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網營銷與配電一體化信息通信技術平臺研究

2020-05-19 03:16單曉晨
科學與財富 2020年6期

單曉晨

摘 要:智能配電網的信息化發展,改變了傳統的運營模式,實現了雙向互動,進一步提升了供電安全和電能質量。電網配電不再是孤立的環節,而是將其與營銷、生產緊密的聯系起來,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業務,進而實現電網營銷與配電一體化。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依托于完善的信息通信技術平臺,實現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電網營銷;配電一體化;信息通信技術平臺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智能配電網正從傳統的供方主導、單向供電、基本依賴人工管理的運營模式向用戶雙向互動、潮流雙向流動、高度自動化的方向轉變,以滿足現代社會對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的要求。與此同時,為適應未來智能電網中配電環節的發展要求,必須打破營銷、生產以及配電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企業內部數據的高度共享和業務協同一致,從而實現生產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提升用戶服務質量,塑造良好電力企業形象。因此,營銷與配電一體化平臺建設也應運而生。

1營銷配一體化系統的概述

營銷配一體化系統的引入及定義。營銷配一體化系統是在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將信息化管理應用到配網生產作業現場,這其中包括線損管理、客戶的停電管理、業務的擴張以及及配網建設規劃等領域標準化、一體化的企業級信息平臺。通過營銷配一體化門戶支撐配網規劃決策、面向用戶的供電可靠性管理、工程資料電子化移交、用電客戶營銷配綜合信息查詢、輔助制定抄表路線、準實時數據展現和業擴報裝供電方案分析等業務,用信息化流程制定的思想建立營銷配一體化系統。

2營銷配一體化系統特點

營銷配一體化信息系統工作的目標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現場作業和安全監護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從工單簽收、作業前準備、作業過程管控、作業終結分析、表單數據統計歸檔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建設目標如下:

2.1建立統一管理,綜合接入平臺。管理平臺涵蓋各種現場作業及其作業表單,統一現場作業接入方式。平臺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滿足多樣性移動終端,又能整合后臺多種不同的數據庫和服務接口,滿足終端、軟件生命周期、補丁分發、許可管理等各種管理需求和運行維護需求。業務無縫對接,增進既有系統功能。通過數據與現有系統的無逢對接,滿足現有配網生產系統對表單和現場作業管理的需要,增進現有系統的功能。

2.2安全高效。嚴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控要求,滿足終端、網絡、數據和后臺系統等對信息安全的要求。做到數據訪問有控制、數據傳輸有加密、數據備份有保障;支持全局生產班組多用戶同時接入系統。

3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設計方案

3.1網絡架構方案

目前配用電通信網承載的主要業務是配電自動化和配變檢測。從業務角度出發,配電自動化系統通信網絡分為66kV骨干層通信網絡和接入層通信網絡,其中,骨干層通信網絡實現配電主站與配電主站以及配電主站與配電子站之間的通信;接入層通信網絡(含配用電通信網絡一般模型中的用電接入網和用戶室內網)主要實現配電子站到配電終端之間的通信。

(1)配電通信網網絡架構。配電通信網承載的業務主要包括:配電自動化業務、用電信息采集業務,其中用電信息采集業務又承載了包括視頻通信業務、雙向營銷互動業務等,網絡架構應結合不同業務對網絡帶寬、實時性、安全性的要求選擇合理的組網技術。因此,為滿足營銷與配電功能一體化的需求,信息通信平臺必須實現對“多網融合”的支撐。這種融合既包括將營銷管理系統納入整個配電通信網的規劃中來,又包括及時將配電信息上傳至用戶營銷側,使用戶實時了解電網運行信息,調整用電策略。

(2)電力營銷與用戶接入網網絡架構。電力營銷與用戶接入網在整個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用戶接入網負責監控包括空調、洗衣機等智能家電的用電信息和開關情況,將這些信息通過以太網、窄帶電力線載波和無線傳感網反應在智能表計上,這些信息是配電網側實現合理配電和主動營銷策略的依據,因此必須保證該信息傳輸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多個智能表計與集中器相連,實現整個智能小區的用電信息采集,集中器將屏蔽前端設備的差異,提供統一的接口給上層變電站,從而將整合和預處理的信息交給配電通信網。

3.2組網方式

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承載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配電自動化業務,一是用電信息采集以及相應的營銷業務。在配電網自動化通信系統中,既有傳輸容量非常大,可靠性、實時性要求很高的區域站到主控制中心的通信,又有傳輸容量不大,但對通信實時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線路分段開關測控裝置和配電變壓器測控裝置到其相對應的區域工作站的通信(帶寬要求一般為kbps~Mbps之間)。還有對實時性、傳輸速率要求不高但通信數量非常龐大的智能電能表到主控制中心的通信(帶寬要求一般小于kbps)。就目前配用電通信網的組網方式來說,由于低壓配電網處于供電末端,并具有覆蓋廣、受眾多、布局密、變化快、標準低、年限長等特點,因此,配用電通信網的組網方式也包括了光纖、載波、寬帶無線等各種有線及無線方式。毋庸置疑,光纖通信以其頻帶寬、損耗低、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成本不斷下降等優勢在電力通信網中廣泛使用。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的最終組網方式將是多種通信方式的混合應用,尤其以光纖為主,寬帶無線為輔,公網為補充的“一主一輔一補充”的混合組網方式。

3.3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與配網GIS的結合

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的建設旨在完善工作規范和技術標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配一體化協調工作機制;普查營銷服務、配網管理相關客戶和電網數據資料,建立更深層次的電網設備和客戶基礎資料的對應拓撲關系;建設貫穿客戶服務全過程的基于配網GIS的營配一體化信息平臺,重點在于集成營銷管理信息系統、配網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配網工程管理信息系統、計量自動化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集成配網規劃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的相關數據,實現配網規劃、建設、運行和營銷服務一體化協同運作的應用功能。

基于配電網GIS的營配一體化信息通信平臺搭建的主要任務在于完善配電網、用戶基礎數據一體化管理,建設基于GIS平臺的中、低壓配網的電網模型與營銷系統中用戶資料一體化關聯,形成由變電站到饋線到配變到用戶的一體化電網企業供電模型,并在GIS平臺上展現整個電網的拓撲關系以及客戶關系。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證基礎數據及時更新維護。同時,集成配網SCADA、集抄等實時采集系統的數據,用于電網企業主營業務的綜合信息分析與統計,提高電網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

4結語

電網企業營配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就是運用一體化集成的信息化手段建立電網設備和電力客戶基礎資料的拓撲關系,形成“變電站—10kV線路—配變低壓線路—客戶”的一體化數據模型,提高電力營銷管理、電力客戶管理、電網運行管理、電網可靠性管理等跨業務、跨部門的協同管理,解決目前電網企業信息化在主營業務的“信息孤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瀚秋,劉開鋒.低壓配電網GIS結合電力營配一體化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電力信息化,2010,8(1):71-74.

[2]杜禮鋒.營配一體化系統及其信息集成平臺[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3):92-9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