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物聯網產業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2020-05-25 03:00陳崎峙
中國市場 2020年13期
關鍵詞:低碳經濟

陳崎峙

[摘 要]文章主要對物聯網產業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行了詳細的概述,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基本國情分析,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多個行業的低碳經濟治理中,對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物聯網產業;低碳經濟;資源消耗

物聯網概念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我國自此進入了“物聯網”時代,物聯網將這些創新的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如橋梁、建筑、供水系統、農業、家居等產業。其不僅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還使得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和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 物聯網的相關概述

物聯網包含著兩層含義:第一,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拓展的一種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拓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義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根據約定的相關協議,將任何物品和互聯網相互鏈接,進行信息的交換和通信,從而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等的一種網絡。

2 物聯網產業對低碳經濟的推動作用

物聯網的本質就是各個產業都能夠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利用互聯網進行互聯。物聯網應用到各個行業中不僅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還能夠達到降低損耗和環境污染的作用。以下主要分析了物聯網應用到智能交通、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電網中的作用,人們通過借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開展動態化的生產,對于推動低碳經濟提供了有效保障。

2.1 智能交通——達到低碳出行的目的

(1)交通流量檢測。通過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交通系統中能夠得出更加精準的路口交通信息。例如,交管部門將成千上萬個檢測線圈埋藏在城市主干道路中,能夠對每個區域內車輛的速度、車距等信息進行精確的輸入。另外,交管部門利用多種傳感器,能夠對路面狀況、能見度和車輛尾氣污染等進行有效的檢測,從而能夠幫助了解車輛的出行情況??梢?,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交通行業,不僅能夠提高交管部門的工作效率,減少人力資本的過多投入,還能夠保障道路的通行能力。特別是車輛發生擁堵的狀況時車輛行駛員需要頻繁的踩剎車或者踩油門,其頻率較高。而駕駛員每踩一次油門就會產生較大的油量,其油量相當于平常的3倍,如果將平均車速由20千米提高到30千米,其平均油耗可以降低到20%~40%。

(2)ETC系統(不停車收費系統)。車輛在經過收費站時,通過車載RFID標簽實現了車輛識別和信息寫入,并能夠自動地將預綁的儲值卡進行扣除。該系統被廣泛地應用于道口、大橋和隧道中。根據測算,使用ETC通行高速收費道口時,單車油耗和尾氣排放能夠降低約為50%,同時,道口通行的能力將提升4~6倍。如果每一位車主每周使用ETC車道20次,每年可節省時間為14小時。而車主每周使用ETC車道20次,每年則可節省油約15.3升。根據這些數據可以說明,ETC已經成為新常態下低碳減排和綠色出行的最好見證。

2.2 智能農業——降低農業消耗

農業物聯網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目前農業物聯網產業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基地蔬菜、種苗、生豬畜禽、水產漁業等。例如,在農業中應用物聯網,能夠幫助農民準確地掌握農作物用藥和用肥時間。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農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在測算上實現了蔬菜每畝大棚可增收1500元以上的美好愿望;在用工成本上減少了35%,水電成本上降低了30%,健康研制減少死亡率為5.5%。并且還減少了水產養殖對周邊水體環境的污染,其創造的低碳經濟效益增加20%。

2.3 智能物流——有效控制節能

我國物流成本在GDP的比重每降低1個百分點,其就能夠降低損耗1000億元以上,還可以增加1300億元左右的社會效益。因此,智能物流系統的應用,能夠為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契機。例如,中國電信開發的“物流E通”服務平臺,能夠借助無線視頻監控、RFID等物聯網技術,優化車輛位置的服務和加強視頻監控的功能,從而為物流行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2.4 智能建筑——已經成為建筑節能的重要途徑

建筑業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也是目前能源消耗較多的產業。將物聯網應用到建筑行業中,能夠通過物聯網智能網關將通信與傳感控制網融合在一起,將工程項目所產生的自來水消耗、廢棄排放、污水排放等數據匯集起來,綜合進行分析和統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優化能源消耗的建議和控制手段,從而能夠將樓盤的能耗降到最低點20%。

2.5 智能電網——提高電能的效率

目前,約有30%的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消耗。如果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電網的監控管理中能夠大大減少傳輸中損耗的電能。相關的數據顯示:美國政府將智能電網項目作為低碳經濟振興技術的關鍵手段,其能夠將能耗降低到10%,氣體排放量減少25%,節省費用為800億美元??梢?,將智能電網應用到我國的發展規劃中具有較大的可行性。

3 物聯網產業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戰略探析

3.1 利用RFID技術和光優勢培育新興產業

物聯網的實施對象主要是物品,通過在物品中加入RFID技術,經過射頻識別的方式將一些信息經過互聯網的閱讀器傳送到控制管理中心,再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逐一分析和處理,而物聯網需要大量的數據流,只有光纖光纜才能勝任。因此這種特殊的傳感器,需要以光為“鑰匙”將感知到的物體與互聯網相鏈接。這對推動傳感元器件、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機器智能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通信業、農業、物流行業等實現智能化,可降低能源的損耗和增加對環境的保護。

3.2 加大政府支持,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我國大力推廣與創新物聯網,將會給人民群眾帶來生活上和工作中的便利性,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其投入,特別是在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這樣才能使得物聯網推廣活動順利開展。通過在推廣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防范意識,從而降低科技應用的風險。例如,迄今為止政府在環保物聯網建設中投入的資金已經超過500億元,這就有效地為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3.3 建立協同機制,共同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以某一地區的物聯網產業化領導小組為例,在對當地的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方向進行明確后,對開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規劃進行制定,并組織相關人員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一方面,需要對重大產業化投資的項目進行審核,從而完善產業化協調機制;另一方面,在政府、產業園區、研究機構和企業等的協同下,建立專門的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機構,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從而將一些重點的領域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總結應用經驗,對下一階段的方向提出具體的建議,也為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4 總結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方面。物聯網產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其獨特的物聯網技術,如傳感技術等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實現了對物體性能的感知,使得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并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對其開展智能化的控制,從而不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還為降低工作中產生的排放和資源的浪費等提供了支撐?;诖?,文章通過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多個行業中,為實現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城市的經濟發展轉型提供了新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陳瑞萍.低碳經濟視閾下我國農業低碳化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9(27):58-60.

[2]劉洪波,韓冰.5G通信技術助力物聯網產業鏈發展的思考[J].通訊世界,2019,26(8):227-228.

[3]向媛秀.基于低碳經濟理念的食品安全路徑新探[J].中州大學學報,2019(4):1-9.

猜你喜歡
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的理論的基礎及經濟學價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視角江西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