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中的臨床效果

2020-05-25 09:15李輝
中國當代醫藥 2020年11期
關鍵詞:全身麻醉直腸癌腹腔鏡

李輝

[摘要]目的 探討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4例)與研究組(5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麻醉前的HR、SBP、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S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拔管后的HR、S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放氣后20 min的SBP、DBP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直腸癌根治手術中采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的臨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滯麻醉;腹腔鏡;直腸癌;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elderly rectal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8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ne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4 cases) and study group (54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anesthesia, an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 effect, heart rate (H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R, SBP and DBP before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HR and SBP during intubation and extub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R and SB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BP and DBP of the two groups 20 minute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esthesi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BP and DB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0 min after deflation (P>0.05). The SBP and DBP of 20 min after pneumoperitoneum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high safety during radical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Epidural anesthesia; Laparoscope; Rectal cancer; Clinical efficacy

直腸癌在臨床上屬于腫瘤疾病的一種,目前,臨床上還無法確定該病的發病機制。相關研究顯示,直腸癌的發生可能與遺傳、飲食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直腸癌在臨床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加強對直腸癌的早期診治,能夠有效地降低臨床死亡率,同時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臨床上對于直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是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治療的方式也越來越普遍,由于該治療技術具有損傷小以及恢復快的特點,使得其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2]。除此之外,為了確保手術的安全性,麻醉的質量也很重要,恰當的麻醉方式可促進患者預后。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4例)與研究組(54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2例;年齡59~77歲,平均(65.2±5.2)歲;病程6~23個月,平均(15.3±6.2)個月。研究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62~83歲,平均(75.2±6.1)歲;病程8~29個月,平均(18.1±5.9)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行CT、MRI或病理性細針穿刺檢查確診為直腸癌。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性疾病者;②心臟、腎臟等器官有嚴重疾病或障礙者;③患有先天性心腦疾病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首先使用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19990282)2 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H20030197)3 μg/kg、羅庫溴銨(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103495)1 mg/kg靜脈注射,注射完畢后實施氣管插管,術中用微泵靜脈輸注丙泊酚2~4 mg/kg.h,同時靜脈注射芬太尼、維庫溴銨(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63121),使患者肌肉進入松弛狀態。

研究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穿刺于T11與T12的椎間隙,并采用硬膜外用藥,首先使用2%利多卡因(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50166)3 ml,5 min后加以5 ml 0.75%左布比卡因,麻醉控制區間為T6~12,全身麻醉方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以及插管時、拔管時、拔管后的心率(HR)及收縮壓(SBP);②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氣腹后20 min以及放氣后20 min的SBP、舒張壓(DBP)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或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HR、SBP的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前的HR、S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拔管后的HR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及拔管后的SBP均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S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拔管后的HR、S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不同時間SBP、DBP的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前、放氣后20 min的SBP、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放氣后20 min的SBP、DBP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直腸癌在臨床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加強對直腸癌的早期診治,能夠有效降低臨床死亡率,同時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3]。臨床治療直腸癌主要以手術為主,直腸癌根治術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在臨床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延長其生存期[4]。但是該治療方式創傷性較大,手術時間較長,因此手術的麻醉效果直接影響手術的進展,而麻醉的安全性則會影響手術效果以及術后的恢復情況。臨床上不斷提升麻醉效果,是改善預后的關鍵因素[5]。

