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論語》浸潤式閱讀教學的運用

2020-05-20 15:06姚建華
卷宗 2020年7期
關鍵詞:論語運用閱讀教學

姚建華

摘 要:《論語》作為一種高度凝練、內容豐富的文學作品樣式,以其蘊含深邃的傳統文化精粹,以其對人的情感、性情、人格的熏陶熔鑄的特性。在教學中運用吟誦、情感、活動三種形式展開《論語》的教學。從而激發閱讀興趣,傳承優秀文化,旨在提高人文素養。

關鍵詞:《論語》;浸潤式;閱讀教學;運用

《論語》是先秦諸子散文的開端。在幾千年的歷史的長河中,雖歷經滄桑,卻依然流動著鮮活的血液,它滋養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激勵著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就人生的偉業?!敖痹凇冬F代漢語詞典》中有“泡在液體中”,“逐漸”之意?!敖櫋眲t可解釋為“液體漸漸滲入”,“漸漸發生作用”意思,《論語》浸潤式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浸潤”在民族文化之中,觸摸民族文化的命脈,感受民族文化氣息,隨著古代文學知識積累學習,逐漸積淀為學生自身的文化心理品格。

我國有著悠久的浸潤式教育傳統。教學的過程即浸潤的過程,古人稱為“教化”,實為發揮浸潤的功能。三皇五帝時就講求禮樂之教,化民成俗;孔子面對“禮樂崩壞,人心不古”的社會現象,改造禮樂,構建禮樂文化,創立“仁”為核心的教化體系,通過禮教、樂教、詩教的熏陶浸潤,使審美與道德融合,實現教化人的目的,培養君子人格,維持社會統治。而到當代,注重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及個人的審美需求,同樣不能忽視古代文學作品對人們的心靈凈化的功能,因為它使我們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來治學治事,同時也是今天浸潤式教學的追求。

1 語言浸潤,吟詠誦讀

熟讀精思、口誦心惟體味真情感,喚醒古典名著生命律動。在經典《論語·季氏》一段中: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标惪和硕苍唬骸皢栆坏萌郝勗?,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痹谶@里通過細細品讀陳亢與孔鯉的對話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并不是一個頭上頂著光圈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而恰恰相反,是一個情感豐富,至真至善一位老者。他用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告訴年輕人,個人立身處世離不開禮。一個人只有學了詩,學了禮,才能文質彬彬,才可稱為君子。不學詩,無以言。中國古詩,包羅萬象,研究了詩,知識自然就會變得淵博,能多了解各種知識,例如各種禽魚鳥獸的名字,例如各種稱謂,以及一些具體現象的不同形容,各種知識都能了解而博物。所以,一個人學了詩可以變得更有內涵,說話更有條理。不學禮,無以立。禮教恭儉莊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是文化的基本精神。所以,不學禮,就難有立身之處。做事先做人!以禮待人才能以理服人!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

詩可以陶冶性情、禮可以規范行為,接下來進入孔子最高理想境界就是——樂。樂可以培養人之性情,洗滌邪穢之物,從而使靈魂得到凈化,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標志著人性的完善。人性的完善——成于樂??鬃诱J為,一個人的人性修養是在樂中完成的,即“成于樂”,樂學、樂問、樂道。

從詩,到禮,再到樂,這就是孔子人性教育和修養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我們從最樸實、最本真的人性出發,經歷了外界的種種規范的磨煉,繞了一圈最終又回到了人的自然本性之中。最初的人性與最后的人性的區別只在于,前者是一種無意識的、原始的完善,后者是在經歷的無數洗禮之后,達成了“天人合一”,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完善。

2 情感浸潤,感知體悟

感受先人哲思和熱血豪情;提高學生人生品位,塑造健全人格。在反復吟讀《論語》中,體會智者的情感。在另外一篇《論語.顏淵》中,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薄凹核挥?,勿施于人?!笔┦鞘┘?,凡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就是恕道,行恕道就是行仁。子貢曾經問老師一個能夠終身去奉行的字,孔子就是給他這個“恕”字。恕字上面一個如字,下面一個心字,如其心,就是恕。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的才能考慮施加給別人,所謂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這就是仁的思想。

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議會第二屆大會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21世紀人類金規則,作為普遍倫理(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這次大會討論、通過并簽署了《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提出了讓各種宗教、各種文化的人都能接受的全球倫理的構想??鬃舆@句經典語錄超越時空成為全人類的道德追求,成為人類精神的靈魂。

3 活動浸潤,滲透體驗

開展主題講座、優秀作品推薦、編演課本劇、誦讀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走向更開闊天地,踐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煥發古典名著青春活力。開展的實踐活動可以是誦讀和吟唱《論語》比賽,分小組比賽中可以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字的魅力,一邊接受心靈的洗禮,共同的情感讓他們的關系更親密。喚醒了內心的純美,在誦讀中品悟,在品悟中傳承。另外,課堂中開展圍繞《論語》中的仁、禮的思想,進行即興演講,在演講中加強國學思想的精髓。還可通過講述孔門弟子故事的方式,讓同學們加思對《論語》的理解,從而真正喜歡這部文學經典著作。

《論語》字字珠璣,在浸潤式誦讀中讓學生如何做一個謙謙君子。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誦讀國學經典,讓華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誦讀國學經典,讓民族文化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梁。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103.

[2]楊英紅.《論語》中孔子弟子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3]黃厚江.論語讀人:黃厚江老師解讀《論語》[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246.

[4]肖朗.中外教育名著選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論語運用閱讀教學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如何讀懂《論語》?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半部《論語》治天下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