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環境下鹽湖區圖書館縣域文旅服務創新分析

2020-05-20 15:06楊海紅
卷宗 2020年7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

摘 要:當前,基于經濟快速發展與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促使文旅產業獲得充足發展空間,文旅融合已經成為文化事業振興新趨勢。區級圖書館是重要的公益文化單位,需要主動承擔使命,積極創新,把握轉型發展機遇。本文對鹽湖區圖書館進行簡單介紹,并對基于文化融合背景,圖書館文旅創新做法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文旅融合;縣域圖書館;文旅服務

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對旅游資源挖掘以及文化事業發展等進行統籌,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以及文化影響,促進旅游業、文化事業以及文化產業融合建設,在2018年3月我國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在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過程中,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持續增加[1]。然而,當前旅游項目基本上為游覽觀光,旅游項目不夠多樣化,文化創意與地域特色明顯不足,缺少地域文化的體驗產品,出現旅游項目重復開發以及同質化等問題。

1 運城市鹽湖區圖書館簡介

該館在1958年建成,歷史悠久,藏書量為17萬冊,報紙與期刊年訂閱分別為40種與200種。其中,古籍文獻達2.5萬余冊、地方文獻0.23萬余冊、工具圖書0.3萬余冊。在運城市所有圖書館中,鹽湖圖書館收藏資料最為齊全,在1970—2000年期間始終承擔運城市的市級圖書館業務,具有位于運城文化中心區位以及圖書資源大等優勢。

2 鹽湖區圖書館文旅融合建設的做法

2.1 挖掘根祖文化,全力建設尋根旅游勝地

運城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是華夏之根,禮儀之邦。堯、舜、禹曾在解州杜東村建都,并且夏都安邑盛名沿用至今。另外,運城是最早使用“中國”一詞的地方。當前,運城國家級文物保護機構有102個,是全國地市級之首。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曾說“嫘祖在夏縣教民眾養蠶,后稷在稷山教民眾種莊稼,運城真是個好地方?!碑斍?,運城平陸三門峽、堯王訪賢、舜帝村、堯禹村、堯王臺、蒲坂古城、舜帝陵、堯王城等文化遺址保護完好。鹽湖區圖書館收藏的地方志中同樣記載了中華文明以及輝煌文化,充分保護了地域文化以及河東歷史資源。

近年來,鹽城區圖書館開始組織本館人員,積極挖掘本地區歷史文化,并撰寫成宣傳資料與各類圖書,向旅游、文物、宣傳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門分別遞交,并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信息發布會以及研討會,深入社會進行文化旅游宣傳。

鹽湖區圖書館對社會文化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視,與鹽湖詩詞、安邑文化等文化報刊、社團等展開合作,及時收集研究成果,為本館文化資源庫提供補充。同時向文旅部門遞交優秀成果,為舜帝陵廟以及其他項目開發工作提供助力,促使文旅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當前,鹽湖政府對舜帝陵進行重點修復,并建成舜帝文化公園。涵蓋皇城陵墓、舜帝陵廟以及文娛休閑三個區域。鹽湖政府每年會在舜帝文化公園舉辦炎黃子孫祭祀虞舜大典,并與廠礦學校其他學校聯合舉辦“德政千秋、孝行天下”活動,充分弘揚我國傳統文化[2]。

2.2 收集關公資料,打造忠義文化旅游目的地

運城是關公故鄉,關公文旅資源富集地,受到海內外各方關注,關公文旅資源潛力巨大。鹽湖區圖書館敏銳感受到關公文化旅游熱潮持續上升,近年開始收集關公資料,并和民間文化人、文聯、文旅部門展開合作,共同創新關公文化產品。在圖書館布置關公圖書專柜,并配置多媒體、音響以及紙質等閱覽設施,借助新書捐贈會、新書展覽以及作者報告會等形式全力推廣關公文化。圖書館對關公廟會以及關公文化節等活動長期以來較為重視,主動向政府遞交資料,主動參加宣傳活動,為相關人員有部門提供咨詢服務,有效促進文旅融合,幫助政府開發關公文旅項目。

