穿刺部位均為四肢淺靜脈,其中正中靜脈32例,占比例58.2 %、貴要靜脈20例,占比例36.4 %、大隱靜脈2例,占比例3.6 %、踝靜脈1例,占比例1.8 %。

2.2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55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者53例,穿刺成功率為96.4 %。

2.3 并發癥發生率:55例患者中有1例感染病例(發生部位為踝靜脈)、2例皮下水腫病例(發生部位為大隱靜脈)和2例靜脈炎病例(發生部位為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發生率分別為1.8 %、3.6 %、3.6 %。無導管堵塞等并發癥發生。

2.4 留置時間比較: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留置時間相對較長,高于大隱靜脈和踝靜脈,數值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靜脈留置針穿刺是一種方便患者輸液治療的操作,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多以四肢淺靜脈、頭皮靜脈、頸外淺靜脈、股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等部位為主。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其機體長時間處于高糖環境下,血管、皮膚彈性下降,患者肢體血液循環較差,而下肢末梢循環較比上肢更差,因此,在靜脈留置針穿刺的選擇中盡量以四肢淺靜脈為主,且要以上肢穿刺為主,盡量避免下肢穿刺。55例患者中穿刺部位均為四肢淺靜脈,其中正中靜脈32例,貴要靜脈20例,大隱靜脈2例,踝靜脈1例。其中以正中靜脈、貴要靜脈血管為主,僅有3例患者由于上肢血管顯露不足、避免同部位反復穿刺而選擇了下肢血管穿刺?;颊咭淮涡源┐坛晒β史浅8?,并發癥發生率非常低。

55例患者中有1例感染病例、2例皮下水腫病例和2例靜脈炎病例,其發生部分分別為踝靜脈、大隱靜脈、正中靜脈、貴要靜脈。

1例感染病例為患者自身原因引發,在拔除置管對癥處理后痊愈。皮下水腫者與患者皮膚條件、治療操作影響有關,拔除留置針后水腫消退。

2例靜脈炎患者為藥液外滲引發,采用硫酸鎂濕敷后癥狀緩解,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并發癥發生。對我院結果進行總結后我們認為,四肢淺靜脈解剖位置在淺表,顯露較好,穿刺操作難度小,針對常規輸液的患者可作為首選靜脈。靜脈穿刺成功率與靜脈條件相關,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其血管、皮膚條件受限,患者自身血液循環較差,因此,在穿刺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血管條件進行評估,選擇直徑粗、富有彈性、顯露好的血管進行穿刺,并要在遠離關節、易于固定的部位進行穿刺,盡量在關節上下20cm部位進行穿刺,此部位血流量大,藥物進入后能夠快速稀釋,不會對血管造成刺激,且此部位遠離關節,不會因關節活動滑脫。

但四肢淺靜脈不適合輸入高滲、刺激性強的藥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其血管條件較差,因此針對長期采用上述藥物治療的患者則要選擇其他血管進行穿刺[2]。同時在穿刺過程中避免同一部位反復穿刺,降低患者皮膚損傷。

總的來說,臨床中要依據患者治療需求、血管條件選擇合適的血管進行穿刺。

參考文獻

葉仲歡,劉冬玲,李歡婷.側肢體定時運動護理干預應用于靜脈留置針穿刺效果觀察[J].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9 (07) : 106 - 108.

王小利,葉芳,李絢.局部護理干預在靜脈留置針護理中的應用降低靜脈炎發生率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 4 (27) : 92.

鄭桂芬.關于靜脈留置針穿刺血管的選擇與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 17 (66) : 186 - 187.

吳海燕.臨床應用外周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 2017 , 15 (13) : 230 - 231.

田霞.細節護理對改善靜脈留置針患者穿刺部位并發癥發生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 , 11 (01) : 161 - 163.

猜你喜歡
靜脈留置針護理干預
兒科靜脈留置針應用問題分析與對策
集束化護理減少靜脈留置針患兒并發癥的作用
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的護理與預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艾滋病患者應用靜脈留置針配合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的護理分析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研究與護理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