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循環在預防保健科教學實習應用

2020-05-19 14:59李杰李萌孫輝周宇航伍迪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PDCA循環應用

李杰 李萌 孫輝 周宇航 伍迪

【摘 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在預防保健科教學實習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共116名預防保健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表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名。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教學,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理論考試成績、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提問次數、討論發言次數、查閱資料時間以及自學時間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學生實習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PDCA循環教學實習模式在預防保健科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掌握能力,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PDCA循環;預防保健科;教學實習;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預防保健科是醫療機構的科室之一,主要負責醫療機構疫情報告的管理工作,在傳染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預防保健科中的疾病類型較為復雜,醫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能根據臨床癥狀準確判斷疾病的類型,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2]。近年來,隨著醫學行業的發展,預防保健科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臨床實習的效果,不利于未來醫學生的發展[3]。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開展預防保健科實習工作,是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次研究通過PDCA循環對預防保健科實習生進行教學,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共116名預防保健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表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名。觀察組中男性4名,女性54名,年齡21~23歲,平均年齡(22.19±0.76)歲;對照組中男性3名,女性55名,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31±0.91)歲。所有實習生均已結束本科階段的理論學習,具有實習的資格。兩組實習生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將預防保健科的線管知識融入到臨床實習中,教導實習生預防保健科常見疾病的先兆以及處理措施,學生有疑問時及時解答。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教學,具體方法如下:第一,計劃(Plan)。計劃階段教師主要向實習生發放教學大綱,告知學生PDCA循環的內涵及具體方法。根據學生的水平設置相應的實習目標,當學生入科后首先通過技能考核分析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給予針對性的實習目標,并制定帶教方案,保證學生能有效掌握預防保健科的相關知識。同時,成立帶教小組,建立小組帶教老師負責制,加強對帶教教師的管理;第二,實施(Do)。首先,通過頭腦風暴、魚骨圖等方法,根據學生實習情況引導其分析預防保健科實習中的重難點,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要求學生自主查找相關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其次,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實際病例為案例,讓學生自由發言、提問,并進行記錄。再由帶教教師向學生示范對不同疾病的正確處理方法,要求學生能嚴格遵照標準、規范操作熟練,并鼓勵學生提問,耐心解答。此外,實習生在出科前必須要經理論及操作考試;第三,檢驗(Check)。帶教教師應采用考試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隨機抽查的主要方法是通過病例討論觀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臨床思維,了解學生在詢問病史、病歷書寫、臨床操作等基礎方面知識的掌握情況。其次,還要對帶教教師進行檢驗,采用質控小組抽查與學生評價的方式,質控小組的主要檢查內容是帶教實習的規范性與標準性,學生評價的主要檢查內容是帶教的方式、手段及效果;第四,處理(Action)。由科室主任組織帶教教師開會,分析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教學計劃。對于多數學生出現的問題,應作為下一個循環的改善重點。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技能考試成績,滿分100分,得分越高成績越好。②對比兩組學生學習積極性,評價指標包括提問次數、討論發言次數、查閱資料時間、自學時間。③對比兩組學生實習滿意度,評價指標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考試成績對比

觀察組理論考試成績、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

2.2 兩組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比

觀察組提問次數、討論發言次數、查閱資料時間以及自學時間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所示:

2.3 兩組學生實習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學生實習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3所示:

3 討論

臨床實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培養臨床思維,從而為未來的就業奠定基礎。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主要是由帶教教師講解相關專業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難以發揮其自主性、獨立性[4]。而預防保健科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操作較為復雜,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習質量,也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而PDCA循環模式能在學生實習過程中進行實時分析,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在下一個循環中進行針對性的改善,從而逐步提高實習效果,保證最終的實習質量[5]。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理論考試成績、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提問次數、討論發言次數、查閱資料時間以及自學時間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學生實習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PDCA循環模式在學生入科后,先對學生進行測驗,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存在的不足,發現實習中的重難點。之后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過程中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能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由教師進行引導,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6]。此外,在檢驗(Check)、處理(Action)過程中,還能對實習過程進行有效的分析,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下一個循環中不斷完善,進一步提高了臨床實習的質量,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PDCA循環教學實習模式在預防保健科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掌握能力,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田玉鳳,陳彩娥,鐘曉紅,等.運用PDCA管理循環提升本科護理實習生滿意率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3):208-211.

王欽,范義鳳,陳伯華,等.PDCA聯合LBL/TBL對醫院藥學實習生實習效果的影響[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3):305-310.

臧羽,李雨微,李文雅,等.PDCA結合情景模擬教學用于胸外科臨床帶教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32(3):329-333.

李娟,唐蘭,趙慶華,等.PDCA循環在護理實習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29-31.

張娟.PDCA管理應用于脊柱外科實習護生操作教學中對減少護理差錯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8):570-573.

藍芳,謝麗萍,鐘建,等.PDCA循環法在腎病科實習醫師臨床帶教的應用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8):44-46.

猜你喜歡
PDCA循環應用
督導制下PDCA循環的園林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
PDCA循環應用于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