自20世紀80年代,運城以運城關王廟、解州關帝廟等文化群優勢為基礎,創造關公文旅節。并提出“經濟牽線、文化搭臺”理念,借助關公文化旅游節,吸引大量客商與游客前來洽談商貿與旅游,促使運城知名度獲得進一步提升,為運城經濟創造良好發展空間。同時為當地群眾創造大規模參與機會。文化旅游節開展期間,向游客推銷果蔬土特產,擺設攤位為游客提供飲品小吃,并為游客提供住宿、交通等服務,為運城經濟創收創造新局面。至已經舉辦30屆關公文化旅游節,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商貿活動與關公文化盛會。

鹽湖區政府積極開展關公故里游客服務中心以及標志性建筑等項目建設工作,加快景區公園項目以及關公大戲臺等工程進展。積極修復北門灘生態環境、總和開發解州硝池灘。與影視文化團隊建立合作關系,將中條山區影視城效能充分發揮出來。配合政府部門,積極引進智力資源與資本創建關帝廟景區,并推動關公文化群申遺工作。另外,針對運城關公資源缺少全面性問題,鹽湖區圖書館積極承擔責任,提供館藏全部資料,幫助文化工作人員編修。10多名學者歷時5年,在2019年推出《關公全書》。全書共有13卷、42冊、100多萬字,涵蓋祭祀、巡游、雕塑、書畫、廟宇、碑刻、詩聯、戲曲、史志等多方面內容,是當前記述關公資料最全面的著作,為關公文旅建設夯實基礎。

2.3 傳承文化基因,創造地域民俗旅游新境界

鹽湖區圖書館積極適應民俗文旅發展要求,制定針對性規劃,組建專門班子,配備專業人才,積極挖掘民俗文化。對瀕臨失傳民俗以及典故傳說等進行整合保存,為文化人員研究提供依據。工作人員積極走進社區,創辦民間節慶,舉辦民族文旅活動,掀開民俗旅游新篇章,促使一些非遺項目獲得充分保護。圖書館提供資料,為文化愛好者編印《運城禮儀》與《運城名人》等書刊,快樂地享受民俗文化大餐。

鹽湖區政府根據歷史文化、自然稟賦以及基礎條件打造上王、三路里與上郭特色文旅鄉鎮,并在鹽湖區西部、南部與北部打造旅游環線。促使池神廟、運城印象等特色路線得到充分優化。

鹽湖區借助飲食文化推介,與相關部門共同打造特色食品、小吃名吃市場,促進旅游業興隆發展。除了五一與十一黃金周,根據當地民俗融合、開發、打造、拓展全新內涵經典。

農歷一月展現春節文化,二月舉辦情人節,三月舉辦杏花、梨花與桃花等賞花會,四月舉辦關帝廟會,到五月各個景點共放異彩,在六月組織消夏漂流活動,七月黑泥浴洗活動,八月為游客提供桃梨果品,九月舉辦解州廟會,在十月是旅游黃金,游客十一月來可以觀看南山紅葉,最后十二月為各地游客提供年貨。

運城文化底蘊深厚,并且是華夏根祖,經史料證明河東是羊肉泡沫發源地,比西安羊肉泡沫早出現300年,燉、炸、烹、炒以及刀工技藝等完全融匯其中??梢院谀嘣∠?、吹糖人、對聯、賽詩、蒸花饃、剪紙花等。商家與游客互動,呈現一片和諧、繁榮的景象。

3 結語

綜上所述,文旅部成立為文旅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給予文化能夠為旅游品質提升提供保障?;穆萌诤媳尘?,縣域圖書館需要積極進行相關探索,以滿足時代發展要求。鹽湖圖書館的挖掘根祖文化全力建設尋根旅游勝地、收集關公資料打造忠義文化旅游目的地、傳承文化基因創造地域民俗旅游新境界等措施,可以為其他地區圖書館在文旅服務創新方面提供良好借鑒。

參考文獻

[1]潘麗敏,陳麗紅.文旅融合背景下云和縣圖書館縣域文旅服務創新探索[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09):25-28+49.

[2]金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游服務創新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05):123-128.

作者簡介

楊海紅(1974-),女,漢族,本科,圖書資料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方向。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該從何處著手
全域旅游視角下榮成市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我國郵輪旅游經濟發展建議
文旅融合視角下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