HR、血壓在臨床上能夠直接反應出患者的生命體征,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出現HR加快以及激素升高的現象,若是在術中麻醉狀態不佳的情況下,會因為受到手術操作的刺激,從而產生應激反應,進而會引起血壓以及HR的變化,還會引起機體平衡紊亂,嚴重的還會導致手術無法順利進行[6-7]。臨床上將術后蘇醒情況以及麻醉后不良反應作為反映麻醉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術后蘇醒時間長會對患者機體的代謝產生影響,同時會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危害相對較大[8-9]。而麻醉產生的不良反應會加重患者的身體痛苦,甚至還會影響患者的預后情況。全身麻醉在臨床上是比較常用的一種麻醉方式,主要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來控制機體的反射以及意識,使麻醉充分發揮效果,但是,全身麻醉在臨床操作上比較復雜,并且使用的藥量也較大,導致治療費用較高,并且該麻醉方式容易引起患者的心血管損傷,對其各系統的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10-11]。硬膜外阻滯麻醉是將麻藥注入到硬膜外腔,從而阻滯脊神經根,對其支配區域進行暫時麻醉。硬膜外阻滯麻醉通過對迷走神經興奮進行加強,并阻滯交感神經,從而起到麻醉的效果[12]。目前,臨床上對于硬膜外阻滯麻醉的研究逐漸增多[13]。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麻醉前的HR、S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拔管后的HR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及拔管后的SBP均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插管時、拔管時的HR、S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取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的效果較好,麻醉時血壓以及HR均比較穩定。

腹腔鏡手術因需要氣腹,所以通常會采用全身麻醉,因為手術時間較短,結束較快,會造成麻醉時間延長,蘇醒困難,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但因為腹腔鏡治療直腸癌是在鏡下操作,在氣腹消除后,還需要對肛門等進行切除[14-15]。所以,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能夠滿足臨床治療的要求,具有較好的術后鎮痛效果。采用該麻醉方式能很好地完成手術治療,既可滿足手術需求,還能使患者及時蘇醒。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麻醉前、放氣后20 min的SBP、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氣腹后20 min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能夠使患者的SBP與DBP保持穩定。

綜上所述,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暉,楊春艷,宋宇龍,等.不同麻醉方式對直腸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2):70-76.

[2]馬龍,侯俊德,王志剛,等.硬膜外麻醉聯合全麻復合右美托咪定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免疫功能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8,35(8):1076-1079.

[3]田雪梅,羅斌,曹勍,等.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的近期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7,23(7):50-53.

[4]沈學用,謝少杰,陳仁軍.全麻聯合區域神經阻滯對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鎮痛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5):906-909.

[5]王競,楊漢良,章未央.腹腔鏡與開腹根治術術后直腸癌患者感染率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140-142.

[6]林柳蓉,吳冰冰,林蘭英.右美托咪定對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及血清神經元烯醇化酶、S100β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6):1463-1465.

[7]單漢民,徐文麗,劉洋,等.不同麻醉方案下結直腸癌患者的肺部感染狀況對比[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7):1590-1593.

[8]黃文輝,林龍,侯開慶.老年結直腸癌患者開放性與腹腔鏡手術近期療效及術后并發癥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 37(14):3515-3517.

[9]閔澤,馬浩,陳勇,等.腹腔鏡手術在中老年結直腸癌患者治療中的運用效果及應激反應[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 38(6):1341-1342.

[10]徐輝,張汝一,姬清華,等.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直腸癌患者的療效與機制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32):97-101.

[11]何林,蔣燕.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患者的影響[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7,22(3):194-196.

[12]占霖森,蘭允平,黃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的麻醉方式在老年結直腸癌行腹腔鏡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1):60-63.

[13]白金猛.不同麻醉方式應用于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直腸癌患者的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7,13(A1):363.

[14]張元會,朱志華.胃癌根治術患者行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8,33(10):62-64.

[15]羅小剛.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與單純全身麻醉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心肌損傷對比研究[J].空軍醫學雜志,2017,33(5):315-318.

(收稿日期:2019-09-17? 本文編輯:閆? 佩)

猜你喜歡
全身麻醉直腸癌腹腔鏡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直腸癌術前分期診斷中CT與MRI檢查的應用效果對比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補充維生素D或可預防結直腸癌
康復新噴劑對支氣管插管術后咽喉并發癥的影響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腹腔鏡治療結腸癌27例臨床觀察
直腸癌便血與痔便血的異同
結直腸癌預防及治療10年進展研討會在滬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